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歷史
解放前民國28年7月,省教育廳決定將三都初級中學附設簡易師範科和霞安鼎聯立初級中學附設簡易師範科合併,成立省立霞浦簡易師範學校,適值日軍侵擾閩東沿海,被迫遷到壽寧斜灘,招收師範本科新生1個班,學生54名,全校共6個班,在校生206名。
民國29年3月,省立霞浦簡易師範學校由壽寧斜灘遷至穆陽鎮,改名省立福安國民師範學校,借用穆陽繆氏、王氏宗祠和當地廟宇為校舍。不久,興建教學樓兩座。招收甲種簡易科(國中文化程度,學制半年)5個班,入學學生236名。民國29年秋,學校擴大招生,除簡易本科(高小畢業,學制四年)2個班104名外,還招收乙種簡易科(學制二年)3個班,新生144名,丙種簡易科(學制一年)4個班新生210名,並招收普通師範(國中畢業生,學制3年)新生20名,在校學生數達到545名。民國31年改校名為省立福安師範學校。民國32年丙簡、乙簡兩科停止招生。當年重陽節(10月7日),福安發生大刀會暴動,學校辦公樓被焚毀,圖書、儀器全部損失,師生7人遇難。事後,學校暫遷縣城湖山上課。
民國32年丙簡、乙簡兩科停止招生。當年重陽節(10月7日),福安發生大刀會暴動,學校辦公樓被焚毀,圖書、儀器全部損失,師生7人遇難。事後,學校暫遷縣城湖山上課。
民國33年2月,學校遷回穆陽,重建辦公樓。
民國36年起實行春秋兩季招生。民國38年春,在校學生普師10個班、394人,簡師本科4個班,學生201人。 解放初民國38年春,在校學生普師10個班、394人,簡師本科4個班,學生201人。民國31年改校名為省立福安師範學校。
解放後
1949年12月10日,軍管會接管福安師範學校。1950年春,開設國小教師輪訓班和進修班。
1951年,開辦師資短訓班。1952年秋,校址遷到賽岐羅江,當年招收一年制速成班和初師班。1959年秋,學校遷到城關街尾,以原專區展覽館為校址。當時,增設二年制幼兒師範科1個班。
1952年秋,校址遷到賽岐羅江,當年招收一年制速成班和初師班。
1962年9月,在校學生數達900多人。
1963年秋,招收高中畢業生一年制師範3個班。
1964年秋,招收高中畢業生半年制師範1個班。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1967年1月,學校停辦。
1978年,福安師範學校復辦。在新校舍未建成前,1978年招收的3個班寄在福安一中和地區民族中學上課;1979年招收的3個班分別在福安、福鼎、壽寧和柘榮辦分班;1980年招收的普師3個班,借用陽頭國小上課;1981年秋季,普師科招收民辦教師360名,學制2年,安排在古田西山原寧德師專分校址設分校。
1981年秋季,普師科招收民辦教師360名,學制2年,安排在古田西山原寧德師專分校址設分校。
1982年起,福安陽尾新校舍投入使用,至1990年先後建成教學樓、學生宿舍、音樂樓、辦公樓、綜合樓等共8座,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各類畢業生5197名,其中普師畢業生2787名。
多媒體教學是中師教學的新內容,1998年該校籌資建起多媒體教室。以陳伯清校長以班長的校領導身體力行,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股濃厚的抓教學、抓科研的氣氛,“以質量求生存,抓教研促發展”,成為全體教師的共同行動。僅1998年,全校教師在各級報刊發表的教學科研論文就有77篇,其中獲獎論文達10篇以上。
學校變革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前,福安師範作為當時閩東兩大教師基地之一,素有“閩東的園丁搖籃”之稱。該校畢業生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據校方不完全統計,該校培養的畢業生不下3000人,其中95%以上的人長期從事農村基礎教學工作,為閩東的九年義務教育挑起大梁。然而,由於農村人口結構開始發生轉變,義務教育的適齡人口一年比一年少,農村師資漸漸出現了過剩。再加上教育部提出對農村基礎教育師資結構進行調整,三級師範教育轉為二級師範教育,也就是說,中等師範將退出歷史舞台。於是,中等師範學校都開始走下坡路。2000年,福建各中等師範學校幾乎全部停止招生。2001年開始,一批中師學校著手改革:或改制,或兼併,或停辦。福安師範被逼到了最後的“十字路口”。
為了“突圍”,福安師範在這一年,同永春師範、仙遊師範等7所學校,掛靠在福建教育學院,招收5年制大專生,並試圖打出“福建教育學院閩東民族分院”的牌子。但100多名的掛靠招收量,遠沒能滿足福安師範現有教學規模的供給量,招收5年制大專生,也只是“治標未治本的權宜之計”,落實情況並不理想,因為一來沒有收到省教育部門下發的相關檔案,二來福建教育學院閩東民族分院沒有被授牌。
經教育資源整合,福安師範學校在進入新世紀後,最終停辦,現在已併入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福安師範學校最後一任校長葉木全調任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