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馬兜鈴

福建馬兜鈴

福建馬兜鈴(學名:Aristolochia fujianensis)是馬兜鈴目馬兜鈴科的植物。馬兜鈴屬為多年生的纏繞性草本植物。其果實為中藥之一種,稱馬兜鈴。含具有抗癌作用的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土青木香酸(debilic acid)、生物鹼類析木藍花鹼(magnoflorine)和輪環藤鹼(cyclanoline)等,其中有些成分有降血壓作用。該種為中國特有種,尚未有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福建馬兜鈴
拉丁學名: Aristolochiafujianensis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根細長,長圓柱形,黃褐色;莖長50-100厘米,綠色而稍帶紫色,有棱,密被白色或褐色長柔毛。葉厚紙質,心形或卵狀心形,位於莖下部的葉較大,長與寬均4-11厘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灣缺深1-1.2厘米,兩側裂片寬圓形,長1-2厘米,寬2-4厘米,邊全緣,兩面均被白色或褐色長柔毛,下面被毛較密;基出脈5-7條,延伸至上部常多分枝而互相連線,最末級網脈樹枝狀分枝,互相連線,密布油點;葉柄纖細,長2-8厘米,密被褐色或白色長柔毛;總狀花序有花3-4朵或有時1朵生於葉腋,花序梗和花序軸極短,花梗長5-15毫米,近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卵狀心形,長5-10毫米,寬5-7毫米,下面密被白色長柔毛;花被長達3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約4毫米,向上急遽收狹成一長管,管口擴大呈漏斗狀,外面密被白色長柔毛,綠色而具紫色縱條紋;檐部一側極短,另一側向上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狀披針形,長8-16毫米,頂端延伸成長1-1.5厘米而彎扭的尾尖,暗紫色,具縱脈紋;花葯卵形,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單個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6棱;合蕊柱頂端6裂。蒴果長圓形或倒長卵形,長約2厘米,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暗褐色,被褐色或白色長柔毛;果梗纖細,下垂;種子卵狀三角形,褐色,長寬均約3毫米,背面平凸狀,密布小點,腹面凹入,中間具種脊。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態習性

生於山地路邊灌叢中。

地理分布

產於福建(寧德)、浙江(龍泉)。模式標本采自福建寧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