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悟[漢語詞語]

禪悟[漢語詞語]
禪悟[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禪悟,謂洞達禪理。 語出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 廬江 孫 嘯壑 ﹞《夜吟》云:‘有燈相對好吟詩,準擬今宵睡更遲;不道興長油已沒,從今打點未乾時。’余愛其末句,頗近禪悟,故錄之。”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迨乎塵勞欲息,禪悟已深,預示冥期,遂游浄域。” 徐自華 《巢南來書問何久不作詩口占答之》:“詩心近覺能禪悟,傲骨拼教與俗違。”

介紹

禪悟 禪悟

宇宙中的理是萬物之理,也是個人心中之理。這些分別之理都體現著一個“天理”。由體驗分別之理而達到體驗“天理”,這就是“天人合一”之境界。在這一境界中,鳶飛魚躍,萬物自得。這猶如找對象一樣。有的人先立一個模式在那裡,我要尋一個溫柔大方,美麗多情而又有一定文化知識的人,眼睛要怎么樣,身材要怎么樣,等等。然後苦苦尋覓,忽然遇上,便一見鍾情,大有相見恨晚之勢。

釋義

詞目:禪悟

拼音:chán wù

英文:realization to truth;

wakening to truth

詳細解釋:

謂洞達禪理。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六:“[廬江孫嘯壑]《夜吟》云:‘有燈相對好吟詩,準擬今宵睡更遲;不道興長油已沒,從今打點未乾時。’余愛其末句,頗近禪悟,故録之。”清鈕琇《觚剩續編·妙霓》:“迨乎塵勞欲息,禪悟已深,預示冥期,遂游浄域。”徐自華《巢南來書問何久不作詩口占答之》:“詩心近覺能禪悟,傲骨拼教與俗違。”

哲學認識論

這便是中國的格物致知,是一種內外之理的結合和體認。而西方哲學的認識論卻猶如一個全無經驗的小伙子,不知自己要找什麼樣的女人,今天尋著一個溫柔的,覺得很合心。明天尋一個潑辣的,也覺得別有一番滋味。一路走來一路行,行到水盡處,可能也沒有得出他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女子,這是西方哲學的路數。

概述

禪宗的概念

禪悟 禪悟

禪宗,是典型的中國佛教。“禪”本是梵語,音譯為禪那,簡稱為禪。意譯有“思維修”“靜慮”“禪定”等含義。禪宗,不離禪定的修證,但並不是禪定,所以又名為心宗或般若宗。心宗指禪宗為傳佛教的心法,般若是指唐代以後的禪宗。禪宗在佛教之中,素來被稱為教外別傳的法門。

歷來有這樣的傳說:“釋迦佛祖在靈山會上傳教。一天上得台來,一句話不說,只在手上輕拈一枝花。大家都默然不解。只有大弟子摩訶伽葉,會心展顏一笑。於是佛祖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伽葉。’”這便是禪宗的開始。

後由伽葉尊者為印度禪宗的第一代祖師,阿難為第二代,歷代相傳。到了二十八代菩提達摩大師,渡海東來中國,不被梁武帝賞識,遂到河南嵩山少林,面壁而坐,尋找一個“不受人欺”的傳人。

禪宗用語

禪悟,是禪宗用語。從詞義來說,禪的本意是靜慮、冥想,悟與迷對稱,指覺醒、覺悟。悟是意義的轉化,精神的轉化,生命的轉化,含有解脫的意義。

禪悟 禪悟

禪是修持方式,悟則是修持結果,兩者是有區別的。但是,中國禪宗學人卻把禪由坐禪靜思變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變為生命體驗,從根本上改變了禪的內涵。

中國禪宗學人還認為:覺悟要由日常行事來體現,由生命體驗來提升。禪與悟是不可分的,悟必須通過禪來獲得,禪沒有悟也就不成其為禪。沒有禪就沒有悟,沒有悟也就沒有禪。從這個意義上說,禪與悟之間不存在手段和目的的關係,或者若從禪包含了悟的意義上說,禪就是禪悟。這是與印度佛教所講的禪大相逕庭的。

