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介紹
鞍馬是騎兵的坐騎,四蹄直立,勁健有力,兩耳如削竹,耳前有鬃花,尾巴成辮形,馬背上皆有鞍韉,其兩端微隆,中部下凹,鞍面上雕有鞍釘,鞍韉周圍綴有纓絡和短帶,馬肚下有一條肚帶將鞍韉固著於馬背,帶頭相接處有一參扣,參扣於馬肚左側,馬尾可拆卸。這時雖然已有了肚帶和後鞍,但前邊沒有盤繞馬胸的胸帶,使鞍易於向後滑動。這表明馬鞍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鞍馬上沒有配備馬鐙。
秦兵馬俑簡介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5公里的下河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鹹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考證,秦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秦始皇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有機組成部分。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發掘過程
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村民楊志發在水井打水時意外發現了兵馬俑碎片,當時村民稱這些陶塑為瓦爺。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我們看到的陶土色。1976年-1978年,考古隊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二號兵馬俑坑內出土了一批騎兵俑及馬,計有陶質鞍馬116匹,每匹馬前立有牽馬的騎士俑1個。騎士俑一手牽拉馬韁,一手提弓,陶馬背上塑鞍韉,頭上戴著絡頭、銜、韁。俑和馬的大小與真人、真馬相似,造型準確,形象逼真。4匹馬一組,3組一列,排成整齊的長方形騎兵陣,氣勢威武,生動地展現秦始皇時代騎兵的真實形象。
秦鞍馬俑
秦陶馬堪稱寫實藝術的傑作。它是以真馬為原型,塑造手法包括(洗鍊概括),是中外藝術史上體量最大的陶製藝術品。陶馬的胸部寬闊,肌肉隆起,腹背壯實,臀部圓潤厚重,似乎可以力承千斤。四肢用大刀闊斧的手法砍削而成,前腿如柱,後腿如弓,一看就是輕捷矯健、善於奔跑的良馬體型。馬頭的塑造則是絲絲入扣,繁簡得宜。雙頰用大刀刮削,使額骨突出,眼皮、鼻翼和嘴唇用陰線精雕細刻,並且藉助光線的作用顯出高低明暗,層次豐富,形象逼真。就連陶馬的牙齒這個較隱蔽的細節,作者也沒有忽略,並頗費匠心的雕了六顆牙。馬出生後第二年開始生齒,每年兩顆,到第四年八顆稱為齊口。秦陶馬是六顆牙,標明它們正處於年富力強的青壯期。反映了作者熟悉生活,觀察入微,在技法上毫無瑣屑的費筆,筆筆用來刻畫馬的強健、神駿這個主題。為了表現馬的神情,作者抓住眼、耳、鼻、口等關鍵部位著意刻劃。眼眶高隆,目似懸鈴,炯炯有神;耳朵堅小厚實,狀如斬竹前聳,異常機警;鼻子廣而方,口裂長,這正是力氣大、持久性強的千里馬的特徵。
秦陶馬的藝術形象之所以富於感染力,在於它解決了動與靜,無限與有限的關係,在有限的靜態中,給人以靜中寓動的印象。就形象來說,秦陶馬四蹄佇立,是靜止的,但那奮鬃揚尾,張口噴鼻的神態,給人以蓄勢欲動,馳騁遼闊疆場的印象。
古代人們崇尚馬,是因為“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秦俑坑中陶馬的造型藝術和一切藝術發展的道路一樣,經歷了漫長的演進過程。在秦陶馬未發現之前,人們談到我國在動物造型藝術上的成就,很少涉及唐代以前。雖然早在唐代以前,馬便成了繪畫、雕塑的重要題材,而且產生了許多這方面的藝術專家和傑出作品。然而,秦陶馬的藝術大師,以其精美的陶馬塑造,開創了我國風格獨特的造型藝術先河。
數字博物館
2013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百度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平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秦兵馬俑一號坑、秦兵馬俑二號坑、K9801陪葬坑等分館,全方位展示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眾多珍貴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