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文化

禪與文化

《禪與文化》是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禪與文化禪與文化
季羨林(1911.8.6- )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入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屯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彙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雜文作品。

內容簡介

“野孤談禪”與其讓別人在自己腦袋上跑馬,不如自己來跑上一趟。從來沒有信過任何宗教,對佛教也不例外。為什麼還要研究佛教呢?
不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就無法寫出真正的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再細分起來,更無法寫中國繪畫史、中國語言史、中國音韻學史、中國建築史、中國音樂史、中國舞蹈史,等等。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有程度不同的模糊性,而漢語則是模糊中之特別模糊者。

中國禪宗參禪斗機鋒,本來迷離模糊。再使用中國朦朧模糊的語言,可謂相得益彰。模糊朦朧的語言,比明確清晰的語言,更具有魅力,更具有暗示的能力。

圖書目錄

我和佛教研究
研究佛教史的意義和方法
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
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論釋迦牟尼
法顯
佛教的倒流
中國佛教史上的《六祖壇經》
佛教對於宋代理影響之一例
商人與佛教
佛典中的“黑”與“白”
浮屠與佛
再談“浮屠”與“佛”
《敦博本禪籍校錄》序
關於神韻
作詩與參禪
“天人合一”新解
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天人合一文理互補
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
再談東方文化
東方文化與東方文學
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東方文化問題
中外文化交流漫談
中印文化交流史·同化問題
絲綢之路與中國文化——讀《絲綢之路》的觀感
《跨文化叢書·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序
《湯用彤先生誕生一百周年紀念論文庥》序
《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序
陳寅恪先生的愛國主義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中國青年與現代文明
國學漫談
《禪與文化》書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