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烏山

福州烏山

福州烏山,位於福州市中心南門兜西側與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海拔86.3米,總面積27.3公頃,目前烏山開放遊覽的風景區面積為25公頃。

簡介

福州烏山福州烏山
福州自古別稱“三山”,烏山是三山之一。烏山又稱烏石山、射烏山、道山,位於福州市中心南門兜西側與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海拔86.3米,總面積27.3公頃,目前烏山開放遊覽的風景區面積為25公頃。

景區特色

烏山從唐朝至今,一直是榕城聞名的風景勝地,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為三山之首。據有關史料記載,烏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烏山名勝自東往西大致可分為烏石塔、古廟群、道山亭、石林園、石壁觀音、凌霄台等六大景區及周邊諸多景點。山上有殿、寺、廟、亭、台、樓、閣等名勝古蹟,還有200多處摩崖題刻,篆、隸、楷、行、草各臻其妙,唐朝李陽冰曾鞏、宋朝趙汝愚、朱熹、李綱、蔡襄、元朝薩都刺及明朝葉向高等都留下字跡。山上林木鬱鬱蔥蔥,道路曲徑通幽,寺廟環山櫛比,亭榭相互交錯。烏山龜背石的石質十分罕見,天下少有。石林區奇石秀拔,古榕參天並懸崖而立。風景區奇岩、林木相映成趣;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融合,美不勝收。
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烏山的保護和建設工作,1961年5月烏山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時

期,烏山風景區許多名勝古蹟及景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980年福州市人大七屆二次會議決定開放烏山,還山於民。鼓樓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景區的保護和建設工作,並成立烏山風景區管理所,從此烏山得到有效的保護。區園林部門加強風景區的各項管理,對景區部分景點進行修復,同時拓平道路、修建護坡駁岸,種植喬灌木和大量地被植物,烏山風景區的景觀面貌行到進一步的保護。
烏山作為福州市著名的風景區和歷史文化旅遊勝地,其保護和開發問題已引起各級政府和廣大市民的重視和關注,如今,烏山將與福州三坊七巷“打包”建設國家5A級旅遊景區。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集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於一身的烏山風景區將以其獨特的風貌重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周邊環境

烏山又稱烏石山,海拔86米,遊覽面積25公頃。唐天寶八年(749年),敕名為閩山。宋熙寧初郡守程師孟登山攬勝,認為此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其東麓在天皇嶺處稱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稱豹頭山,亦作豹屏山。
烏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勝,天然形肖。景分山東、山西山陰山陽、山脊5路,36景最為奇,素有"蓬萊仙境"的美稱。
從山的東南麓烏山路拾級登山,行數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為沖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後壁鐫刻楷書"古放鶴亭"4字。台旁還有宋程師孟的篆書石刻"沖天台"3字。"沖天台"畔有兩方夾峙的大岩石,岩頂橫著一塊天然條岩,這就是"天台橋"。此橋奇險,據說只有"肯捨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順台階再行數十步,就是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師孟所建,並立了道山亭題刻。當時他還約請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馬領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道山亭記》 。由於曾鞏文章的張揚,道山亭更馳名遠近。
從道山亭沿石崗西下,至天章台。這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吟詠“晚涼上烏山,置酒天章台”詩句的所在。篆書天章台3字石刻依然躍於石上。過天章台,攀上一小峰,峰上有“霹靂岩”。此石長達10米多,分裂成兩半,中留縫隙。

自然奇觀

烏山可以從正面進入外,也可以從道山路處入。
烏山素有36奇觀之稱,從山東南麓拾級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沖天台”。相傳唐刺史崔乾游山,所攜青田白鶴在此地沖天飛逸,後人建“放鶴亭”。亭子後崖石上鐫有“古放鶴亭”4字,台側亦有程師孟篆書“沖天台”,道勁有力。沖天台畔有兩方夾峙的巨崖,崖頂凌空飛越一天然條岩,稱天台橋。此橋險絕,據說只有“肯捨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