禪宗的來源 洛陽少年姬光,博覽經籍,後出家為僧,更名神光。他到少林寺達摩面壁之處徹夜侍立,直到天明,積雪過膝,達摩不收其為徒。神光遂砍斷左臂,表示自己求道的決心。於是達摩收下改法名為慧可。神光便向達摩請教佛法。達摩說:“諸佛心法不是從別人那裡得到的。”神光不解,又說:“我的心不得安寧,請大師為我說安心法門。”達摩說:“你把心找出來,我便為你安心。”神光了悟,為二祖。後慧可傳僧璨,再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傳神秀與惠能,至此中國禪宗基本形成。

禪宗的含義 

禪悟 禪悟

“禪”是梵語Dhyāna音譯“禪那”的略稱,漢譯是思維修、 靜慮、攝念,即冥想的意思。用現代話簡要地說,禪就是集中精神和平衡心理的方式方法。從宗教心理的角度來看,禪的修持操作主要是“禪思”、“禪念”和“禪觀”等活動。禪思是修禪沉思,這是排除思想、理論、概念,以使精神凝集的一種冥想。禪念是厭棄世俗煩惱和欲望的種種念慮。禪觀是坐禪以修行種種觀法,如觀照真理,否定一切分別的相對性,又如觀佛的相好、功德,觀心的本質、現象等。禪具有多種功能,諸如,精神集中,即集中注意力,以為宗教修持提供穩定、良好的心理狀態。調節心理平衡,帶來寧靜與快適的感受。這兩項功能和我國氣功的功能又十分相近。再是化解煩惱,捨棄惡念,提升精神境界。禪還能產生智慧,有助於觀照人生、宇宙的真實。此外,佛教還宣揚長期禪修能獲得超常的能力,即神通力,與今人所謂“特異功能”相當。又禪修或可得見諸佛,得見諸佛而斷諸疑惑,這後兩項功能極富神秘主義的色彩。

與禪的涵義相應的梵語還有Samādhi,音譯三摩地、三昧等,漢譯作定、等持等。“定”是令心神專一,不散不亂的精神作用,或指心神凝然不動的狀態。一般地說,定是修得的,是禪修的結果。有時,“禪”也當作定的一個要素,被攝於定的概念之中。這樣,在中國通常是梵漢並用,稱作“禪定”,禪定成為慣用語,被視為一個概念。實際上,禪定的主要內容是禪,是通過坐禪這種方式使心念安定、專一,其關鍵是靜慮、冥想。至於中國禪宗的禪,則明顯地向慧學傾斜,帶有否定坐禪的意味,強調由思維靜慮轉向明心見性,返本歸源,頓悟成佛。這樣,中國禪宗的禪和印度佛教的禪與定在意義上就迥異其趣了。

世界地位

禪悟 禪悟

印度 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偏高,炎熱的氣候使人們需要以靜制動,求得清涼。印度人民又是個長於沉思、富於遐想、善於辯論的民族。自然的和人文的條件,推動了印度人創造出許多種宗教,宗教成為印度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禪在印度諸宗教中得到廣泛流傳,是印度人宗教生活的重要特徵。印度佛教也十分重視禪修,認為禪修是進入涅pán盤的“城門”。在佛教的全部修持中,禪是極為重要和極富特色的一環,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中國 佛教的修持實踐中,與定相當的一個用語是“止”,通常止又與“觀”對說,稱為“止觀”。止和觀都是梵語的意譯。止是靜息動心,遠離邪念,止滅煩惱,使心安住於一境。觀是發起正智,觀想事物的真性,即使心靈直下契入所觀的對象,與之冥合為一。如上所說,禪觀就是通過坐禪以觀照真理。止相當於定,觀則相當于慧。所 內容

禪修過程

四個階段

一般地說,禪宗的禪修過程大約可分為四個階段,

禪悟 禪悟

(1)最初是要“發心”,即有迫切的尋求,強烈的願望,以實現解脫成佛這一最高理想;

