空氣懸浮層

空氣懸浮層

污染顆粒物的漂浮帶,與地形是有關的,一般來說,地勢高的地方,污染顆粒物漂浮帶相對要降低一些;而窪地的污染顆粒物漂浮帶相對要高一些, 但是影響這個漂浮帶最大的因素是天氣。

形成原因

污染顆粒物的漂浮帶,與地形是有關的,一般來說,地勢高的地方,污染顆粒物漂浮帶相對要降低一些;而窪地的污染顆粒物漂浮帶相對要高一些, 但是影響這個漂浮帶最大的因素是天氣。

如果是雨天.這個污染顆粒物帶會暫時消失的;遇到大風天氣,這個污染顆粒物帶也是不斷上下運動的,沒有什麼規律了.;在風力小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才有相對穩定的漂浮帶。

還有一點, 就是與大氣氣壓也有關係.氣壓越高,浮塵帶越低, 總之.,這個漂浮帶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根據不同的地區污染程度也不一樣:當然是工業城和大城市污染最多;而小城市和休閒城市污染少一些; 而到農村山區就更少了.

兩大誤區

9到11層是“揚灰層”? 應該是一到三層最髒

總結起來,污染氣團(污染顆粒物帶)的出沒規律是:夜裡它飄浮的位置可能會低一些,晴朗的白天,因為擴散充足,它可能會飄浮到稍高一點的天空中。嚴重污染時段,PM2.5大氣污染時空分布基本均勻分布。如在南京,PM2.5污染夜間在80米(25層樓)以下混合均勻,白天在350米(120層樓)以下混合均勻,對高層居住環境的影響並無太大差別。

之前很多關於“9至11層是PM2.5最愛,是揚灰層,不能買”的說法在網上流傳。對此,專家也予以闢謠,他們認為無論是更“輕”的PM2.5還是更大的PM10“灰”粒,在越接近地面的樓層,才濃度越高。

南京環保專家曾監測發現:一到三層為濃度最高的區域,即10米以下才是最髒的。數據顯示,PM2.5濃度和PM10,濃度是1-3樓最高,後面就開始下降,並呈現分布均勻的狀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朱彬教授在網上也看到過“9-11層PM2.5最愛”的說法,他認為即使揚塵顆粒在特定條件下短暫盤鏇到9-11層的高度,那也是偶然現象,必須具備很多氣象條件,“這個說法,沒有普遍意義。”

他從學術層面分析說,靠近地面100米以下的,稱作“近地層”(又稱常值通量層),當然也包含了9-11層。“這個高度,PM2.5的污染濃度基本一樣的”,他強調PM2.5分布比PM10更均勻。此外,PM10相對PM2.5,雖然顆粒會大一些,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非常小,只有一點點,所以只會在底層地面濃度相對高一些,其他更高層的分布,依然均勻。

研究顯示,個頭在100個微米(PM100)以上的顆粒,才會出現明顯沉降,在地面濃度尤其高,直接的顯示是揚塵大“灰”大。這樣的大顆粒,更不會有所謂的“9-11層濃度最高”的說法。

空氣淨化器可以降伏PM2.5? 其實都沒有功能認證

那么,是否有什麼辦法可以“自救”,降低對PM2.5的吸入呢?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空氣淨化器,但這些大都抵擋的是可見的“灰塵”,而對於PM10和PM2.5這種顆粒物,幾乎是防不住的。目前尚沒有一家品牌進行過功能性認證,對PM2.5沒有統一評估標準。用空氣淨化器去除PM2.5實際效果很難保證,很多商家的宣傳也是言過其實。那么多養幾盆植物是否可以改善PM2.5濃度呢?這種吸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PM2.5肉眼難以看到,而且沉降時間緩慢,植物並沒有消減PM2.5的功效,只能靠其表面吸附PM2.5,幾乎是不起太大作用的。

至於口罩,南京大學大氣系教授劉紅年介紹曾選擇一款夾層多達16層的“PM2.5口罩”發現,其縫隙達110微米,根本無法過濾PM2.5。劉紅年分析說,所謂的微濾技術的確有阻隔小顆粒的作用,但市民使用的口罩多數不能確保百分百和臉部密合,有一點空隙,PM2.5就能進去。醫學上的PM2.5口罩真正戴起來,呼吸也是很困難的,市民也不可能長期戴著口罩生活。

沉積清除

對於可吸入顆粒物PM10以及細微顆粒物PM2.5被人體吸入後,最終都到哪裡去了呢?對此復旦大學環境衛生學教授闞海東的觀點。

粒徑大於5微米的顆粒大多沉積在上呼吸道,通過纖毛運動被推到咽部,或被吞咽,或隨咳嗽排出。小於5微米的顆粒物多沉積在細支氣管和肺泡,一些細小的顆粒可能會穿過肺泡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而小於2.5微米的,也就是眾所周知的PM2.5,75%都沉積在肺泡內。

當然,呼吸道也不是任由顆粒物入侵的,它有一套自己的防禦系統。鼻毛作為防禦一線,可以阻擋95%的10微米以上顆粒物。其次,對於已經進入人體的顆粒物,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或者擤鼻涕排出體外。如果顆粒物已經進入肺泡,那么清除工作就要由肺部的巨噬細胞來承擔了。巨噬細胞會先吞下顆粒物,然後經過粘液-纖毛系統排出去。醫生建議,在秋冬空氣比較乾燥的季節,空氣中PM2.5的含量可能會相對高一些,一些過敏體質的人,最好儘量減少外出,多喝開水潤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