禳除

禳 祭名。 【禳除】:


【拼音】:[ráng] [ㄖㄤˊ]
【鄭碼】:WSER,U:79B3,GBK:ECFC
【筆畫數】:21,部首:礻,筆順編號:452441251251112213534
<動>
祭名。祈禱消除災殃、去邪除惡之祭 [offer a sacrifice to exorcise evils]
禳乃入。——《儀禮·聘禮》。注:“祭名也。”
齊有彗星,齊侯使禳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又如:禳災(禳除災禍);禳星(禳除凶星);禳解(向神祈求解除災禍);禳保(祭祀神祖,去邪除惡,求其保護);禳除(祭神除災);禳避(祭神避禍);禳禱(祭神以消災祈福)
【禳除】: 去除
【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梁宗懍《荊楚歲時記
【出處】:解除
漢代陰陽家稱禳除兇惡為解除,後來迷信的人也沿用此名。
漢 王充 《論衡·解除》:“世信祭祀,謂祭祀必有福;又然解除,謂解除必去凶。”
《太平廣記》卷二八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師舒禮》:“ 太山 府君問 禮 :‘卿在世間,皆何所為?’ 禮 曰:‘事三萬六千神,為人解除祠祀,或殺牛犢豬羊雞鴨。’”
清 袁啟旭 《<燕九竹枝詞>序》:“古時都會之地,元日至月晦,士女悉集水湄,湔裙酹酒,以為解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