(2)其次是“悟解”,即了解佛教道理,開啟智慧,覺悟真理;

(3)再次是“行解相應”,即修行與理解結合,也就是開悟後要進一步悟入,使自身生命真正有所體證、覺悟;

(4)最後是“保任”,保守責任,也就是在禪悟以後,還必須加以保持、維護,也就是鞏固覺悟成果。

根本內容

以上禪修過程中的開悟與悟入是禪悟的根本內容,也是禪宗人最為關切之處。開悟與悟入是悟的不同形態。

開悟是依智慧理解佛教真理而得真知,也稱“解悟”;悟入則是由實踐而得以體證真理,主體不是在時空與範疇的形式概念下起作用,而是以智慧完全滲透入真理之中,與客體冥合為一,也稱“證悟”。

證悟和解悟不同,它不是對佛典義理的主觀理解,不是對人生、宇宙的客觀認識,不是認識論意義的知解,而是對人生、宇宙的根本領會、心靈體悟,是生命個體的特殊體驗。也就是說,證悟是對人生、宇宙的整體與終極性的把握,是人生覺醒的心靈狀態,眾生轉化生命的有力方式,解悟與證悟作為覺悟的兩種方式,實有很大的區別。

禪宗學人中,有的解悟與證悟並重,有的重在解悟,有的則偏於證悟,甚至排斥解悟,他們都抓住心性本源,強調單刀直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學人在如何看待解悟與證悟的關係問題上,所持態度的不同,實是禪宗內部不同主張的重要根源之一。禪悟不僅有性質的區別。還有程度的不同。局部、淺易的覺悟稱為小悟,全面、徹底的覺悟稱為大悟。

區分

有遲速、快慢之別,由此又有漸悟、頓悟之分。解悟與證悟都可分為漸悟與頓悟兩類。漸悟是逐漸的、依順序漸次悟入真理的覺悟。頓悟是頓然的、快速直下證入真理的覺悟。弘忍門下神秀與惠能兩系,對禪悟修持的看法不同,因而形成了漸悟成佛說與頓悟成佛說的對立。

方法

根本宗旨

禪悟 禪悟

中國禪宗還在大力開闢禪悟的途徑和創造禪悟的方法。禪宗歷史悠久,派別眾多,開創的途徑和方法繁複多樣,五花八門。然概括起來,最可注意者有三:一是禪宗的根本宗旨是明心見性,禪悟的各種途徑與方法,歸根到底是為了見性。而性與“相”相對,相與“念”相連,念又與“住”(住著)相關。

惠能認為眾生要見性,就應實行無相、無念、無住的法門,也就是不執取對象的相對相,不生起相對性的念想,保持沒有任何執著的心靈狀態。這是內在的超越的方法,是禪悟的根本途徑。

性與理、道相通

二是性與理、道相通,悟理得道也就是見性。而理、道與事相對,若能理事圓融,事事合道,也就可見性成佛了。由此如何對待和處理事與理的關係,就成為禪悟的又一重要途徑。祖師禪的“觸目是道”和“即事而真”,就是循著這一途徑而產生的兩類禪悟方法。這種禪悟的途徑與方法的實質是事物與真理、現實與理想的關係問題,是強調事物即真理,從事物上體現出真理,強調現實即理想,從現實中體現出理想。

性質

三是禪悟作為生命體驗和精神境界具有難以言傳和非理性的性質。與此相應,禪師們都充分地調動語言文字、動作行為、形象表象的功能,突出語言文字的相對性、動作行為的示意性、形象表象的象徵性,以形成豐富多彩的禪悟方法,這又構成了禪悟方法論的一大特色。

