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南少林

福清南少林

福清南少林是福建省境內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東張鎮新寧里肖林村。福清少林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始建於唐代,毀於戰亂。近年經考古工作者調查、考證和考古挖掘,在1993年6且4日,在福清市東張鎮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遺址。

基本信息

3.福清說 1993年7月13日《福建僑報》率先發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內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東張鎮新寧里肖林村。肖林村原名少林,《八閩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均有福清少林寺的記載。流傳於福清民間的《請神薄》上有“少林寺伽藍”之名。少林寺遺址位於新寧里彌勒山南坡,寺院依山而建,有八座層次分明的平坦地台,第二殿右側有馬廄、練功場、少林僧人墓葬等遺蹟。寺前約400米的石板橋有刻著“少林院沙門謹募眾緣,共發心德,舍造下洋石橋一間”條石一塊,可作為福清少林寺的佐證。1993年,福建省武協派人對福清少林進行考察,並結合文獻記載,認定福清少林寺確實存在,其依據有五: 1.福清少林寺於清乾隆以後消失,與傳說中康熙年間毀少林之事吻合。 2.福州府無福田縣,仰為福清縣之謬。 3.福清地屬福州府,地理位置恰為閩中,與《少林拳術秘訣》中南少林在“閩中”相符。 4.福清古代亦有武僧,《後村大會集》中“得法於鐵鞭韶”的德誠和尚,便是福清高僧。 5.莆田無九連山,福清少林遺址坐落在與永泰、莆田交界處的九連山脈,極有可能是“真正”的“南少林”。 近年來,福清市組織文史工作者通過大量艱苦細緻的調查考證,撰寫出詳盡的《福清也發現少林寺遺址》的調查報告,引起國內外武術界、學術界的極大興趣。 一個福建省,三座少林寺,使得國內外眾多關注南少林研究的人士無所適從。南少林究竟有幾個?是一個還是多個?這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文物、史料作進一步的挖掘考證,通過努力,相信人們最終將揭開“南少林”的神秘面紗,恢復其歷史的本來面目。 後記: 1.福建省莆田縣西天尾鎮林山村“南少林遺址開發”,2000年被列為蒲田重點對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重建南少林寺中的殿堂樓閣、亭等遺蹟36處,新建武術館一座4500平方米;開發觀光農業果園2000畝;興建避暑山莊60幢。其一期工程由省古建築設計院設計,總投資近億元。為此修建了從福廈國道至南少林長3公里,寬30米的水泥主幹道和長11公里,寬7米的盤山水泥公路。其南林大牌樓、寺區小牌樓、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樓、長廊、休舍、放生池、山門、護寺河、護寺橋、停車場、管理房等近二十個主要項目於1998年12月8日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據悉二期建設目前正全面鋪開,擬議規劃建設擴大至13個景區25個景點,計畫總投入資金達3.6億元,預計2-3年建成。 2.1999年7月28日,福建省福清市《南少林風景區規劃》建設方案通過評審。建成後的風景區將由寺廟景觀區、靜心湖景觀區等五部分組成,其中寺廟景觀區包括少林寺舊址、寺廟及少林史館。少林寺舊址按原樣保留,寺廟建築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金閣和達摩殿等,史館內主要陳列少林寺的遺蹟。據預測,建成後的南少林風景區日旅遊規模可達兩三千人。
八年前,在莆田人和泉州人爭執不休的時候,福清人有一個令他們目瞪口呆的發現:傳說中的南少林既不在莆田,也不在泉州,而是在福清東張鎮的少林村!隨後,福建省和福州市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少林寺遺址上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有關少林寺的文物不計其數,更是雄辯地印證了這一事實。如今,南少林的重建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進展順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座古剎即會重放異彩。然而,你知道這座古剎是如何被發現的嗎?
