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禱午鎮黨委、政府充分挖掘“山”的潛力,堅持“一根蔗、一個果、一頭豬、一條竹”“四個一”工作思路,大作山上文章,逐步形成“山底竹海成林,山腰花果飄香,山頂松、杉點綴”的發展格局,有力促進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全鎮先後建成了千畝高產良種甘蔗示範片、千畝板栗改良園、阿爾及利亞夏橙、美國油桃園、千畝八角高產示範片、千畝甜竹示範片、千畝生態松脂林區、畜禽品種改良示範基地、千頭模拉良種菜牛凍配改良場、萬頭肉豬交易專賣市場和7個村級集體高效林果示範園等20個科技示範園區。2002年全鎮財政總收入達200萬元,農民純收入超過1400元,各村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超萬元。
禱午鎮現有國中1所,學生401人,中心國小1所,村完小6所,教學點4個,在校學生1318人,設有衛生院l所。
禱午是已故紅七軍老戰士、原遼寧省軍區副政委黃慧良少將的故鄉。
歷史沿革
秦前,今田東縣地屬百越(粵)地。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今田東縣地分屬桂林郡及象郡。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故秦桂林郡為鬱林郡,今田東縣地大部分屬鬱林郡增食縣地。延至西晉時期為止。
東晉建武二年(313年),在鬱林郡內析置晉興郡,今田東縣大部分地屬晉興郡增翊縣地。南北朝時期仍因之。
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廢晉興郡置晉興縣,十八年改晉興縣為宣化縣,今田東縣地大部分先後屬晉興縣、宣化縣地。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宣化縣為武緣、橫山、晉興、朗寧4縣,橫山縣治所在今田東縣地,是本區域建縣之始。隸邕州朗寧郡,開元年間(713-741年)唐王朝在今桂西地區置田州,轄都救(在今平果縣)、橫山(在今田東縣)、武隆(在今田陽縣、百色市)、惠佳(在今百色市)、如賴(在今田林縣)5縣,治所於都救縣。天寶元年改田州為橫山郡,今田東縣大部分地屬橫山郡地。乾元元年(758年)橫山郡復改名田州,並撤銷橫山縣,今田東縣大部分地屬田州地。貞元二十一年(805年)田州廢置,後復置。
唐代,除在今田東縣地設定橫山縣外,還設定侯州(在今作登瑤族鄉),功饒州(在今思林鎮)2個羈縻州。
宋代,在今田東縣地設田州、功饒州、侯唐州、婪鳳州、上隆州、向武州和上林土縣等土州、土縣,並設定軍事行政單位橫山寨。
元代,廢橫山寨,在桂西地區設田州路、來安路、鎮安路等三路軍民總管府,均屬湖廣行中書省。其中田州路治所設於今田東縣祥周鄉祥周村舊州屯。共轄果化州、向武州、安定州、奉議州、上隆州、功饒州、懷德州、思恩州、婪鳳州、兼州、下隆州、田州、歸德州、武龍州、歸順州、歸辰州等16個州和羅彼、郍帶、唐興、強山、威德、永寧、都陽、古帶、南海、上林、武林、順安、華陽等13個縣。其轄境包括今平果、田東、田陽、右江等縣區及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在此期間在今田東縣境內新設定的州縣有下隆州、富勞縣和武林縣。
明代,田州土州、向武土州治所先後遷往今田陽縣和天等縣,上隆州因土司遷往大藤峽而廢置,宏治年間,下隆州改為土巡檢司。至明末,在今田東縣地保留治所的州縣只有上林土縣。
清初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置情況與明末同。光緒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歸流,在今田東地置恩隆縣,隸百色直隸廳。治所初議設於燕洞圩(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後更定於平馬圩(縣署於光緒五年正式在平馬成立)。轄境為原土田州之上田、上恩、下恩、上隆、下隆5里及篆里之一、二、三都。光緒三年至四年,恩隆縣又先後把上田裡二都之海圖、混圖和個逢圖的那佛、那坡、隴桑3村劃歸奉議州,至此,恩隆縣境東至下恩里六羊村(今屬都安縣),最南至右江北岸,西至上隆里坤圩(今屬田陽縣),北至篆里發旺村(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東西距160公里,南北距92.5公里,轄境包括今平馬鎮、祥周鎮、林逢鎮的右江北岸各村,朔良鎮、那拔鎮、義圩鎮的全部,思林鎮的一部分,還包括今田陽、巴馬、都安、平果等縣的一部分地區。
民國元年(1912年),百色直隸廳改為百色府。今田東縣地大部分屬恩隆縣,其餘分屬上林土縣、向武土州、奉議縣。恩隆縣、上林土縣均隸百色府。
民國2年裁百色府,設田南道,恩隆縣、上林土縣歸田南道管轄。
民國4年,都安縣建立,恩隆縣將縣屬大化區地劃歸都安縣。
民國6年,撤銷向武土州,設向都縣,今印茶鎮、江城鎮地歸向都縣管轄。
民國7年,上林土縣改土歸流,以上林土縣全境及恩隆縣屬之下恩里之一、二都,上田裡之養半圖及下旺土司全境,並置思林縣。縣治設於馱用圩(今思林街)。境域包括今思林鎮、林逢鎮的部分村屯及平果縣部分地區,東至宇生村(今屬平果縣),南至坡塘村(今屬田東縣),西至潭福村(今屬田東縣),北至東選村(今田東縣境)。東西距24公里,南北距100公里,總面積為1006平方公里,折合1503250市畝。
