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秘色越器陸龜蒙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應指稀見的顏色,是當時讚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後來五代時吳越國錢氏割據政權控制了越窯窯場,命令這些瓷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故名。趙麟在《候鯖錄》中說:“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立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謂之秘色”。
《秘色越器》是唐代詩人陸龜蒙所作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秘色器:五代錢越地區為了維持安定的政局,製造一種精美的越器禁止民間使用,因而通稱秘色器。 因為是貢品,瓷器製作極盡裝飾之能事。 一般均用刻花、劃花、印花...
越窯秘色瓷,秘色瓷,就是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系,窯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地。這裡原是古越族人居住地,東周時為...
秘色瓷的質地 歷史傳承 現身張家口“秘色”一詞最早出現在晚唐民間文獻《秘色越器》(陸龜蒙詩篇名)中,也出現在宋代官修的政府文書集《宋會要》中,此外如清代出版的《十國春秋》也用這個詞。晚唐...
介紹 發展歷程 人名秘色窯造于越州,相傳所制之瓷,專為供奉吳越王錢氏之物,臣庶不能用,故云秘色。 秘色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裡,一直是個謎。人們只是從記載中知道它...
歷史 流散物的啟示 法門寺秘色瓷秘色瓷,漢族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簡稱“秘瓷”。"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
詞語釋義 燒造工藝 史籍記載 質地色澤 傳說唐越窯秘色八棱淨水瓶是一款文物,21.7×2.3厘米。
唐五代越窯燒造的青瓷或青瓷中釉色上乘者。秘色瓷的秘色是指一種青綠色。一九八七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出土了一批越窯青瓷,是唐懿宗用來供奉釋迦真身舍利...
簡介 工藝特色 歷史傳承 相關資料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神秘的秘色瓷是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一詞最早見於唐代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中。在這首詩里,詩人稱讚秘色瓷是“九秋風露越窯開,奪...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