(-)
世傳中國古代有南北兩座少林寺,“一在中州,一在閩中”。這個說法自清末以來就頗為盛行。中州少林寺即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而閩中少林寺究竟在福建何處,則眾說紛紜,幾乎成為一個懸案。
八十年代以來,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一炮走紅,接著,金庸、梁羽生等武俠小說和港台武打片大量的湧入,並受到青睞,再加之關於天地會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使得“少林寺”三個字炙手可熱,福建南少林遺址等問題一時也成為熱門話題。不久,福建有幾個市縣先後宣稱在各自的轄境內找到了真正的南少林寺遺址,並且亮出證據,互相攻訐,爭論不休。其中尤以莆田和泉州的爭執尤為激烈。
發生在福建文史界的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自然而然引起了福清文史工作者的注意。他們認為這場爭論的主角們所持的證據不足以讓人信服,但如果這些人說的都不對,那么真正的南少林在哪裡?由此勾起了他們探求真相的無限欲望。
這些人中就有劉福鑄,有陳華光,有餘長通,有俞達珠……
(二)
劉福鑄,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副教授。他之所以投入南少林的研究還有另一層原因:
劉是莆田人,莆田方面知道他在文史研究方面頗有造詣,故而囑咐他留意史籍,希望他能找到南少林在莆田的證據。但是結果卻令他們十分沮喪。
福建既有少林寺,方誌理應記載。但劉福鑄發現聲稱擁有少林寺遺址的市縣方誌上卻沒有隻字片語的記載。這是為什麼呢?當時通行的解釋是:因福建少林寺事涉反清,所以地方志諱莫如深,不予記載。這種解釋似乎也說得過去,但,劉福鑄並沒有就此打住,他心中又多了一道疑問:
大家都認為閩中少林寺是北少林的衍派,而且建寺的時間也都說是唐宋甚至更早。既然這樣,清代以前的方誌記載少林寺自不必有什麼“反清復明”的忌諱,那為什麼會沒有記載呢?
循此構想,劉福鑄檢閱了與福建少林傳說有關的泉州、莆田、福州幾種府縣誌。結果他在明代黃仲照的《八閩通志》“福清縣·寺觀”類中首先找到了寺名完全相合的“少林寺”,據該書記載,此少林寺在福清縣新寧里。
這個發現讓劉福鑄吃了一驚,但他一時還無法斷定這個少林寺就是傳說中的南少林。當時,他由此聯繫天地會的福建少林寺傳說,南宋福清少林僧德誠的記載以及福清民間少林傳說,於1993年2月寫成《福清也有少林寺》一篇短文。這篇文章於1993年4月30日在《玉融鄉音》發表。
(三)
福清也有少林寺?
這個訊息像一枚炸彈,震得陳華光等人心旌搖盪。
華光時任福清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余長通和俞達珠為文史委成員。1993年5月,三人多次碰頭,根據劉福鑄文章中提出“少林寺在新寧里”的說法,初步選定少林寺遺址的考察方向在福清西部地區,同月24日,他們前往福州,在福建省圖書館查到宋代淳熙年間《三山志》、明代《八閩通志》,均明確記載了少林寺在福清縣長東鄉新寧里。明代正德年間的《福州府志》也有同樣的記載。
根據現有資料的推測,古時的新寧里位於福清的西北部顯無疑問,但具體的方位在哪裡呢?如果能找到新寧里,那么找少林寺的遺址就不難了。
同年的5月28日,陳華光、余長通、俞達珠三人再上福州,在省圖書館查找有關的地圖,結果雖然沒找到新寧里,但是卻有一個喜出望外的發現:他們在民國三十二年(1943)版的《福清縣全圖》上,找到福清縣西北部有一個標著“少林”二字的村落。同時他們又查到解放軍總參部編繪的《東張》地圖(1962版),這份地圖在原來“少林”的位置上標著“肖林”二字,據此,他們推測,現在的東張即古時的新寧里,因為福清話“少”“肖”諧音,所以現在的肖林也應該是原來的少林。後經證實,他們的推測是完全正確的。
