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禮林鎮位於樂平市南部,距市區13千米。面積156.4k㎡,人口48323人。轄禮林、洄田等2個居委會,朱橋、老屋、牌樓、圍渡、前鮑、洲上、陳家埠、楊橋、白土、新莊、烏泥畈、鋪里、鮑畈、新村、塔背、甘棠、馬橋、程畈、孫塘、府前、柴家、黃家等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禮林里。皖贛鐵路從境西緣通過,設有甘棠站。渡洄公路過境。省屬橋頭丘煤礦和萬山煤礦在境內。境北端有清順治間翥山廟舊址及新古器時代文化遺址。
沿革
駐地禮林里,以始祖五世同堂,向譽禮義之林而名,鎮依駐地而名。現轄區舊屬永善鄉二十二都、豐樂鄉三十都、懷義鄉三十一都與三十二都一部分。建國前夕屬萬山、樂義鄉。建國初屬四區(禮林)萬山、樂義鄉。1950年1月改屬一區(禮林)禮林、新莊、九林、洄田、鮑畈、朱橋鄉。1951年3月一區增設匣廠、戴畈、塢頭鄉,二區增設萬山鄉。1952年6月改立禮林區,增設牌樓、甘棠、後鮑、塢泥、圍渡鄉,撤銷朱橋、鮑畈、萬山鄉。1953年底增設鮑畈鄉,撤銷戴畈、塢泥鄉。1956年撤區並鄉,並為禮林、甘棠、洄田、長橋鄉。1957年劃入鎮橋區,同時撤銷長橋鄉。1958年10月撤區並鄉立公社,鄉社合一,成立禮林公社,因駐地得名。1961年上半年歸縣直屬,同年8月分設禮林、甘棠、洄田公社。1963年甘棠公社改立萬山墾殖場。1963年底部分大隊劃出成立白土峰公社。1966年改為白土峰林場禮林公社、石坑分場和白土峰分場。1968年10月撤區擴社並隊。1973年8月劃出部分大隊成立洄田公社。1984年改為禮林鄉。1997年撤鄉建鎮,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黃家、朱橋、牌樓、圈渡、劉家、老屋、前鮑、戴家、禮林、九甲、洲上、陳家埠、楊橋、白土、新莊、董家、石坑、塢泥畈、鋪里、鮑畈、新村、塔背、甘棠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禮林。2001年,撤銷洄田鄉,劃歸禮林鎮。
[郵編]333313 [2008年代碼]360281106:~001禮林居委會 ~002洄田社區 ~200黃家村 ~201朱橋村 ~202牌樓村 ~203楊橋村 ~204圍渡村 ~205洲上村 ~206陳家埠村 ~207新莊村 ~208白土村 ~209鋪里村 ~210塢泥坂村 ~211新城村 ~212塔背村 ~213鮑坂村 ~214甘棠村 ~215前鮑村 ~216老屋村 ~217馬橋村 ~218孫塘村 ~219程畈村 ~220府前村 ~221柴家村 ~500白土峰林木良種場
附:洄田鄉位於樂平市東南邊緣渡,距市區18千米。渡洄公路過境並從西北接206國道。1952年為洄田鄉,1958年併入禮林公社,1984年復稱洄田鄉。1997年,面積44.4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洄田、馬橋、程畈、孫塘、府前、柴家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洄田。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4903 |
男 | 18404 |
女 | 16499 |
家庭戶戶數 | 849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0706 |
家庭戶男 | 16009 |
家庭戶女 | 14697 |
0-14歲(總) | 10093 |
0-14歲男 | 5619 |
0-14歲女 | 4474 |
15-64歲(總) | 23182 |
15-64歲男 | 11957 |
15-64歲女 | 11225 |
65歲及以上(總) | 1628 |
65歲及以上男 | 828 |
65歲及以上女 | 800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4024 |
沿革
1950年設禮林鄉,1958年設禮林公社,1984年設鄉,1997年設鎮。
自然地理
皖贛鐵路從境西緣通過,設有甘棠站。渡洄公路過境。全境總面積15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767畝,山林面積139900畝,水域面積4706畝。主要礦產資源為石英石、高嶺土、煤炭 ,木竹資源也比較豐富,主要有毛竹、濕地松、杉木等。
經濟建設
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企業以煤炭和瓷土加工為主,有建材、糧油加工等廠。
黨務建設
禮林鎮共有黨支部38個,其中:村級黨支部26個(含白土峰、石坑林場黨支部),黨員總數966名,其中:農村黨員756名,35歲以下的137名,60歲以上的269名。鎮機關現有幹部總數126人,其中:國編幹部91人(離休幹部1人、退休幹部19人、退養幹部5人),各條線事業編10人。
文化建設
2008年來,禮林鎮把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作為促進多風文明的突破口,鎮財政安排36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建好一個文化活動室、組建一支宣傳隊、興建一個文化集會場所。同時大力培養文藝骨幹,引導農民自主創辦文藝宣傳隊伍,發揮他們活躍農村文化市場的作用。截止到2009年3月,除了朱橋村外,該鎮洄田、牌樓、前鮑等村也都組建了自己的舞龍燈遊藝隊伍。由當地農民自編自演的《婆媳情深》話劇,用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計生故事教育了村民。
“養兒防老不如計生獎勵扶助好”等一批貼近民眾的快板、小品,使村民在觀看身邊事、身邊人表演的愉悅中感受到婚育文明新風撲面。截止到2009年3月,禮林鎮已組建了農民樂隊、腰鼓隊、民間文藝演出隊等由農民充當主體的文化隊伍46個,充分利用民間文化隊伍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以政策宣傳、移風易俗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思路,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造林綠化工程
樂平市禮林鎮將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視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鎮村聯動,發動民眾,攻堅破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宣傳發動到位。召開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黨政班子專題會議,制發工作方案。召開了全鎮三級幹部會議,各村又召開了黨員、本小組會議。下發了動員令,充分利用標語、牆報、宣傳欄進行宣傳。
二是組織領導到位。鎮黨委、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各村(居)委會、林場成立了相應的機制。鎮村、組層層簽訂了責任狀,實行“掛村領導包村,村幹部包村,村小組長、理事長包自然村,造林大戶包山頭”的“四包”制度。根據屬地原則,採取 “誰家的孩子誰家管,誰家的閒地誰家造”的方法,推行“包栽、包管、包成林”的“三包”模式。
三是任務分解到位。該鎮2008年總任務是13740畝,鎮黨委、政府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村、到山頭、到人,該鎮的村幹部人人有指標、戶戶有指標。鎮林辦根據任務落實情況制定總體規劃,將任務、完成時間明晰化。
四是政策措施到位。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獎勵扶助等優惠政策。該鎮九林、洲上、白土等村多方式、多渠道引進公司承包聯營,面積達2000畝。
五是科學管護到位。採取“以補代管、以罰代管”的措施,對人為破壞林木的行為在經濟上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將追究法律責任。嚴防森林火災,嚴控制亂砍濫伐,保護森林資源。按照“一村一品”的戰略,打造新農村示範點。提倡“溝邊路旁共栽敬老林,房前屋後齊種受幼樹”的風範,並將集體場所造林植樹的受益權交於鎮村老年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