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小侄女寄寄文

《祭小侄女寄寄文》是唐代文學家李商隱創作的一篇祭文。這篇祭文可分為兩部分。開頭至“五情空熱”為第一部分,說明遷葬之事,並因久未遷葬對死者表示愧疚;“嗚呼”至結尾為第二部分,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慰告。全文字裡行間都是真摯深情的自然流露。文章講究結構、用典、敘述和抒情,充分表現了李商隱祭文“風骨獨峻”的藝術風格。

作品原文

祭小侄女寄寄文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以果子、弄物 ,招送寄寄體魄 ,歸大塋之旁 。哀哉!爾生四年,方複本族 。既複數月,奄然歸無 。於鞠育而未深 ,結悲傷而何極!爾來也何故,去也何緣?念當稚戲之辰,孰測死生之位?時吾赴調京下 ,移家關中 ,事故紛綸,光陰遷貿 ,寄瘞爾骨 ,五年於茲 。白草枯荄 ,荒途古陌,朝飢誰飽,夜渴誰憐?爾之棲棲 ,吾有罪矣!今我仲姊 ,反葬有期。遂遷爾靈,來復先域 。平原卜穴 ,刊石書銘 。明知過禮之文 ,何忍深情所屬 !

自爾歿後,侄輩數人,竹馬玉環 ,繡襜文褓 。堂前階下,日裡風中,弄藥爭花 ,紛吾左右。獨爾精誠 ,不知所之。況吾別娶已來 ,胤緒未立 。猶子之義 ,倍切他人。念往撫存,五情空熱 。

嗚呼!滎水之上 ,壇山之側 。汝乃曾乃祖 ,松檟森行 ;伯姑仲姑 ,冢墳相接。汝來往於此,勿怖勿驚。華彩衣裳,甘香飲食。汝來受此,無少無多 。汝伯祭汝,汝父哭汝,哀哀寄寄,汝知之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寄寄:李商隱弟弟李羲叟的女兒,四歲而夭。

弄物:兒童的玩具。

體魄:遺體和魂魄。

大塋(yíng):祖墳墓地。

方復:才回到。本族:父族。

奄然歸無:很快死亡。奄,奄忽,急遽貌。

鞠育:撫養;養育。

赴調:赴京參加外官內任的調選。

關中:此特指京城長安。

遷貿:改換變遷。

瘞(yì):掩埋,埋葬。

於茲:到現在。

荄(gāi):草根。

棲棲:不安的樣子。

仲姊:二姐,指裴氏姊。她死後寄殯於獲嘉,這次也返葬祖墳。

先域:祖先墓地。

卜穴:占卜埋棺的地點。

刊石書銘:刻石碑書寫銘文。

過禮:超過禮制的規定。按禮制,幼女不應刊石書銘。

屬(zhǔ):連綴,系。

竹馬玉環:兒童玩具。

繡襜(chān)文褓:繡花的短襖,有紋飾的被子。

弄藥:在芍藥花邊玩耍。

精誠:魂靈。

別娶:另娶。

胤(yìn)緒:嗣子,兒子。

猶子:侄子輩,包括侄女。

五情:此指五內,猶內心。

滎水:古水名,舊址在今河南鄭州西北,與濟水相通。

壇山:古山名,在今河南鄭州北。

汝乃曾乃祖:意為你與你的曾祖和祖父在一起。乃,語詞。

檟(jiǎ):即楸樹,古時通常同松樹一起種在墓旁。

伯姑:大姑母,不詳。仲姑:二姑母,即裴氏姑。

無少無多:不論多少。

1.

寄寄:李商隱弟弟李羲叟的女兒,四歲而夭。

2.

弄物:兒童的玩具。

3.

體魄:遺體和魂魄。

4.

大塋(yíng):祖墳墓地。

5.

方復:才回到。本族:父族。

6.

奄然歸無:很快死亡。奄,奄忽,急遽貌。

7.

鞠育:撫養;養育。

8.

赴調:赴京參加外官內任的調選。

9.

關中:此特指京城長安。

10.

遷貿:改換變遷。

11.

瘞(yì):掩埋,埋葬。

12.

於茲:到現在。

13.

荄(gāi):草根。

14.

棲棲:不安的樣子。

15.

仲姊:二姐,指裴氏姊。她死後寄殯於獲嘉,這次也返葬祖墳。

16.

先域:祖先墓地。

17.

卜穴:占卜埋棺的地點。

18.

刊石書銘:刻石碑書寫銘文。

19.

過禮:超過禮制的規定。按禮制,幼女不應刊石書銘。

20.

屬(zhǔ):連綴,系。

21.

竹馬玉環:兒童玩具。

22.

繡襜(chān)文褓:繡花的短襖,有紋飾的被子。

23.

弄藥:在芍藥花邊玩耍。

24.

精誠:魂靈。

25.

別娶:另娶。

26.

胤(yìn)緒:嗣子,兒子。

27.

猶子:侄子輩,包括侄女。

28.

五情:此指五內,猶內心。

29.

滎水:古水名,舊址在今河南鄭州西北,與濟水相通。

30.

壇山:古山名,在今河南鄭州北。

31.

