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西興安縣秦城遺址位於廣西桂林地區興安縣城西南20公里的的溶江鎮靈渠與灕江匯合的三角洲處,占地6平方公里。1956年調查,1990-1991年初步發掘,1993年鑽探,經鑑定為秦漢時期古城遺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開五嶺時所築。宋文獻中稱秦城。現存遺蹟四處:馬家渡口牆垣殘跡500米,殘高1.2-2米,城壕1500米;七星長方形土城,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多米,牆體完整,分內外城。現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把“秦城遺址”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容
秦城遺址是秦始皇修建靈渠、統一嶺南的屯兵遺址、軍事要塞,現在發現的主要有四處: 一是馬家渡至大營村的“城牆梗子” 二是七里圩村南大溶江邊的“王城” 三是道濟與太和堡之間兩道土城 四是在靈渠出口處與大溶江匯合處的水銜。
已發現的“大營”秦城遺址主要有四處:一是位於大營村的“城牆埂子”,二是位於七里圩村的“王城”,三是位於道濟村的土城,四是位於靈渠出口處的水街土牆。除了這幾處,在十多平方公里範圍內,還有散布著許多墩台、壕溝、土牆,布局縱橫交錯,古戰場遺蹟歷歷在目。“城牆埂子”呈東北——西南走向,從馬家渡口至大營村西丘陵高地,城垣長達三里多路,城垣之上寬可縱馬飛奔。城垣北面的靈渠為東西走向,與城垣斜向並行,在馬家渡口與城垣交匯處,現存城垣東端距靈渠僅數十米。在高高的城垣上,處處可監控靈渠,看來,這一道“長城”對靈渠的護衛非常重要。秦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是七里圩村南大溶江邊的的“王城”。,“王城”北距古嚴關15公里,地勢平坦,兩邊則高山連綿,靈渠和大溶江流經東西。“王城”城牆殘垣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牆厚5至8米,高2至4米;城外周圍還築有約10米寬的城壕和牆體高厚約1米的外城;內外城基本都是長方形,整座城像一個“回”字,僅在北垣開有城門及一突出的平台;城垣四角牆高且厚,嚮往外突出,古時應建有角樓。
高大的城牆,寬而深的城壕,角樓、馬面、單城門的設定,以及出土的兵器,顯露出軍事防禦的氣息。說明秦城整體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軍事要塞,而“王城”則是其中一座具有軍事性質的古城,應是秦漢時期駐軍的指揮機構所在地。
秦城遺址中規模最宏大的是位於通濟村的“土城”。稱“土城”不過是為了與“王城”有區別,這“土城”之稱實為杜撰,不必當真。找“土城”先問遺址保護標誌,好不容易在荒草叢中發現了這少為人知的石碑。城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400米。城垣東臨靈渠,西瀕大溶江,南起通濟村,北至太和堡,雄據於兩水三角洲上。王城”城垣外掘有城壕,城壕外築有外城。可惜的是,西城垣沿大溶江一線已毀,筆直的城垣修築成公路,城壕改造成水渠。北城垣則因開挖農田,斷斷續續的已殘缺成土墩,唯東、南兩面城垣仍在,雄視靈渠南北。通濟村“土城”城垣有內城、外城之分,內城外城之間掘有約20米寬的城壕。
秦城中最險要的是位於“水街”北的靈河口遺址,水街位置原在窄小的三角洲上,而今早已廢棄。因古水街在1952年被洪水沖毀,政府將“水街”村民遷到靈渠以東老溶江鎮以南,已遠離靈河口秦城遺址。靈河口秦城遺址城垣殘存約200米,東起靈渠,西至大溶江,南為匯流後的灕江,雖彈丸之地,卻控制著三江航道,堪稱一壘當關,萬船莫開。當走遍秦城,才認識到這古秦城的軍事意義非同凡響:最北的大營“長城”、中部的通濟方城、最南的河口城堡,沿靈渠西岸層層設防,固若金湯。