至此,恩隆縣境域最東為江南鄉賞梅村(今屬平果縣),最南仍為右江北岸,最西為鵝橋鄉坤和村(今屬田陽縣),最北是巴品鄉福祿村(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總面積為5547平方公里,折合8320875市畝。一直延至撤銷恩隆縣建立田東縣為止。
民國23年,根據省政府通過的《田南整理縣界案》,撤銷思林縣,恩隆縣更名為田東縣。原思林縣屬的保城、竹梅、養秀3鄉撥屬田東縣,會旺、海城、平治、中山、樂育、古玫、鳳梧、玉環8個鄉撥屬平治縣。原恩隆縣崇恩區的大同(除禱午街)、景德、鎮江、江南4鄉撥歸平治縣,立品區的羅賢、靈岐、仁德、羌桂、洪都、巴品8鄉和隆義區的燕樂、鳳橋、鵝橋3個鄉撥屬萬岡縣。原奉議縣之侖圩鄉、慕桃鄉和仁安鄉的大部分、馬平鄉、檀河鄉、作登鄉、巴立鄉、大欖鄉則劃屬田東縣。當時,田東縣最東的是養秀鄉之百馬村和真良村,最南的是巴立鄉馱瓜村,最西是大欖鄉之隴內村、隴陵村。最北的是雲集鄉之塘黎村、朝陽村。總面積為2692平方公里。
解放後,田東縣的治所不變。境域有所變化。
1950年5月,田東縣人民政府把接管舊政權的21鄉(鎮)編為7個區,撤銷鄉(鎮),保留村(街)。
1951年8月,廣西省政府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萬岡縣。原屬萬岡縣的第五區(那桃區)、第六區(羌圩區)及燕洞、龍威、賴滿、龍田、洪晚、新黎、紫冒、岩廷8個村劃歸田東縣。
1952年11月,為適應土地改革後發展生產的需要,全縣將村改為鄉。
1953年,原鎮都縣甘茶區及雙燕、那雅、豐馬3個鄉撥歸田東。至此,全縣共轄11區1鎮,142個鄉。
1955年,田陽第六區新層鄉馱洪屯劃歸田東縣保利鄉管轄。
1956年10月,巴馬瑤族自治縣成立,田東縣又將那桃、羌圩2區及班龍區的燕洞、龍威、賴滿、龍田、洪晚、新黎、紫帽、岩廷8個鄉劃歸巴馬縣,同時撤銷班龍區。同年,平果縣黎明區平孟鄉將第一、五、六、七片劃歸田東縣。是年10月以後,田東縣共轄1鎮(平馬)、8區(合恆、祥周、朔良、林逢、思林、作登、那拔、印茶)。
1958年11月,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化,在8區1鎮的基礎上建立8個人民公社,各人民公社組織管理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代替區(鎮)公所成為基層行政單位,下轄生產大隊(街)。原平馬鎮和合恆區並為和平人民公社,原祥周區為飛躍人民公社,原朔良區為先鋒人民公社,原林逢區為超英人民公社,原思林區為火箭人民公社,原作登區為高峰人民公社,原那拔區為萬能人民公社,原印茶區為上遊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和平人民公社分為平馬鎮公社和合恆公社(1960年10月,合恆公社改稱百林公社亦稱巴林公社),先鋒人民公社改稱朔良公社。同年8月,飛躍人民公社改稱祥周公社,超英人民公社改稱林逢公社,火箭人民公社改稱思林公社,高峰人民公社改稱作登公社,萬能人民公社改稱那拔公社,上遊人民公社改稱印茶公社。全縣轄9個公社。
1961年,平果縣將海城公社的百教、巴朝、巴六3個大隊撥屬田東縣。同年6月,平馬鎮公社恢復鎮建制,組成平馬鎮政府,其餘8個公社分成24個小公社,全縣轄1鎮24社。
1962年,平果縣又把果化區果恆公社的可恆、重善兩個大隊劃歸田東縣。至此,田東縣的管轄範圍穩定至今。同年7月,原24個小公社合併,全縣設8個區公所和1個鎮公所,全縣轄8區1鎮。
1966年9月,各區公所改稱為公社管理委員會,平馬鎮公所改稱平馬鎮人民政府,全縣區以下的生產大隊改稱公社。轄8個公社和1個鎮。公社以下恢復生產大隊名稱。
1968年3月,各區(鎮)革命委員會成立,取代各區公社管委會和鎮人民政府職權。
1980年10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成立平馬鎮管理委員會和各公社管理委員會,全縣轄8社1鎮。
1984年12月,根據上級關於政社分開的精神,原8社1鎮撤銷,設11個鄉2個鎮。各生產大隊改編為村,基本上每個生產大隊編為一個村,亦有個別生產大隊編為兩個村。村設村民委員會,為民眾自治組織。1987年將1984年所設的村民委員會改為村公所,作為各鄉(鎮)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另以自然村為單位或幾個自然村聯合成立村民委員會。1995年撤銷村公所,改設村民委員會。原以自然村為單位或幾個自然村聯合成立的村民委員會全部取消。
1996~2004年,田東縣行政區劃基本穩定。期間,祥周、林逢、朔良、江城、禱午、布兵、印茶、那拔、義圩等9個鄉先後撤鄉建鎮,平馬鎮將原街道委員會改為社區委員會。
2005年,撤銷布兵鎮、禱午鎮、坡塘鄉三個建制鄉鎮,分別併入祥周鎮、林逢鎮、思林鎮。是年末,全縣下轄平馬鎮、祥周鎮、林逢鎮、思林鎮、作登瑤族鄉、印茶鎮、朔良鎮、義圩鎮、那拔鎮等9鎮1鄉。
田東縣縣名由來,說法有二:一是因縣治處古田州州治(在今祥周鎮祥周村舊州屯)東部,故名“田東”;二是因縣治處田南道道治(百色)之東,故名“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