汝乃曾乃祖:意為你與你的曾祖和祖父在一起。乃,語詞。

32.

檟(jiǎ):即楸樹,古時通常同松樹一起種在墓旁。

33.

伯姑:大姑母,不詳。仲姑:二姑母,即裴氏姑。

34.

無少無多:不論多少。

白話譯文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用瓜果、玩具,召喚寄寄的魂魄,回歸祖墳之旁。傷心啊!你出生四年之後,才回到自己的家中。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便逝去了。家人養育之情還不是很深,悲傷卻已經到了極致!你為什麼出生,又為什麼死去?懷念你嬉戲的時候,奈何我們卻都預測不了生死。那時我在京都等待調補官職,移家到關中,世事紛亂,光陰遷移,在外地寄埋你的遺骨,如今已經五年了。白草萋萋,荒涼的小路上,白天餓了,誰來餵飽你?夜晚渴了,誰來憐愛你?你孤孤寂寂的,我有罪啊!如今我的二姐,已經歸返祖墳。於是也把你的魂靈遷葬至此。為你建造墓穴,寫文作碑。明明知道這樣違反了禮數,奈何實在對你一片疼愛之情。

自從你逝去之後,侄子輩的幾個人還小,在明月下玩著竹馬,穿著繡花的衣服,堂前階下,日裡風中,在我的左右玩耍吵鬧。唯獨你的靈魂,不知道去了哪裡。況且我另娶以來,仍然沒有兒子。尤其對你的疼愛,更甚於他人。懷念往昔,撫摸著還在的你的同輩人,空有滿腹的深情!

唉!滎水之上,壇山之側。你的祖輩墓旁,松檟成行;你的大姑二姑,墳地相接。你在這裡來來往往,不要恐怖驚訝。這些美麗的衣服,好吃的東西你儘管來享用吧。我來祭奠你,你的父親在哭送你。悲哀啊寄寄,你知道嗎?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正月李商隱為營葬侄女寄寄歸祖墳而作的祭文。會昌三年(843年)冬季至會昌四年(844年)正月,李商隱將已死而葬在別處的叔父、裴氏姊、侄女寄寄等人的棺木遷葬回滎陽壇山原祖墳,並分別寫了祭文,其中一篇祭奠的就是李商隱的一個夭折的小侄女,即李商隱弟弟李羲叟的女兒寄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篇祭文開頭以充滿感情的筆調敘述了遷葬的事情,用散文體點明時間,交待祭奠者和祭奠對象,雖屬祭文通例,但說“伯伯以果子、弄物,招送寄寄體魄”,便見親切愛撫,切合雙方身份。“歸大塋之旁”,點出“歸”字,既為下文描繪未歸前孤魂棲棲之情作反托,又為末段伏脈。接著以強烈的哀嘆轉入對寄寄夭折及死後情事的追敘。從這裡開始的抒情敘事均用四六駢體。

駢文的顯著特點本是大量用典隸事,但這篇文章雖用駢體,但通篇不用一典,只用白描手法敘述小女瑣事,情真意切,淒婉動人。如文章在交待遷葬情事之後的痛切抒懷:“爾生四年,方複本族;既複數月,奄然歸無。於鞠育而未深,結悲傷而何極!來也何故?去也何緣?念當稚戲之辰,孰測死生之位!”與其他祭文相比,此文對象為一幼女,難以作詳盡的敘事。此文貴在點染景物,烘托氣氛,對逝者反覆致意:“白草枯荄,荒塗古陌,朝飢誰飽?夜渴誰憐?爾之棲棲,吾有罪矣!”憐惜自責之情溢於行墨之外。作者又展開想像,以現實的熱鬧反襯陰間的冷清,“自爾歿後,侄輩數人,竹馬玉環,繡襜文褓,堂前階下,日裡風中,弄藥爭花,紛吾左右。獨爾精誠,不知所之。”低回宛轉,悵然系之,塗上一層迷惘彷徨的傷感色彩。

此文通篇既有駢體文字之美,而文風質樸,詞采平實,敘事生動,並未顯語言之掛礙。抒情與敘事互動成文,或融為一體,顯得情文並茂。晚唐駢體爭以屬對藻飾、隸事用典為能事的創作逆流中,李文講求形式之美,不廢情感之重,體現了晚唐大家的獨特魅力。《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說李商隱“駢偶之文,婉約雅飭,於唐人為別格”,此文可為一例。

李商隱“尤善為誄奠之辭”(《舊唐書》本傳),他的《奠相國令狐公文》《祭外舅贈司徒公文》《祭裴氏姊文》等都寫得很有特色,而他的《祭小侄女寄寄文》成就尤為突出。這篇文章寫作時間距韓愈的《祭十二郎文》約四十年,在基本格式和駢四驪六的句式方面,仍遵循祭文傳統,同時又顯示出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跡象。

名家點評

湖南省古典文學研究會原理事長姜書閣:義山駢文,斷以此篇為壓卷之作。(《駢文史論·唐駢衰變第十三》)

中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劉學鍇:駢儷之文,能運用到如此純淨自如、不見任何束縛的程度,確已臻於化境。

作者簡介

李商隱(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滎陽。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四。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