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關懷

213 213 219

圖書信息

《稻盛和夫的關懷:環境篇》
作者: 稻盛和夫 主編
譯者: 路秀麗
書號:978-7-5443-4343-5
定價:36元
出版日期:2012.6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內容簡介

:工業化的結果是對環境的大量消耗,而環境又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一旦遭到不可逆的破壞,受到直接影響的便是人類自己。為此,日本各學術領域的學者從本學科角度對人類的未來進行了預測,結果是悲觀的。如果人類還不知道反思,那么,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現有文明體系將全面崩潰。
地球文明的危機;
如果不對現代文明進行反思,人類將無法看到明天的太陽!
●利己自私不講道德西方現代文明,已經利用他們的科學打破了傳統的秩序;
文明的侵略現已預測了我們後發國的悲劇,不走西方老路,為了生存,稻盛和夫帶領我們回歸傳統生產,還萬物原有秩序,……

圖書目錄

編者前言1
前言3
第一章地球體系中接近極限的“人類圈” 1
宇宙視角下的“人類圈” / 3
以地球學的人類觀思考何謂“人類” / 6
加速擴容的“人類圈”的問題 / 9
人類圈內部系統的崩潰已經開始 / 11【討論】 / 14
能解救文明和環境危機的只有“宗教”嗎? / 14
如何確立地球倫理(與地球系統和諧共存的人類觀) / 18
旱作牧畜文明是一種致死性的系統 / 22
人類“為了什麼”而生存 / 24
“小船的警笛”與“我關聯,故我在” / 26
第二章預示著地球文明之未來的非洲慘狀29
環境與文明之關係 / 31
“文明”vs“未開化”之認識 / 32
文明所固有的普遍性、合理性、功能性 / 34
無限擴大的欲望釀成的悲劇 / 36
由於人類的欲望而不斷惡化的地球 / 37
生態系統的破壞無法停止 / 43
非洲現狀預示著地球文明的未來 / 48
人類崩潰之嚴重事態 / 50
地球環境對策的制約因素――人類行動原理三原則 / 51【討論】 / 54
非洲已進入崩潰之嚴重事態 / 54
為何各類嚴重問題齊集非洲 / 57
國際化的大潮不能制止嗎? / 60
不重新設定現代文明,就無法產生新的文明 / 63
一個人代謝的能量相當於一頭大象的能量 / 66
能否提出改變社會的具體方案? / 67
欲望的控制會否引起遺傳基因的劣化? / 68
受有鴉片效果的“desire(欲望)”誘惑的近現代文明 / 71
第三章從腦科學角度觀察人類、文明、環境77
宇宙史中大腦的位置 / 79
文明的發展與大腦的進化 / 82
抑制文明的暴走 / 84
未來的關鍵就是尊重“多樣性” / 85【討論】 / 88
“心”產生於腦,其定義為何? / 89
只有現代人類的大腦能夠擴大認識時空 / 92
言語研究與腦科學 / 94
同屬石器時代的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類在時空認識上的差異 / 96
“腦”與“心”孰先孰後? / 98
大象的反抗與腦科學必須判明的部分 / 99
第四章向著利他性遺傳基因占據優勢的生命文明進發103
以生命科學的方式解讀“文明” / 105
遺傳信息發現之開關 / 107
“適應”的前提是必須先有“本來” / 109
支配生命的三種模式 / 113
地球生命中被程式化的自我解體裝置之發現 / 114
利他性遺傳基因的優越性 / 120
熱帶雨林是人類本來的生活環境 / 126
狩獵採集是人類本來的生活模式 / 130
作為必要信息的“熱帶雨林之聲” / 131
從生命科學的世界像接近文明 / 134
本來指向的文明與適應指向的文明 / 135
分配型社會與非分配型社會 / 138
控制群居從而能進行自我組織化的行動控制裝置 / 139
行動控制系統的階層構造 / 143
以報酬係為主導的社會與以懲罰係為主導的社會之對比 / 145
使報酬腦充分活性化的巴厘島共同體的祭祀活動 / 149
信息環境的本來指向 / 154【討論】 / 157
“奶奶”的出現與走出非洲及農耕生活緊密關聯 / 157
旱作牧畜文明是否是人類滅亡的一個過程? / 159
旱作牧畜文明與稻作漁撈文明崩潰的方式不同 / 163
人口問題、溫暖化和語言的發達孕育了農耕牧畜文明 / 164
何謂後旱作牧畜文明 / 167
拒絕自我解體的現代文明必將走向滅亡 / 169
利他型稻作漁撈民族的相關研究 / 172
只重視人之生命的基督教思維的極限 / 174
復活俾格米式生活方式的嘗試 / 177
有無方法對抗日益龐大的“人類圈”? / 179
從“利己的快感”到“利他的快感” / 181
第五章現代文明會毀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嗎?187
實質上已無法成立的機械論的自然觀 / 189
機械論自然觀到創發自我組織系的自然觀 / 191
宇宙是自我組織的 / 194
“自發對稱性破缺”與宇宙的形成 / 198
生命的誕生與進化 / 202
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否將人類毀滅? / 207
科學有“綠色科學”與“黑色科學”之分 / 209
由超加速社會到穩定社會的大轉變 / 210【討論】 / 213
推動創發自我組織系統不斷發展的力量 / 213
日本人傳統所擁有的“自組織系統”的思考方式 / 215
以利他之心為原動力創造全新文明時代的到來 / 217
“慈悲”―― 21世紀新文明的關鍵字 / 219
對於利他之愛的自我滿足感是無極限的 / 222
第六章新的文明原理產生於危機時代225
能否創建新的文明原理? / 227
何謂文明的原理 / 227
危機時代將孕育新的文明原理 / 229
人類能否構築全新的文明原理 / 233
人類能否避免紛爭? / 236
非洲的今天就是地球的明天 / 236
超級紛爭會否發生 / 240
人們依舊期待覆活之日 / 241
結語――由“增長極限”至“生存極限”之轉變247
附錄249
譯後記261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