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依據《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範(試行)》的規定,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點可分為城市點、區域點、背景點、污染監控點、路邊交通點5類。其中,環境空氣品質評價城市點最受關注,重點反映城市建成區的空氣品質整體狀況和變化趨勢,參與城市空氣品質評價。我國環境空氣品質評價城市點的常規監測項目為SO、NO、CO、PM、PM,其他監測項目為TSP、Pb、苯並芘、氟化物及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目前多數城市評價點實現連續自動監測,只有少部分為手動監測。
監測點選取
監測點的布置應遵循代表性、可比性、整體性、前瞻性和穩定性等原則;單個評價點的代表範圍一般為半徑500~4000米,有時也可擴大至4000米至幾千米的範圍(空氣污染物濃度較低,其空間變化小的地區);評價點的數量是根據建成區面積大小和人口數量多少決定的。例如建成區人口在200萬~300萬,面積為200~400平方千米的城市評價點為8個;依據污染物擴散、遷移和轉換的規律,採用城市加密格線點實測或模擬計算方法,估計所在城市建成區污染物濃度的平均值,進而確定合理的監測點位。
空氣品質監測體系
1、評估框架
“質量狀況”環節主要是指依據國家標準,判別當前污染物的年均值、日均值、小時值等是否達標;同時考慮受體影響程度,將暴露人作為重要評價指標之一,體現“保護人體健康”的政策目標。
2、最小尺度分析原則
時間小尺度分析可以識別污染相對嚴重時段,分析濃度變化趨勢;空間小尺度分析可以識別重點污染區域,揭示污染程度的空間差異。最小尺度分析可為城市空氣品質管理提供重要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