靠西的七里圩“王城”西臨大溶江,據江流天險,相對安全,其東南與通濟土城、河口城堡相呼應,西北與大營長城相依託,是軍事指揮的最佳位置。
古代地位
興安縣地處廣西的東北,地勢高,境內多山,五嶺中的越城、都龐二嶺穿過縣內在二嶺之間形成一條較為平坦的狹長地帶,這就是歷史上嶺南與中原往來、荊楚南下廣西的交通要道湘桂走廊。秦城就位於這條通道的南端,地處靈渠與大溶江匯合處的三角洲上(圖一)。自嚴關以南,經白竹鋪到小溶江口15裡間,地勢平坦。
秦城處在湘桂走廊一片肥沃的稻田區。
歷史記載
宋以前文獻無記載,宋代及其以後的文獻都稱之為“秦城”。
《輿地誌》載:“秦城,昔秦謫戍之所”。南宋范成大說:“秦城,相傳秦始皇發兵戍五嶺之地”。明鄺露撰《赤雅·秦城》亦載“秦始皇發卒戍五嶺地為秦城。……秦取桂林、象郡,兵勒湘南,據其喉咽,臨融漓二水間”,所以秦城也就是“秦營”,是當年秦軍駐守之地。秦城遺址位於越城、都龐二嶺孔道,其間地勢平坦,四周高山綿亘,大溶江旁依而過,背靠天險嚴關,足見其形勢的險要,是典型的防守要塞,是當時秦軍被西甌部落圍困的地方。
宋以前文獻無記載,宋代及其以後的文獻都稱之為“秦城”。北宋詩人曹輔、南宋詩人張孝祥都有《古秦城》詩,劉克莊有《秦城》詩。
周去非《嶺外代答》對其地理位置及形勝有較詳細記載:“湘水之南,靈渠之口,大溶江小溶江之間,有遺堞存焉,名曰秦城……”。
發掘由來
秦城又稱越城,相傳為秦始皇發兵戍五嶺之地但在多次的調查中均未發現秦代的遺物,在城址內所採集到的大量陶質磚瓦片和各類器物大都是漢代及漢以後的遺物,因此對城址的建築年代有著不同的看法。
1947年,廣西省文獻委員會提交的興安古蹟採訪報告書中,曾經分析過秦城遺址的形勢。
1957年5~7月,廣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人對興安文物古蹟進行調查,提交了一份報告書,認為當時秦城遺址較顯著的有四處,即馬家渡口南岸的“城牆埂子”,七里圩南端的“王城”,通濟村、太和堡之間的“漢城”,水街北端的“漕田”。當時鑽探過水街北的城基,證明確是人力所築。
為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址的時代、性質,以及城內的建築布局、城市設施和築城方法,以便更好地對城址進行保護和研究,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在興安縣博物館的配合下,從1990年起對秦城遺址之一的一七里燈王城進行獷科學的測繪、勘探與發掘。至1996年止,共發掘面積331平方米,獲取了大量文化遺物,發現了建築遺蹟,使我們對秦城遺址有了初步的認識。
遺址結構
遺址大體為長方形,東西約800米,南北約600米,城牆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蝕破壞。城牆殘高5米,寬20多米,為夯土築牆,夯土層厚10~20厘米。此城廢棄約在西漢末年。出土文物以秦漢時代居多,有石斧、青銅劍、陶器殘片等。較有價值的是秦塔式紐銅印、漢青銅盆、“大富牢罌”陶瓮。該遺址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處於西漢雍奴縣治的位置。秦甌戰爭時期,秦軍由於遭遇西甌部落處處堵擊,欲進不得,欲罷不能,陷於“曠日持久,糧食絕乏”和“宿兵無用之地”的困境,只能駐守險要地區,因而駐紮在今興安縣的大、小溶江之間。修建城堡,派兵駐屯,以防西甌人的進襲。後人把這城堡稱為秦城。二千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該地至今還保存有“秦城遺址”。這遺址周約二十公里,有“大營”和“小營”之分。古戰壕和古城垣的痕跡依然歷歷在目,顯然是當年十萬秦軍駐紮的地方。
保護範圍
200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崑崙關戰役遺址等20處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六、興安縣秦城遺址
(一)水街秦城遺址。
