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空檔族”,社會上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他們要么沒有檔案,要么就不知道自己的檔案在哪裡,在大學畢業生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各處的檔案庫里都有不同程度的“空檔族”。隨著新就業人口的增多,“空檔族”呈現擴大的趨勢。
原因
空檔族的出現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有的人在畢業後的相當長時間內工作不穩定,另一方面是不少用人單位不接收員工的人事檔案,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空檔族”。
誤區
業檔案不急辦,用時再說
大學生畢業後應當將檔案轉出,如果短時間內不轉,學校可以代為保存2年。大四學生周正威認為:“將來在哪裡工作還不知道呢,等我有了穩定的工作再辦。”對此,人事專家楊先生表示不贊同:學校保存的只是學生的“學籍檔案”,而將來真正發揮作用的恰是“人事檔案”。現在,國考、企事業單位招聘,都要審查人事檔案,其中的用工證明、契約等都是確認工作年限的重要依據。檔案丟不了,需要時再找
許多人認為檔案是丟不了的,只是你不知道它在哪裡,如果需要使用檔案了,再找也來得及。這種觀點在已經工作的人群中較為普遍。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正確,檔案是可能丟失的。除了確認檔案在的同時,個人還要明確,檔案裡面,是否該有的材料都有了。及時查漏補缺,才能防止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工作憑能力,檔案無所謂
已經畢業工作了1年的張帆,現在在青島的一家網站工作,之前只是同公司簽署了契約,並沒有辦理過檔案手續。提起檔案,張帆覺得無所謂,感覺工作還是看能力,有檔案沒能力,工作還是找不到。各種證書確實能證明學生的能力,但是檔案能讓學生的履歷更完整。在相同學歷條件下,檔案完整的畢業生會更有優勢。
檔案自己拿,省錢又方便
不少工作多年的人都是選擇將檔案拿在手裡,自己保管。除了考慮到節省存檔費之外,還有的人為了方便跳槽。城市信報記者從人才市場了解到。事實上按照有關規定,個人保管檔案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損失
小李畢業2年了,2012年10月份的時候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但是在11月25日考試的那天,他最終沒有去考場,而是在家裡傷心了一整天。談起不去的原因,小李感到很憋屈。報名交費後,他在同人事部門諮詢時,發現我的兩年基層工作經驗沒有材料證明,檔案裡面是空的,考了也白考。
小李2010年7月份在杭州的大學畢業,當時找了一家私企,2011年夏天辭職,又去了武漢,在一家外企工作,但是到了2011年年底,小李又辭職了,回到了老家青島,沒有再找工作,一心準備公務員考試。“我有檔案,畢業的時候就遷回青島了,但是最近從人才市場調出來一看,裡面沒有任何的工作記錄。”小李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