(四)
真是無巧不成書。正當劉福鑄、陳華光、余長通、俞達珠他們在浩如煙海的資料里尋找少林寺的蛛絲馬跡時,另有一個人卻發現了少林寺的實證。
這個人便是吳鎮輝
當時少林村還叫泗洲村,而肖林村即是泗洲的一個自然村。吳鎮輝是泗洲國小的校長,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吳鎮輝聽說中國南少林在我們福建,許多專家學者都在尋找它的遺址,但沒有找到,他心想,我們村就有一個寺院遺址,村裡的老人都說是北少林和尚遷建的寺院遺址。“難道我們村傳說的少林寺就是南少林嗎?”“肖林是否就是少林?”這個念頭一直在吳鎮輝的腦海里盤鏇。他多方查找,終於在肖林村老人保存的厝契中發現有“少林”兩字,原來“肖林村”就是“少林村”。但這畢竟還不能說明問題。
1993年五一節,學校放假,吳鎮輝去給自己種的果樹噴灑農藥,結果發現一座石板橋上有模糊不清的石刻,他除去青苔,發現有“少林院沙門……”的字跡。
這是個重大發現!吳鎮輝心情十分激動,當晚即寫下一份《關於尋找南少林遺址的報告》。
其後,他又帶領他的學生吳文、吳強、鄭振鋒在開展“兩史一情”教育活動中,收集了當地人不少關於少林寺的傳說,並在寺院遺址找到碾藥的石槽,還有石秤砣、石佛等,他們推測:傳說中的寺院肯定是“少林院”,從碾藥槽、馬槽、大石珠看,又可推斷該寺院規模宏大、武僧眾多、驢馬成群,於是在吳鎮輝的指導下,三個學生寫下一份《尋找南少林遺址的又一重大發現》的報告。
(五)
在吳鎮輝尚未將兩份報告送交給市里有關部門時,陳光華、余長通、俞達珠三人就已來到泗洲村。
1993年6月4日的一大早,陳華光、俞長通、俞達珠就來到東張鎮,當時任東張鎮黨委書記的是陳力奇。陳了解他們的來意後,十分支持,當即派人隨他們一同到泗洲村。在村支部書記鄭則玉、村主任吳金木的陪同下,三人在肖林自然村尋訪少林寺遺址。但尋了一個上午不得要領。到了中午時分,只聽說市里有人來尋找少林寺遺址,吳鎮輝心裡大喜,三步並成兩步趕到村部,將他的發現告訴陳華光三人。陳華光三人更是大喜,連忙讓吳鎮輝帶領他們趕到少林寺前的那座石板橋上,村主任吳金木還叫來幾個婦女帶上水桶、刷子。
下午,他們一幫人來到那座橋上,幾個婦女拎來溪水,刷去橋上的青苔、泥土,“少林寺少門……”的字跡清晰可見。“真是一字值千金啊!”陳華光、俞長通、俞達珠三人高興得簡直要跳了起來。
接著連續三天,陳華光三人在肖林村蒐集資料,在遺址上除看到大量的礎石外,還發現了一口大石盂,石盂口沿上刻有“少林當山僧月休……”,另處還發現了其他許多石刻等文物。
6月7日,陳華光、余長通、俞達珠三人向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反映福清發現少林寺遺址,並把調查到的情況作了匯報。市委迅速決定開展少林寺研究,並指定陳維忠副書記領導研究工作。
後記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再贅述。如今,劉福鑄仍在福建師大福清任教,陳華光等三位老同志已經光榮退體,歲月勿勿,一回首,八年過去。但是他們為發現南少林此前所作搜尋查找,此後所作的研究考證工作,功不沒福清人不會忘記,也不應該忘記。 (2001年4月17日
(三)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始建於唐代,毀於戰亂。近年經考古工作者調查、考證和考古挖掘,在1993年6且4日,在福清市東張鎮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遺址。又經福建省、福州市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諸如遺址中發現“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銘文,以及石橋、石盂、石槽、石碾(藥臼)、石碑、石礎、石舂臼、石磨、石香爐、瓷器、錢幣、銅鏡,還有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不勝枚舉使少林寺遺址得到科學的驗證。