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秭歸卜莊河(套裝上下冊)》按發掘區域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三峽庫區卜莊河遺址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全書分為十章,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是一部綜合性的考古發掘報告。書中分別就卜莊河遺址的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二里頭文化、商代、周代、漢代、六朝、宋代、明代、清代等遺存進行了研究,內容涉及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生物學等學科,重點總結了三峽地區古代文化的發展歷程和各階段的文化特點。
目錄
壹 緒論
一 遺址位置與地理環境
(一)遺址位置
(二)地理環境
二 歷史沿革
三 工作概況
(一)調查與發掘經過
(二)資料整理與報告編寫
(三)報告情況說明
貳 A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石家河文化遺存
(一)概述
(二)文化層介紹
(三)小結
五 二里頭文化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小結
六 商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七 周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八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九 六朝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十 宋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小結
十一 清代遺存
(一)墓葬介紹
(二)小結
叄 B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一)文化層介紹
(二)小結
五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小結
六 六朝遺存
(一)陶窯介紹
(二)小結
七 清代遺存
(一)墓葬介紹
(二)小結
肆 C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周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小結
五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六 六朝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七 宋代遺存
(一)墓葬介紹
(二)小結
八 清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小結
九 近代遺存
(一)文化層介紹
(二)小結
伍 D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周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五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灰坑
(三)墓葬
(四)文化層
(五)分期與年代
(六)小結
六 六朝遺存
(一)墓葬介紹
(二)小結
七 宋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小結
八 明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小結
九 清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小結
陸 E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周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五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六 六朝遺存
(一)概述
(二)灰溝
(三)瓦場
(四)取土場
(五)墓葬
(六)文化層
(七)分期與年代
(八)小結
七 宋代遺存
(一)墓葬介紹
(二)分期與年代
(三)小結
八 明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九 清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柒F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商代遺存
(一)概述
(二)灰坑介紹
(三)小結
五 周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六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灰坑
(三)灰溝
(四)墓葬
(五)文化層
(六)分期與年代
(七)小結
捌 G區
一 位置與地貌
二 工作情況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二)分期
四 周代遺存
(一)概述
(二)文化層介紹
(三)小結
五 漢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六 六朝遺存
(一)概述
(二)遺存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七 明代遺存
(一)概述
(二)墓葬介紹
(三)分期與年代
(四)小結
玖 採集遺物
一 概述
二 遺物介紹
(一)銅器
(二)鐵器
(三)陶器
(四)瓷器
(五)玉器
(六)角器
(七)錢幣
三 小結
拾 結語
附表
附表一 卜莊河遺址A區石家河文化陶片統計表
附表二 卜莊河遺址出土動物骨骼標本登記表
附表三 卜莊河遺址A區二里頭文化陶片統計表
附表四 卜莊河遺址A區灰坑登記表
附表五 卜莊河遺址A區商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六 卜莊河遺址A區周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七 卜莊河遺址A區墓葬登記表
附表八 卜莊河遺址古墓葬出土錢幣統計表
附表九 卜莊河遺址A區M100柱洞登記表
附表一0 卜莊河遺址A區六朝時期陶片統計表
附表一一 卜莊河遺址B區墓葬登記表
附表一二 卜莊河遺址C區周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一三 卜莊河遺址C區墓葬登記表
附表一四 卜莊河遺址D1區灰坑登記表
附表一五 卜莊河遺址D區墓葬登記表
附表一六 卜莊河遺址D1區周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一七 卜莊河遺址D1區M58柱洞登記表
附表一八 卜莊河遺址E2區灰坑登記表
附表一九 卜莊河遺址E2區周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二0 卜莊河遺址E區墓葬登記表
附表二一 卜莊河遺址E2區六朝時期陶片統計表
附表二二 卜莊河遺址F區灰坑登記表
