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福建省農業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於1978年建所,是一家從事農林有害生物(病蟲草鼠)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研究;有益生物、生物資源、農藥、農業生產安全研究與套用的公益型研究所。 擁有“植物有害生物災變規律及綜合治理研究”院創新團隊、“福建省主要作物品種抗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作物害蟲天敵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村科技信息共享與服務平台”、“福建省食(藥)用菌種質資源科技公共服務平台”。 主要開展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發生規律、預警監測和防控技術;生物安全;主要農作物品種抗性鑑定與抗源利用;植保技術信息化;農作物有害生物及其天敵的分類與套用;新型農藥及農藥安全等研究與套用。

福建省農業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於1978年建所,是一家從事農林有害生物(病蟲草鼠)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研究;有益生物、生物資源、農藥、農業生產安全研究與套用的公益型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64人,其中研究員8人、副研究員17人、中級職稱17人、初級職稱15人、博士(含在讀2人)11人、碩士(含在讀7人) 16人。設有所辦公室以及昆蟲、植物病理、農藥、植保技術信息化、生物安全5個專業研究室。
擁有“植物有害生物災變規律及綜合治理研究”院創新團隊、“福建省主要作物品種抗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作物害蟲天敵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村科技信息共享與服務平台”、“福建省食(藥)用菌種質資源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建有“植物保護研究所中試基地(閩侯南通)”、“國家外專局生物防治引智成果示範推廣基地”、“福建省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農業部新農藥登記田間藥效試驗認證單位”、“捕食蟎工廠化繁育基地”等,建立了農藥學、植物病害診斷與病原分子檢測、植保技術信息化、昆蟲生態與環境科學等公共試驗室。
主要開展農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發生規律、預警監測和防控技術;生物安全;主要農作物品種抗性鑑定與抗源利用;植保技術信息化;農作物有害生物及其天敵的分類與套用;新型農藥及農藥安全等研究與套用。十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省等各級各類項目160多項,獲得12項省科技進步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農業部神農獎二等獎1項,編寫出版11本專著。為我省農業生產提供農作物品種抗性鑑定、生物災害防治標準規程,病蟲草鼠害檢測鑑定、植保技術信息化等服務,推廣病、蟲、草、鼠綜防技術和食(藥)用菌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新型藥劑和捕食蟎,每年創社會經濟效益近億元。先後榮獲“八五”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百強研究所”和福建省“文明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