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該機徹底改變了以往環模機主軸受力不均勻,模具拆卸維護不方便的弊端,採用全新壓縮模式,變立式環模結構為平置環模式生產,利用自身轉動離心力原理使原料均勻分配到所有成型模具之中,避免了因局部物料過於集中而造成的悶機現象,大大降低了單位能耗。該秸稈煤成型機針對木質素高、壓縮密度較大的原材料的特點進行特別創新設計,多道密封設計杜絕灰塵進入軸承潤滑部位。獨特的模具成型角度,在保證成型率100%的前提下出料順暢,生產效率更高,其卓越的性能更是其他機型無法具備的。
1.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的預測,地下石油、天然氣及煤炭的儲量,僅夠使用60年左右,因此,秸稈類生物質能源,是未來再生能源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隨著世界性的能源匱乏,生物質再生能源的市場需求和利潤空間將不可估量。
2.從秸桿資源總量看,廣大農村和鄉鎮的各種秸稈產量大、範圍廣。據統計2006年我國農作物秸稈的產量達7億噸,主要包括玉米、小麥、棉花、水稻、大麥和油料等農作物秸稈,其中包括玉米秸稈總量約占全世界總量的20%-30%,秸稈經過熱壓成型達到一定的密度後再燃燒,可提高燃燒溫度和熱利用率,節省了時間,減少環境污染,可使秸稈成為高品位的能源產品。
3、 生物質燃料(秸稈煤炭)的概況:
秸桿燃料(即生物燃料)是利用農作物的玉米桿、麥草、稻草、花生殼、玉米芯、棉花桿、大豆桿、雜草、樹枝、樹葉、鋸末、樹皮等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經過粉碎、加壓、增密、成型,成為小棒狀固體顆粒燃料等,壓縮碳化成形的現代化清潔燃料,又是新興的生物質發電專用燃料,也可以直接用於城市傳統的燃煤鍋爐設備上,可代替傳統的煤炭。
4、“秸稈燃料”的特點:
生物質成型燃料揮發份高,易析出,碳活性好,易燃,灰分少,點火快,更加節約燃料,降低使用成本。成型後的秸稈炭塊,體積小,比重大,耐燃燒,便於儲存和運輸,體積僅相當於原秸稈的1/30,是同重量秸稈的10-15倍,其密度為0.9-1.4g/cm3,熱值可達到3500-5500大卡之間,是高揮發份的固體燃料。
5、“秸稈燃料”的套用範圍:
“秸稈燃料”可以代替木柴、原煤、液化氣等,廣泛用於生活爐灶、取暖爐、熱水鍋爐、工業鍋爐、生物質電廠等。城市中的採暖、供熱以及 賓館、飯店、洗浴等行業,使用燃煤鍋爐不符合環保要求,只能使用燃油鍋爐,而燃油的成本高於“秸稈燃料”的三倍之多,給行業造成沉重的經濟壓力。
6、“秸稈燃料”成型後的主要技術參數:
密度:800-1400千克/立方米;熱值:3700-4500千克;灰分:1-20%;水分≦15%
7、燃燒後的廢氣排放:
C0零排放;NO214毫克/立方米(微量);SO246毫克/立方米遠低於國家標準,可忽略不計;煙塵低於123毫克/立方米遠低於國有標準。
8、生物質燃料燃燒後的灰分處理:
生物質燃料燃盡率可達96%,剩餘4%的灰分可以回收做鉀肥,實現了“秸稈→燃料→肥料”的有效循環。
產品特點
1、 採用雙壓輪同步對稱力學設計,不但產效高而且增強穩定性,設備故障率降低。
2、 改進設計模具,壓輪磨損同步,方便間隙調整,有效延長核心部件的使用壽命,滿足長時間不間斷生產的需求,大大降低維護費用。
3、 結構簡單,方便保養維修;維修支架居中設計,方便整機維護。
4、 增加有效配重,使運行更平穩、安全、防悶機、無噪音。
5、 上料系統防悶機主動控制設備,可根據電流變化調整上料,從而避免悶機發生,使生產更省心。
6、 本機對核心部件進行了全面的改進,提高承載強度,尤其對生產棉柴、樹枝等硬質木質素較高的原料效率更有保障。
7、 本機特配置電加熱、溫度自動調節裝置,特別適應在高寒地區及冬季正常開機生產需要,節省電耗40%以上。
8、 核心部件使用高耐磨、高強度、高韌性特殊材料鍛打成型,經特殊處理工藝,使其使用壽命更長,維修費用更低,修復後可重複使用,無需更換。
技術參數
秸稈煤機 | |||
型號 參數 | JBM-900 型 | JBM-1200 型 | JBM-1500 型 |
電機功率( kw ) | 15 | 18.5 | 22 |
產量( kg/h ) | 500-700 | 750-950 | 1300-1500 |
成型尺寸和形狀 | Φ 26 圓孔 | Φ 32 圓孔 | Φ 33 圓孔 |
模孔數量 | 26 孔 | 30 孔 | 30 孔 |
固體成型密度( g/cm3. ) | 0.8-1.4 | 0.8-1.4 | 0.8-1.4 |
物料含水量 (%) | 10-25 | 10-30 | 10-30 |
適用物料長度( mm ) | 5---10 | 5---10 | 5---10 |
壓塊成型後含水量 | ≤14% | ≤14% | ≤14% |
整機外形尺寸( mm ) | 1700×80×1650 | 1800×90×1650 | 2000×90×1760 |
整機重量(噸 / 台) | 1.2 | 1.8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