附表二三 卜莊河遺址F區商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二四 卜莊河遺址F區周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二五 卜莊河遺址F區墓葬登記表
附表二六 卜莊河遺址F區漢代陶片統計表
附表二七 卜莊河遺址F區M116柱洞登記表
附表二八 卜莊河遺址G區墓葬登記表
附錄一 卜莊河遺址動物群研究報告
附錄二 卜莊河遺址人骨性別年齡鑑定報告
附錄三 卜莊河遺址陶片、土樣半定量分析報告
附錄四 卜莊河遺址(墓葬)石器岩性鑑定報告
後記
後記
秭歸卜莊河遺址是三峽庫區重要考古發掘項目之一。在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和湖北省移民局、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的領導、支持下,通過文物考古工作者歷經10年的辛勤勞動,值三峽大壩即將勝利竣工之際,《秭歸卜莊河》考古報告終於能與廣大讀者見面了。至此,我們由衷地感到高興和欣慰。
十年滄桑,十年辛勞。為配合三峽工程建設,卜莊河遺址於1997年6月開始發掘,至2006年6月田野發掘結束。累計發掘面積36000多平方米。發現了從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到近代等時期的大量遺蹟、遺物,從而豐富了三峽地區各個時期的文化內涵。從2006年3月開始邊發掘邊整理,2006年7月,正式轉入室內資料整理,2007年10月,全面完成了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
卜莊河遺址的發掘得到了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湖北省移民局、湖北省文化廳、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昌市文化局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很多領導親臨現場指導工作,特別是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規劃司副司長汪曉東,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副司長關強,湖北省移民局副局長楊德菊,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沈海寧,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吳宏堂,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三峽辦公室主任王風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紅星、副所長孟華平以及原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胡美洲,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振裕等領導多次深入考古發掘現場檢查、指導。考古界老前輩、著名考古學家張忠培先生、徐光冀先生也多次到工地考察遺蹟和出土文物,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先生,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喬梁先生,武漢大學考古系教授余西雲先生、陳冰白先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先生等專家也曾親臨工地關心和了解發掘情況,並提出了不少建議。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辦公室余萍女士及李雁女士也為發掘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為使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順利進行,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專門提供了整理場地。在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期間,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吳宏堂、三峽辦公室主任王風竹等領導和專家多次到現場查看、指導,對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心血,並提出了時間安排和具體要求等指導性意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權喜先生對報告進行全面審核,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在此,向各位領導和專家對卜莊河遺址考古發掘和考古報告編寫工作所給予的支持、關心和指導,表示衷心感謝。
文摘
貳 A區
一 位置與地貌
A區位於卜莊河遺址的東北部,即原卜莊河輪船客運碼頭處。北面臨長江,南面接原卜莊河集鎮卜葛街,東面至通往船碼頭的人行小路,西面到原卜莊河供銷社。東西長200、南北寬約80米。海拔70~100米。A區實際上是原卜莊河集鎮區域,全是居民住房、街道、船碼頭、道路、台階、豬欄、廁所等建築物,並種植有部分蔬菜。三峽大壩庫區一期蓄水時,隨著居民移民搬遷,這裡即開墾並種上大片蔬菜、紅苕等農作物,又加上江水淹沒沖刷等各種原因,致使該區遭到嚴重破壞,地面全是高坎、溝、石碚坎、房基、街道、水泥地面,特別是集鎮移民搬遷後,這裡形成一大片廢墟。
二 工作情況
1991年6月中旬,配合磚廠取土工程,在A區發掘一座戰國墓(編號為M4)。2002年3月至2003年4月,配合三峽大壩工程建設,繼續在A區發掘。由於A區地貌情況極其複雜,地面覆蓋層特別厚,為便於發掘,首先用挖掘機將大片現代覆蓋層挖掉,用鋼釺鑿掉水泥層,拆掉石碚坎,清走垃圾,然後進行勘探調查。在此基礎上,我們在高低不平、十分有限的範圍內,選擇了三片地段布方發掘(圖四)。為布方方便,採用按順序直接編制探方號。A區前後分為1991年6月、2002年3月至6月、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2003年3月至4月共四次發掘,布5米×5米探方124個。實際發掘面積為3106平方米。
三 文化堆積與分期
(一)文化堆積
據調查和發掘情況觀察,A區原始地貌呈南高北低傾斜走勢,加上長期江水侵蝕、雨水沖刷、開墾、農田基本建設等各種原因,地貌發生較大變化,所剩文化堆積層不多,僅存三小塊殘破不全的零星堆積。其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時期、二里頭文化時期、商代、周代、六朝時期和宋代。受地勢影響,文化層呈南高北低傾斜堆積。
石家河文化時期的文化堆積,主要分布在AT5—AT8、AT33、AT47探方。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文化堆積,主要分布在AT6、Ar17、AT19、AT21、AT27—AT29、AT32、AT33、AT43探方。商代文化堆積主要分布在AT19、AT20、AT27、AT28、AT30、AT34一AT44、AT51探方。周代文化堆積主要分布在AT28、AT30、AT33、AT61探方。六朝時期文化堆積範圍小,僅在AT50、AT51探方內有少量發現。宋代文化堆積主要分布在AT6、AT27、AT28、AT30、AT32探方,但遺物特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