悟的境界

禪悟

禪悟 禪悟

追求對人生、宇宙的價值、意義的深刻把握,也即對人生、宇宙的本體的整體融通,對生命真諦的體認。這種終極追求的實現,就是解脫,而解脫也就是自由。禪宗追求的自由,是人心的自由,或者說是自由的心態。這種自由不是主體意志的自由,而是意境的自由,表現為以完整的心、空無的心、無分別的心,去觀照、對待一切,不為外在的一切事物所羈絆,所奴役,不為一切差別所拘系,所迷惑。自由的意義對禪宗來說,就是要超越意識的根本性障礙,這個障礙就是個體生命與萬物、時間、空間的差別、隔閡、矛盾,以求在心態結構的深處實現個體與整體、短暫與永恆、有限與無限的統一,使人由萬物、時間、空間的對立者轉化為與萬物、時間、空間的和諧者。

一般說來,禪宗的禪悟是排斥邏輯的,但排斥邏輯的禪悟是否還有特定的自身邏輯可尋呢?我們認為這種特定的邏輯是存在的。禪林盛傳所謂“離四句絕百非”,“四句”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屬於概念思考。“百非”,“非”,否定,即一百種否定,多重否定。“離”、“絕”是超越的意思。禪宗認為,“四句”、“百非”都是言說的表現,而絕對真理是超越這種種表現的。這絕對的真理就是“無”(“空”),“無”也是人生、宇宙的最高本體。這個“無”字是破除一切分別心的,是超越二元對立的根本:若能勘破一切差別、對立,參透這個“無”字(“空”字),也就解脫無礙而自由自在了。由此可見,超越——空無——自由,是為禪悟的特定邏輯和本質。

相關故事

惠能與神秀的一段故事,從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禪宗南宗和北宗的異同。

惠能本是廣東人,還是少數民族,稱獦獠。家貧,砍柴為生。到五祖弘忍處學習禪宗。五祖弘忍見他是少數民族,就說:“嶺南人無佛性。”他答曰:“人地即有南北,佛性豈有東西。”五祖就讓他去做苦工。一次,五祖要大家說一說學佛心得,有傳衣缽的意思。當時從他學習的有七百多人,其中有一個比較傑出的人叫神秀。他在牆上寫了一首謁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弘忍認為他未見性。惠能不識字,是一個文盲。他央求別人代他寫一首謁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也認為未見自性,但五祖還是將衣缽傳與他,讓他到江南傳法。後惠能創立南宗,主張頓悟。神秀創立北宗,主張漸修。“南能北秀”是禪宗思想的最繁榮期,其後,南宗戰勝北宗,禪宗的思想實際上就成了南宗的思想。“禪宗五家”的出現是禪宗這種經驗哲學的發展極致,同時也是禪宗走下坡路的開始。

無論南宗、北宗,都是禪宗的一脈,他們都主張見自性,獲得般若知,從而過一種大自在的生活。比如,有時我們就常常問:“禪宗修行悟道,到底想獲得什麼呢?”其實這樣一問,就已經是站在我們的立場上來問禪者了。禪者會認為這個問題難以回答,只好不語或微微一笑,禪悟並不是如我們苦思冥想妄圖獲得一種知識,諸如做一道數學題或想通某一個科學原理。這種知識不是禪宗所要得到的。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識是基於主客二分的立場而獲得的。山水在眼前,我們認識了山、水,可以告訴別人什麼樣子的是山,什麼樣子是水,別人可以通過我們的敘述而得知山、水的樣子。而禪悟不同,禪悟講不道之道,不修之修。

不可語錄

不可說 

禪宗認為第一義(或第一句)不可說。《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云:“若第一句中得,與祖佛為師。若第二句中得,與人天為師。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第一義是不可說的。《佛果禪師語錄》云:“師升座,焦山和尚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師乃云:‘適來未升座,第一義已自現成。如今槌下分疏,知他是第幾義?’”就是說,第一義不能說,當一說的時候,已不是第一義了。這些說都是戲論。但戲論歸戲論,總得說出來,就用遮詮的方法。說第一義,即不做死語,讓人知道什麼不是第一義,從而體會第一義。比如,有人問和尚什麼是春源一滴水。師云:是春源一點水。和尚沒有說什麼。你只管問,和尚只回答不相干的話,這就是說第一義不可問,不可說,讓你自己明了。說了第一義不可說,則會招來“為什麼不可說”一類的問題。故而和尚不說或說些不相干的話,這就是不道之道。

