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龐

科龐

伊夫·科龐在研究人類起源方面頗有建樹。他講求實幹,多次參與考古實地發掘,發現了著名的南方古猿阿法種“呂西”;他善於思考,提出了多種關於人類和猩猩的學說;他敢於質疑,發現問題後,反思自己提出的人類起源“東邊故事”論;他走上電視,把艱深的人類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普及給大眾。

基本信息

科龐

作為國際最著名古生物學家之一的伊夫·科龐,他的名字已成為了法國電視收視率的保障,這位法國科學家最近被眾多媒體評選為2004年度“法國風雲人物”。

伊夫·科龐在研究人類起源方面頗有建樹。他講求實幹,多次參與考古實地發掘,發現了著名的南方古猿阿法種“呂西”;他善於思考,提出了多種關於人類和猩猩的學說;他敢於質疑,發現問題後,反思自己提出的人類起源“東邊故事”論;他走上電視,把艱深的人類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普及給大眾。

科龐在法國電視3台主持“人類探索節目”,在5000多萬人口的法國創造了870萬觀眾的收視紀錄。此外,他每周一在法國廣播電台錄製的講解節目幾乎家喻戶曉。科龐的這些紀錄連一些影視明星看後都要汗顏,而這僅僅是他社會價值的一個側面。

經歷

青年時代:背著行囊走四方

科龐生於1934年,從童年起就對史前歷史有濃厚興趣。進入中學後,他開始參加一系列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

22歲時,科龐被法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機構法國國家科研中心錄取,主要研究第三紀、第四紀的遠古歷史。除了研讀書本上抽象枯燥的理論,年輕的科龐背上行囊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布查德、衣索比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自然博物館聘請他為講師,同時請他擔任人類博物館的副館長。1965年,他在查德恩加馬附近發現了一個距今約100萬年的頭蓋骨,這個人種可能非常接近後來的直立人。

九年後,科龐和同伴唐納德·詹森、莫里斯·泰以伯在衣索比亞東非大裂谷東部發現距今32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據分析,這些頭骨屬於一隻身高1.06米的雌性古猿。他們給這隻古猿命名為“呂西”,靈感來自披頭士樂隊演唱的一首歌曲《鑽石天空中的呂西》。

“東邊故事”論:奠定權威地位

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對東非人科大量考古新發現的基礎上,科龐斷定人類起源於東非大裂谷以東,並認為由於環境變化,猿猴開始離開樹木站立行走,正是在大峽谷的東邊,大猩猩與猿人分道揚鑣,各自走上演變的道路。科龐由此提出”東邊故事”理論,並因此成名。

科龐發表文章,指出距今300萬年以上的人科化石的地點,都是在大裂谷東邊的衣索比亞、肯亞和坦尚尼亞發現,沒有例外;而在這個時期里,這個地區卻沒有發現任何有關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化石。他的解釋是裂谷形成以後,西邊由大西洋來的氣流照常帶來雨量,而東邊則由於上升的西藏高原西緣的阻礙,形成季節性的季風。因而原先的非洲廣大地區,分為兩種不同的氣候和植被。西邊仍舊濕潤,而東邊則變得乾旱;西邊保持著森林和林地,東邊則成為空曠的稀樹草原。由於這種情況產生的壓力,人猿的共同祖先也發生了分裂。

科龐認為,這些共同祖先留在西部的後裔適應於濕潤的森林環境,成為兩種大猿;而這些共同祖先留在東部的後裔中的一支則相反,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對空曠環境適應的新生活,成為人科成員。這種假設被叫做“東邊的故事”。

1982年,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授予他金獎。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他頒發了卡林加獎。

2001年,法國古生物學家米歇爾·貝魯內領導的法國-查德聯合考古隊在查德的沙漠中發現70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圖邁”,打破“東邊故事”論的“霸權”,從時間和地點兩方面擴大了對人類早期進程的研究。

