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自在解脫

禪與自在解脫

本書是艾雅·凱瑪在斯里蘭卡舉辦的“十日禪”課程內容的匯集,曾獲倫敦佛教學會的韓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 Award)最佳佛學導論著作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正如作者在為本書寫的前言中所說,這本書是為了想要遵循修行之道,以尋求生命的喜悅與滿足的人而寫的。作者從禪坐的重要性與方法入手,指出禪修具有淨化心靈的功用,包括消除煩亂的念頭,讓心靈專一而不散亂,讓心靈保持靈活,以及產生靜謐的心靈力量。而其方法則不外身、受、心、法四念處修法,尤其注意對呼吸和念頭的察覺。在此基礎上,進而生起覺觀,體驗一切事物無常變易的真相,排除有關自我的概念和思想。當我們的知覺不再受制於情緒反應,而安住於慈悲心之中,就能獲得心靈的解脫。

作者簡介

艾雅·凱瑪(Ayya Khema)為西方第一代女性導師,對佛教與女性主義的融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她於1923年出生於柏林一個猶太族家庭,後來移民美國。1960到1964年間,她跟丈夫和孩子在亞洲旅行,在此期間開始學習禪坐。10年之後,她在歐洲、美國和澳洲教導禪坐。1979年,她在斯里蘭卡,由那拉達大長老授戒為比丘尼,並在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成立了國際佛教徒婦女中心。1989年,她於德國創立了佛陀之家,並擔任精神導師。1997年11月2日,在德國圓寂。艾雅·凱瑪寫過二十多本有關禪坐和佛教教理的書,較有影響的有《禪與自在解脫》、《以法為洲》、《我是誰》、《給你我的一生》。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七種語言。

編輯推薦

西方第一代比丘尼的佛法開示。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了佛法的甚深義理,曾獲倫敦佛教學會最佳佛學導讀獎。

以對佛法的虔誠和親切的經驗將佛法呈現在讀者面前,因而更容易打動讀者的心。

本書以清晰流暢的現代語言傳達了南傳佛教的修行理論和實用方法,有許多針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入細緻的解說,非常值得參考。此書並非如許多其他講禪類的書,只是講些生活中的道理,作者的解說皆真正圍繞於實際禪修和達到解脫之果的目的,這也是南傳佛教的特點。

目錄

前 言 ............. 1

第一章 禪坐的重要與方法 ............. 1

第二章 禪坐對生活的影響 ............. 13

第三章 止與觀 ............. 20

第四章 四善知識 ............. 34

慈愛 34

悲心 45

隨喜 50

平靜 52

第五章 慈愛禪 ............. 55

第六章 五種障礙 ............. 57

貪慾 58

嗔恚 67

懈怠與昏沉 79

掉舉和煩惱 84

疑法 90

第七章 業與輪迴 ............. 94

業 94

輪迴 100

第八章 慈悲經 ............. 106

第九章 四種快樂 ............. 126

欲樂 126

天樂 128

禪樂 129

觀樂 133

第十章 五蘊皆苦 ............. 137

色蘊 139

受蘊 143

想蘊 144

行蘊 145

識蘊 146

第十一章 十種品德 ............. 149

布施 150

持戒 152

舍離 153

智慧 156

精進 158

忍辱 160

真實 163

決意 165

慈悲與平靜 167

第十二章 四聖諦與八正道 ............. 168

四聖諦 172

八正道 175

第十三章 新生活的開始 ............. 200

……

文摘

人類習於不斷地思索未來及回憶過往,這正是我們認識的一種荒謬。年輕人大多會思索未來,因為他們認為有很多的未來等著他們;而年長的人容易回想起過去,因為他們已經經歷了很多的時光。然而,只有生活在每個剎那,才能算是真正地體驗生命。生命是不會在過去進行的,因為那只是記憶;生命也不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那還在計畫。我們能夠掌握的僅有現在,就是這瞬間;而我們“必須”學習活在當下,這也算是一種荒謬!不論你已經生活了六十、七十或八十個年頭,現在都必須重新開始學習如何真正地體驗生命。如果能好好學習,很多的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了。

這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事實上是有些困難。只要嘗試過的人就會知道,而還沒有嘗試過的人也早晚會發現的。像這么簡單的論點,卻是一點也不容易做到!除了借著禪坐之外,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學習生活在每個當下。禪坐有各種觀點和層面,對於學習活在當下有很大的幫助。

