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揭傒斯詩作]

《秋雁》元代詩人揭傒斯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出了當時民族間的矛盾。心中雖然有點悲哀,知道他不能到江南去,可是在大雪紛飛的天氣,宮中四面生滿了炭火,滿室生春。

作品原文

秋雁

寒向江南暖,飢向江南飽。 

莫道江南惡,須道江南好。

注釋譯文

(1)秋雁:看到秋天的大雁的情緒。

(2)寒:才至塞北,寒是主語,至是動詞,塞北是名詞

秋雁[揭傒斯詩作] 秋雁[揭傒斯詩作]

(3)向:方向。
(4)江南:南方。

創作背景

揭傒斯的《秋雁》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統一帝國,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現實社會生活不合理的現象。尤其是《秋雁》詩,別有寄託,寫出了當時民族間的矛盾。此詩暗諷蒙古統治者一面掠奪南人的財富一面又歧視南人的行徑,是元代中期罕見的諷刺之作。

順帝滿意了,他心中雖然有點悲哀,知道他不能到江南去,可是在大雪紛飛的天氣,宮中四面生滿了炭火,滿室生春,嬌嫩的六宮粉黛們脫得半裸,有的給他倒茶、有的給他斟酒、有的給他做肉屏風、有的在他面前載歌載舞,他也樂得不思江南,不想那些討厭的紅襖賊,不理睬什麼大明王和小明王,以及那些南蠻子的游擊隊……他窮耳目之欲,在美人醇酒與清歌面前,他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了!他寶座旁邊坐的是那西土的番僧,賊眼溜溜的,顧盼於美女與皇帝之間。

作品鑑賞

揭傒斯的五言短古,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宋元以來“重逸輕俗”的審美傾向。

二句狀寫戶外的景色,以凝凍在布滿霜氣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濕了草木的月的流光,製造出一種清曠冷寂的氛圍。

三句轉入客舍,在“虛館”的典型環境中,“人不眠”的主體便格外突出。最精彩的是末句的五字。“一葉落”的聲音是夠細微的了,館中人卻能清晰的辨聞,足見夜間的寂靜;而一個“時”字,更將漫漫長夜中不眠人的警醒,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一句不僅溝通了館內外的聯繫,而且傳達出詩人在長捱客棧中愁苦的心緒,可謂是神來之筆。

此詩寓意深微邃卻含而不露。元朝統治者奉行種族歧視政策,以蒙古、色目人為上等人,以漢人、南人為下等人。蒙古、色目人到江南之地也凌駕於南人之上作威作福。他們靠江南的條件富有了,卻仍辱罵江南人不絕。詩人心中不平,故作此詩以譏之。

作者簡介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遊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後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館,諡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

秋雁[揭傒斯詩作] 秋雁[揭傒斯詩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