無修之修

就是非修非不修。馬祖在南嶽傳法院整天坐禪修行,對於來訪者一律不見。師(懷讓)就在馬祖面前磨磚,馬祖不理會他。時間長了,馬祖問師:“磨磚乾什麼?”師說:“磨做鏡子。”馬祖說:“磨磚怎么能成鏡子呢?”師說:“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能成佛?”也就是說,坐禪不能成佛,道不可修。馬祖問:“什麼是修道呢?”師說:“道不是修得的。如果道是修得的,你能修得道,就還能壞道。如果說不修呢,那就是凡夫俗子了。”道是非修非不修,即“無修之修”。因為佛法認為萬事萬物皆為因果,就有成有壞。若能修則能壞,所以道不能修,不修就是修,故為無修之修。不修,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無心,不滯,不住。

禪者要在日常起居中做不用功的功,不修之修,即沒有認知的對象,也沒有認知的主體,即無主客對立。不要想悟道,就整天思量著道是什麼?道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主客對立立場了。這樣就執著於道本身或悟道本身。有所執就丟失了整體的生活世界。如此則永遠不能進入禪的境界而悟道。只有每天並不思量道是什麼,也不整天總是要記得不要想道是什麼。而是根本不想這個問題,只是如常人一樣飲食起居。

有一個法演禪師見圓鑒法師。圓鑒法師讓他看“如來有密語,迦葉不復藏”一句。一日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早來,我年紀太大了,你去參見白雲端和尚。法演到了白雲,一日上法台,忽然大悟:“如來有密語,迦葉不復藏。”果然如此。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誠哉是言也。於是頌謁一首:“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嚀向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青風。”悟己所得,並非新得到了什麼知識。

禪宗人常說:“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山前一片閒田地,幾度賣來還自買”,田地就是那塊田地,本來就是你的,除此另找田地,豈不是多事而造新業。開悟前無道可修,開悟後亦無佛可成,即沒有得到什麼新的知識或大道。這就是佛傳給迦葉禪宗,迦葉從來也沒有藏起來,是公開的秘密。

主客區分

禪者過的是平常人的日子,不去執著修道,也不去執著不修道。以平常心度日,主客沒有區分,一旦悟得道,還是那個日子,依舊與平常人一樣。也並非如牛頓從落到地下的蘋果而發現牛頓定律,及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這是發現了新的規律。而禪者只是換了心。勉強說來,是換了一個角度來看待生活,這也不確切。嗚呼,第一義的確不可說。換一個角度看待生活,即是不滯於生活。

黃檗說:“終日吃飯,不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走,未踏著一片地。沒有人我等的分別,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事物迷惑,這才是自在人。”歸根上,仍是不看重因果,消除因果的概念,即“消業”而不受因果的束縛。隨事隨流,而成自在人。這如同風吹過水麵,一波又一波,波波相隨,而不留痕跡,最終仍歸於平靜的水面。世事有痕而無痕。有痕,有世事因果;無痕,指不著於己心。此處則是與莊子相通了,即中國化了。而宋明理學看起來與此類似,但卻大異其趣了。

禪宗的認識論

所以說,禪宗的認識論即禪悟,與我們今天以及西方認識論不同。禪悟不能用西方的認識論,如直覺、感性認識、理性認識、質的飛躍等來比附。禪悟自有其特點,是另外一種思維方式。

惠能與神秀的爭論,在於頓悟、漸悟之分。其實,無論頓悟、漸悟,都是頓中有漸,漸中有頓,他們的思維方式還是一致的,即沒有主客之分,於平常心中悟得平常心。禪悟的這種獨特之處,是對中國乃至世界精神文化的一份貢獻,豐富了人類的思維方式。這讓我們知道,文化並非一種,人類具有無限的潛在可能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