“悲心”是我們的第二位善知識。殘酷是悲心的遠敵,而憐憫則是近敵。憐憫之所以稱為近敵,是因為憐憫與悲心非常相似卻又不同,因而算是一個敵人。當我們為他人的苦難感到難過的時候,就會產生憐憫之情。然而,悲心卻是共同承擔他人苦難的勇氣。英文的悲心“compassion”中,字頭“com”表示參與,字尾“passion”是指強烈的情緒。悲心是一種同理心——能夠體會他人的感覺。

當人們真正了解,自我之中存在著苦與不知足,而且又能夠體會出他人的感覺,悲心就會因此出現。否則人們仍然會活在幻想之中,幻想著自己必定會萬事如意,只有別人才會倒霉不已。如果能夠清楚地看見自己內心所有不知足的思緒不斷地在快速轉變,包括喜歡和嫌惡、遺憾和怨恨、恐懼、煩惱和緊張,就會知道自己與他人其實並沒有什麼不相同。因此,當他人面臨著困難的時候,就能體會出那個人的感覺,因為我們知道,那也將是屬於自己的問題。

有恐懼就不會有悲心

人們彼此之間的區隔,是基於我執。這個“我”,就是我們一直不斷保護以及防衛的“我”。“我”會感受到威脅,但是,對於這個人們所不甚了解的“我”,竟然會時常感受到威脅。人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我”是誰,所知道的只是伴隨著恐懼、對於“我”的威脅。而有恐懼就不會有悲心,因為恐懼是建立在憎恨上。我們只會對不喜愛的事物產生恐懼,對喜愛的事物是不會有恐懼的。心中的恐懼越多,悲心就越少。恐懼也總是建立在自我的觀念上。阿羅漢就是完全沒有了恐懼,悟道者心中是不會存在恐懼的。對悟道者而言,體悟到萬法本身無有實際,因而無所得也無所失,就無所謂恐懼了。越多的自我,就有越多的恐懼,恐懼黑暗、恐懼小偷、恐懼惡劣天氣、恐懼未來等等種種的恐懼。恐懼總是建立在保護這屬於幻想的“我”之上,我們越想要保護這個“我”,就越不能擁有悲心。

當然,悲心可能只是口惠而實不至,我們能假裝有悲心——大部分人非常擅長假裝。有一次,一位馴象師的兒子,名為裴撒(Pessa),來拜訪佛陀說:“於大象,我了無疑惑,我了解大象想做什麼,就真的會去實行,大象們的意圖我能了解,只要掌握了意圖,它們就會聽從我的指揮。但是對於人,我有許多疑惑,人們總是說一套做一套。”佛陀回答說:“你說得沒錯,因為象群居住在世間的叢林,但是人們卻身處在內心的叢林裡。”人們說是一回事,想的和做的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最糟糕的是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總是認為事情應該怎么做,會認為這是民俗、習慣或傳統,但是我們卻不徹底地檢視我們的思想、說法或行為。

只有當我們一絲不苟地檢視自己,或許我們就能夠了解佛陀教導的內容。對於我們每一位的問題,佛陀都有相當深入的說法。表面上看起來我們都有不同的外貌,而且好像也是有不同的觀念和想法。表面上在人們之間似乎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根本上,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出生,而且我們都是追尋著相同的事物,想要達到相同的目標。我們都武斷地認為,在人們之間有所差異。這全部都是建立在“自我”的觀念之上。

每位懂得思考的人,都會惋惜在國際間沒有真正和平的事實。每個人都想要世界和平,然而這顯然從未發生過,在這個世紀內,各地始終都存在著戰爭。每個國家都耗費龐大的精力、金錢和人力來建構巨大防衛系統。只要人們稍有不友善的舉動,或是稍有侵犯領空海域的時候,防衛系統就會搖身一變而成為攻擊系統。這種行為常被合理化評論為:“我們為了保衛所有的國民、必須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裁軍僅僅只是一種希望和祈禱,不能成為事實。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裁軍要從每個人的內心開始,否則真正的裁軍將無法實現。

大體而言,防衛和攻擊的戲碼,常常在我們身上上演,我們常常為了自我的假象而防護。

如果有人斜眼瞪我們,對我們不夠重視、不夠珍愛,甚至於責備我們的時候,防衛系統就搖身一變而成為攻擊系統。合理的說法是我們必須防護這個自我,“國家”就是“我”,所要保護的國民就是“自我”。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自我防護,所有的國家當然也就如此防衛。除非每個人從自己開始改變,否則不能期望這個世界會有所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從自己內心做起,為世界和平盡一分心力。只要我們將我執去除,和平才可能實現,而我執的去除,必須要一絲不苟地審斷我們內心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