這一爭論多年的歷史懸案,終於有了圓滿的答案。福清發現的少林寺遺址,史冊記載之多,遺址規模之宏偉,遺蹟結構之完整,遺物分布之廣泛豐富,以及所顯示的文化內涵與河南嵩山少林寺之相似,在福建都是僅見的。特別是經過省、市考古隊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無論在史證和物證兩方面,與史籍記載相符的福建少林寺(史稱南少林寺)。
這個重大成果已得到各界專家肯定。特別是嵩山少林寺三十三代法師、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嵩山少林寺武術學校校長釋永壽聽說後,特地率團到福清考察少林寺遺址,經過七天的考察研究,他向外界鄭重宣布,福清南少林寺的寺址無可置疑是名副其實的少林寺遺址。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南北兩個少林寺是歷史的事實,我們也有理由認為南少林寺在福清。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福建省宗教局和福州市政府先後批准福清市在遺址上重建南少林寺,福清市各界人士及海外華僑共集資5000萬元人民幣用於重建南少林寺。前不久,本人再到南少林一游,感受頗深。
南少林寺坐落於福清市西部閩中的崇山峻岭之中,寺院四面群山綿延,雄渾巍峨,一泓綠水環繞著上座座青山,密林深處,風吹草動山舞峰移、雲煙拂拂、悠然飄逸。寺院座西朝東南,周圍溪、澗、流、瀑、泉,清水汩汩,湧泉自出,構成了難得的秀水奇觀。整座寺院依山起勢、背倚著五老峰,也名“嵩山”,無論地形或山巒與河南嵩山如出一轍,令人稱嘆!寺前一溪橫臥,逕流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晶晶瑩瑩,長流不涸。進入寺院,必先跨上長近二百米的鐵索拉橋,人站在上面稍有搖晃之感,心境頓時豁然開朗。橋下是清澈如鏡的湖面,把群山、寺院、綠蔭映入水中。由於谷低,枕石漱流,清音潺潺,加之蒼崖夾谷清泉長流,谷中常雲蒸霞蔚,山色空濛,時有紫氣苒苒,神秘莫測。
南少林寺門前的廣場上,矗立一座金字“南少林寺”大碑坊,乳白的坊柱頂天立地威武雄渾。當我們來到第一寶殿——天王殿,只見殿?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謎信套乓恍誄?燦齙拇笮汀懊擲輾稹畢瘢娑隕矯牛裙饉惱眨θ菘賒洌婷頰寡郟潞蛻屏肌5釤昧腳苑至⒆磐渥系拇笮退芟瘛八拇蠼鷥鍘彼俏丈噠探#偕”佟5釤煤蟛俊笆址稹畢褳緦萘蕁4┕焱醯詈竺婊ㄐ嗡喟迤嘆偷牧講閽痕簦呈椎巧希詞塹詼睢按笮郾Φ睢薄W系拇笮郾Φ疃飯敖淮恚蕘合嗄Γ肥切畚啊5釒諢暗窳海諢夭剩釗順憑5釤謎信套盼⑿Υ認櫚娜弧笆唾つ材帷鋇木扌退芟瘛5釤米笥遺帕凶帕撐有翁煌⒈砬檠凵饕斕摹笆寺蘚骸彼芟瘢涔ひ占際蹙浚平鶿萇鵒粒と慫脊擰T僂蠡褂行磯嘈灤薜牡釤茫倚巳げ患醯灰諱饋?BR> 整個寺院的山門、殿宇、樓閣的工程建築物,全是乳白色的牆基,紅色的牆壁、門戶、樑柱,頂部仿古的斗拱、椽條紅白相間,形狀逼真;屋蓋全用金黃色琉璃瓦,陽光照得閃閃發光。總觀工藝古樸清新,結構精巧,無不體現設計者高超的藝術水平。
南少林寺居山區盆地,這裡叢林茂密,與外界隔絕。並且氣候特殊,冬溫夏涼,是炎夏避暑的寶地,谷外各種瓜果飄香,尤為著名的可算枇杷、龍眼以及柑桔了。現在,當地的枇杷可出口到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置身於南少林寺山中,讓人智爽神怡,留連忘返。福清南少林寺不愧為東南一顆璀璨的明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