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勝寺[濟南商河縣福勝寺]

福勝寺在內城西面0.5公里處。始建於西漢武帝31年,曾置石幢經輪略載此跡。至元末已雜草叢生。明初重建廟宇,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設僧會司,集資建殿宇,塑佛像。永樂年間,建造釋迦寶殿、三門、方丈、僧舍、禪堂等,重裝佛像。1446年(明正統十一年),重蓋佛殿,增建鐘鼓樓、講堂、廚庫,並裝飾了聖像。1468年(明成化四年)在縣境內募資新修大雄寶殿,東西兩側分建鐘鼓樓和伽藍祖師殿,同時建造天王殿,整修垣牆和門首,雕刻釋迦、彌陀二佛放置大殿兩側,募緣精銅4000餘公斤鑄造大士文佛,置大殿正中。兩邊殿塑有普陀觀音和海震觀音大士像,案幾供器完備。1585年(明萬曆十三年)和1669年(清康熙八年)對其進行維修。殿閣重疊,僧徒眾多,號稱山東第二寺。後因火災,將部分建築和木佛燒毀。民國時期,福勝寺改為中山公園,並設民眾教育館及第五科等辦公機關。增建運動場、部分房屋和兩座亭閣。

2.千年古寺毀於文革

1945年商河解放後,拆除寺廟,重蓋小屋以保護大銅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為保護大銅佛,將其移置縣文化館院內特加保護,但後來仍未逃脫慘遭毀壞的厄運,被視為“四舊”砸爛後當作廢銅賣掉,現僅剩一個佛手指,重1.5公斤,藏於商河縣文物管理所。福勝寺原址北部現為原西酒廠及商河縣畜牧獸醫站家屬院,1969年縣政府將南部修建為革命烈士園(1996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勝寺遺址是目前商河縣唯一保存較好的大形寺廟遺址,其文化內涵豐富,保護價值和歷史價值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