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穴居](/img/8/fc0/nBnauM3XwITN1cTO1EDN1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Q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讀音:xué jū
《易 繫辭》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大自然造化之功奇偉壯麗,雕鑿出無數晶瑩璀璨、奇異深幽的洞穴,展示了神秘的地下世界,也為人類在長期生存期間提供了最原始的家。
建築特點
進入氏族社會以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築也開始出現。但是在環境適宜的地區,穴居依然是當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過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漸多樣,更加適合人類的活動。例如在黃河流域有廣闊而豐厚的黃土層,土質均勻,含有石灰質,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點,便於挖作洞
![穴居](/img/8/c33/nBnauM3XxIjM3kTM5QDMyEjN5QTMxEzNwQTMzQTNwAzMxAzL0A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穴居](/img/1/0bb/nBnauM3X3ADNxcDM2EDN1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Q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其它相關
穴居方式雖早已退出歷史舞台,但作為一定時期內,特定地理環境下的產物,對我們祖先的生存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鮮明的地方特色也構成了這樣獨特的人文景觀。至今在黃土高原依然有人在使用這類生土建築,這也說明了它對環境的極端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