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學

神經內科學

《神經內科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探索和挖掘新知識的工具與技能,注重培養學生進一步追索文獻、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內容簡介

為適應我國研究生教育高速發展的需要,在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衛生部教材辦公室的統一領導和組織下,我們編寫了這部供研究生使用的神經病學首部規劃教材。經過全國多位神經病學專家的共同努力,這部教材終於在2008年問世了,期望它能發揮手電筒、探照燈、導航系統的作用,幫助研究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更有效地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的思維和方法)和臨床能力(臨床的思維和技能),更快地成為臨床神經病學的高級專門人才。

與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是個體化教育,在此指導思想下,本教材不追求系統性、完整性和全面性。本科生教材中已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儘可能淡化,而突出有爭議無定論的熱點和難點。因此,按統一要求,本教材與其他各類教材和參考書在寫作模式和內容方面都應明顯不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1.與本科生教材的不同本科生教材(包括5、7、8年制)針對培養對象的起點為高中畢業生,培養目標強調厚基礎,寬口徑;注重多學科潛能的素質培養,內容上強調“三基五性”,系統全面。已有的8年制教材與5年制相比更強調新、精、深。因此本科生教材主要提供截至編寫教材時有關學科已有定論的知識,即相當於一個橫斷面的知識;研究生教材則是為了提供“漁”而不是“魚”(側重於挖掘知識、使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因此本教材不是本科生教材的膨脹版。

2.與專著(參考書)的不同專著(參考書)主要用於學習或工作中的查閱,有大而全的特點,且多提供現有的客觀資料,不強調評述。本教材的目的是啟發思維、培養能力,希望通過經典理論或技術方法的歷史沿革來引導創新,而不必追求大而全,同時強調對問題和現象的歸納、評價和提煉,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3.與住院醫師培訓教材的不同雖然二者都涉及臨床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但住院醫師培訓教材更注重臨床技能和思維的培養,而本教材則更突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本教材內容的選擇圍繞“診斷、治療、熱點、難點、爭議”的10字方針,並貫穿“回顧、現狀、展望”的精神。兼顧突出亮點與系統性,但不特別要求系統性和全面性,而更加注重通過經典研究歷程案例的介紹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期望達到啟迪思維和觸類旁通的效果。本書避免傳統教科書或純綜述風格。在可能的情況下,內容儘量有亮點,並力求新穎、生動,有吸引力。

作者簡介

劉鳴,女,碩士,教授,神經病學博士生導師。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大學“214重點人才工程計畫”二層次人才。1982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1989年獲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1995-1997年赴英國研修腦血管病防治與循證醫學。1999年赴美國、瑞典深造。1982年至今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神經內科副主任、腦血管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副主任。

謝鵬,男,漢族,重慶市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醫學系。1982年至1985年在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95至1996年留學日本濱松醫科大學神經精神科和日本福島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擔任客座研究員。歷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助教、住院醫師、講師、主治醫師、教授、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助理,2004年9月起任重慶醫科大學副校長。現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常委、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並擔任全國醫學院校五年制統編教材《神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四版、第五版)編委、以及《中華神經科雜誌》、《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中華神經醫學雜誌》、《中國實用內科雜誌》、《中國腦血管疾病雜誌》、《國際腦血管病雜誌》、《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誌》等10多種雜誌編委。

目錄

第一篇 腦血管疾病

概述

第一章 腦卒中的影像學研究進展

第一節 CT的早期診斷及新用途

第二節 MRI新技術在缺血性腦卒中評價及治療中的作用

第三節 超聲的套用:優勢與局限

第四節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第五節 腦血管病變評估方法的選擇

第六節 核醫學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套用

第七節 急性腦卒中的影像學檢查

第二章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TIA的定義起源與爭議

第三節 TIA是臨床綜合徵而不是獨立疾病

第四節 TIA與卒中的關係及早期識別

第五節 TIA的輔助檢查和早期影像學檢測

第六節 TIA的治療和預防

第三章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第一節 慨述

第二節 溶栓:高效與窄譜的困惑

第三節 抗血小板治療的成功與挑戰

第四節 抗凝:何者受益?何時使用?

第五節 降纖:充滿希望而曲折的循證之路

第六節 神經保護路在何方

第七節 血壓處理的爭議與共識

第八節 血糖處理的進展與共識

第九節 腦水腫與顱內高壓的內外科處理

第十節 頸動脈內膜剝離術與血管內支架置入術

第十一節 中醫藥治療腦卒中的臨床證據及研究難點

第四章 腦出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血腫擴大的新認識與對策

第三節 處理顱內壓升高的分歧與共識

第四節 血壓處理的共識與待解決的問題

第五節 外科手術是否優於內科治療?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第六節 腦出血生物分子標誌物的研究

第五章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和危險因素的新認識

第三節 從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誤診和漏診談其診斷難點及要點

第四節 內科治療的難點與爭議

第五節 手術與介入治療的優勢與局限

第六章 卒中單元與卒中的組織化治療

第一節 卒中單元效果的證實是對傳統治療觀念的衝擊

第二節 實施卒中組織化治療模式的挑戰與對策

第七章 血管性認知障礙

第一節 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概念

第二節 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診斷

第三節 血管性認知障礙的防治

第二篇 發作性疾病

第八章 癲癇

第九章 頭痛

第三篇 運動障礙性疾病

概述

第十章 帕金森病

第十一章 肌張力障礙

第四篇 周圍神經性疾病

概述

第十二章 臨床神經電生理的套用價值和研究熱點

第十三章 急性感染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第十四章 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第十五章 遺傳性感覺運動性周圍神經病

第五篇 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

第十六章 多發性硬化

第十七章 其他脫髓鞘疾病

第六篇 中樞神經感染性疾病

概述

第十八章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第十九章 結核性腦膜炎臨床診斷及並發神經障礙的治療

第七篇 遺傳與變性疾病

第二十章 運動神經元病

第二十一章 遺傳性共濟失調

第二十二章 肝豆狀核變性

第二十三章 阿爾茨海默病

第二十四章 肌肉疾病與神經肌肉接頭疾病

第八篇 其他疾病

第二十五章 神經系統中毒性疾病

第二十六章 內科疾病的神經系統併發症

第二十七章 神經內科疾病精神障礙的認識與處理

第二十八章 睡眠障礙

第九篇 神經疾病了解方法的套用與探索

第二十九章 神經康復

縮略詞英中文對照

前言

為適應我國研究生教育高速發展的需要,在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衛生部教材辦公室的統一領導和組織下,我們編寫了這部供研究生使用的神經病學首部規劃教材。經過全國多位神經病學專家的共同努力,這部教材終於在2008年問世了,期望它能發揮手電筒、探照燈、導航系統的作用,幫助研究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更有效地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的思維和方法)和臨床能力(臨床的思維和技能),更快地成為臨床神經病學的高級專門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