保護範圍:東以靈河為界,西以大溶江為界,南以靈河與大溶江匯合口為界,北以護城壕北岸外延2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範圍線同界。
(二)通輯村與太和鋪秦城遺址。
保護範圍:東以靈河為界,西以大溶江為界,南以現有城牆外延20米,北以現有外城牆外延2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範圍線同界。
(三)七里圩秦城遺址。
保護範圍:以現有外城牆東、南、西、北面各外延2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範圍線同界。
(四)馬家渡大園秦城遺址。
保護範圍:以現有500米城牆外延20米範圍內。
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範圍線同界。
周圍相關古蹟
嚴關
興安古嚴關遺址(在嚴關鎮),在秦城之北。越城嶺與都龐嶺之間有一條狹長的谷地名“湘桂走廊”,是中原通向嶺南、荊楚南下廣西的交通要道,秦漢時期有“楚尾越頭”之稱。嚴關地處湘桂走廊中心,關西側鳳嶺與越城嶺相接,關東側獅子山與都龐嶺相連。群山之間有一條長約330米,寬僅33米的峽谷,嚴關就建在這峽谷中間。其關牆長40米、高5米、厚8米,中間開有3米多寬的關門,門中有兩重可以升降啟閉的閘門。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有“楚越之咽喉”之稱,是桂林的北門,也是整個粵西的北門。南宋周去非著《嶺外代答》對其險要地形和戰略意義有專門說明:“北二十里有險曰嚴關,群山環之,鳥道微通,不可方軌,此秦城之遺蹟也。形勢之險,襟喉之會,水草之美,風氣之佳,真宿兵之地。據此要地,以臨南方。”
靈渠
附近的靈渠(即興安運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鑿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初名秦鑿渠,亦稱零渠。
當年秦軍進攻嶺南的是沿永州、道縣、江華、富川,穿越都龐嶺和白芒嶺過賀州(縣)南下, 即今天我們說的“瀟賀古道”。 而秦監御史祿開鑿靈渠,只是為前線的秦軍提供後勤補給而修建立的一條水路。
為了解決被困秦軍“糧食絕乏”和部隊後援問題,秦始皇不得不改變戰略,“使監祿鑿渠運糧”,用四年時間在五嶺中的越城嶺西南腳下開鑿了一條運河,這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興安靈渠。
在越城嶺和都龐嶺之間,涌流著兩條著名的河流:一為北去的湘江,其源頭是興安海洋山的海洋河,正是在靈渠“人”字大壩的接口處 流成了湘江,湘江繼續北流匯入長江,最後進入東海;另一條則是南流的灕江,其源頭是興安越城嶺最高峰貓兒山的華江,其與湘江匯合後稱大溶江,繼續往南流成灕江,灕江繼續南流匯入珠江主幹西江,最後進入南海。諺語“興安高萬丈,河水兩頭流”說的是興安獨特的地勢。湘江北流、灕江南流,兩條江主流相距數十公里,灕江支流始安江距湘江最近處不到兩公里。
修建靈渠的“人”字大壩改變局面、溝通湘江與灕江、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它由鏵嘴和大小天平組成。鏵嘴居上,如同高昂的頭顱;大小天平居下,如同呈72度角的雙臂。今天,如果你登上興安靈渠邊的南陡村中的觀景台,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躺在崇山峻岭之間的惟妙惟肖的“人”字大壩。“鏵嘴”劈開了浩浩北流的湘江,將湘江源頭的水分了三分之一給灕江。秦始皇50萬大軍和糧草就是從長江進入湘江,又從湘江逆水進入興安靈渠的北渠,沿大天平繞過著名的“鏵嘴”進小天平,沿小天平順水進入南渠,然後一路順水進入灕江、西江、珠江,最後統一嶺南,設定桂林、南海、象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