隨著“圖邁”和南方古猿“阿貝爾”的發現,科龐開始反思自己的“東邊故事”理論。

超級老頭:人氣直逼明星

古生物學和古人類學是個複雜而枯燥的學科。不過,在金字塔尖進行理論研究、發表著作的同時,科龐也走向民間,用輕鬆活潑的方式讓讀者、觀眾了解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每當科龐這個白鬍子胖老頭撥弄著猿人頭蓋骨化石,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時,無論老少都會聚精會神地觀看。科龐也似乎成為了電視台的一個品牌。

2002年,法國電視3台拍攝了一部介紹人類演變的紀錄片,名為《人類起源》,科龐和長期合作的搭檔法蘭西學院的帕斯卡·皮克擔任主持人,大受歡迎。此後,他又擔任幾部相關主題紀錄片的指導。他最新參與的紀錄片名為《現代人》,將在2005年播出。

科龐的節目成功秘訣首先在於,作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他的號召力非常大。其次,節目聲情並茂,製片人投巨資製作的史前景象電腦模擬影片,以及由知名導演指導的真人模仿猿人影片,使觀眾直觀地感受到了史前人類的生存狀態。一個個恐龍,猿人惟妙惟肖地表演掩飾歷史進程,讓人們看到了另一個新奇世界。另外,一臉白鬍子的科龐鏡頭感很強,他能說會道,可以把很複雜的道理深入淺出地闡釋清楚,觀眾的好奇心由此得到極大滿足。除了講解人類身世,他還講解猛獁象以及各種有關古生物新發現的內容。

由於做學問和主持節目都很成功,法國最大報紙之一的《費加羅報》將科龐選作2004年“法國年度風雲人物”。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媒體也在年初將其列入2004年重要人物名單。

作為科學家,科龐的神奇之處在於他有精力把電視科普節目也作得引人入勝,而他同時還不斷地寫書,在電台每周錄製節目。他甚至到北京與中國同行共同商討如何修復北京猿人遺址,並擔任這一中法合作項目的顧問。

科龐頻頻成為媒體的報導對象。電視上,他的人氣甚至直逼一些電視明星。科龐的在接受媒體的一次採訪中曾這樣說:“誰說科學家光有名,沒人氣?”

人類身世:說不完的故事

“人類從何處來,向何處去”一直是人們探究的熱點。關於人類的誕生地,自從19世紀以來就有非洲和亞洲兩種觀點。

1929年底在中國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由此被作為人類起源於亞洲的證據。但是,從1924年起,先是在南非湯恩發現了南方古猿的化石,以後在南非的其他幾個地點也發現了同類的化石。特別是從60年代末開始,在東非發現了多種南方古猿類的化石,70年代以來被人類學界一致承認是屬於人的系統,是人類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它們的形態遠比亞洲的猿人更為原始,年代遠比後者為早,從而又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點。

由於非洲的早期人類化石主要發現於東非,加上一些基因研究表明人類很可能起源於非洲,“非洲起源論”相對於“亞洲起源論”占有了優勢。然而,爭論並沒有就此停止。現在,隨著更多新的考古發現,包括科龐在內的許多科學家也不認為人類全都一定起源於非洲。

科龐認為,與基因證據相比,化石證據更能說明問題。他認為亞洲的現代人與亞洲的古人類之間確實存在連續演化關係,因為他在中國看到的各個時期的亞洲人化石都有一系列共同特徵。科龐本人表示,他也很難相信“我們現代人都起源於非洲”。(完)(楊駿劉一)

相關連結: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研究員認為,與基因證明相比化石證據更重要,因為它們更直接。許多人之所以接受古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是因為人們在那裡發現了400多萬年前以及150萬年到3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類化石。

吳新智表示,已找到的化石證據可以表明,中國的現代人類起源於本土的早期智人,而不是像一些學者說的“源於非洲”。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安徽和縣等地發現了60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大量化石和考古證據證明,從以北京猿人為代表的直立人到現代中國人,中間沒有間斷,是河網狀不斷推進附帶少量雜交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