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膽劍

祖膽劍,曾任安徽省青陽縣木鎮鎮祖膽劍診所所長,祖氏行醫自祖上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祖醫師乃祖氏第五代傳人,可謂中醫世家,為地方社區患者診治百病,以施仁術。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祖膽劍,男,生於一九六零年八月,漢族,中共黨員,本科文化程度。系安徽省青陽縣木鎮鎮中醫診所負責人,從事個人營利性中醫診療業務。

診療科目

中醫跌打損傷、小兒科、婦科、內、外科、皮膚科以及疑難雜症諸服務內容。

成就

每天接診患者數十人次,日營業額千元左右。祖醫師系池州市個私企業常務理事、青陽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行風監督員、青陽縣藥品監督局信息員、木鎮鎮工商聯(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鎮政協委員等職。曾任木鎮鎮聯合診所所長。

祖氏行醫自祖上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祖醫師乃祖氏第五代傳人,可謂中醫世家。太祖父祖光斗乃清代同治初年江南名醫,曾祖父祖厚望一度當任過左宗棠的醫官,善治刀傷劍毒,尤以針灸、點穴見長。祖父祖根發乃民間骨傷科醫師,在皖南一帶行醫數十年,與江南名醫左景生齊名,並稱“祖神左仙”。伯父祖仲惠名老中醫,建國後在市級醫院當醫生,“文革”時期離開醫院,隱居民間上山挖藥,為當地老百姓療傷治病,從不收取分文,受人愛戴。祖醫師在少年時從伯父奔走鄉里,上山採藥,自家炮製,識得數百種地方草藥,熟讀湯頭歌訣、十八反、十九畏,攻讀醫古文,家傳小兒經及祖傳數代醫案筆記,並隨伯父製作五毒金瘡膏、九味神方丸和一些水丸散劑。成年後又專攻舅父盛東醫案、《戰傷療法》。舅父乃新四軍粟裕部下一名軍醫,抗日戰爭時期,在木鎮鎮開設“惠民診所”為窮人治病,暗地為新四軍輸送藥品,實為“地下黨”聯絡工作,四三年又輾轉無為縣繼續開展地下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軍北上,建國後任大尉軍醫主任,後轉業“新人農場”工作直至病故。他留下諸本臨床醫案和筆記,《戰傷療法》成為祖醫師案頭精典,時刻激勵祖醫師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祖國傳統醫學。

八十年代又拜民間骨傷科名老中醫張金根為師,隨師學習骨傷科理論及臨床接骨、整脊、推拿點穴手法,得其真傳,傳《張門點穴功》、《銅人圖解》及《七十二大血》等醫著和張氏醫方秘籍。平日拜讀研究,孜孜不倦,廢寢忘食,悟徹其道,受益良多。平日研習祖傳“三皇炮拳”點穴手法、逆穴手法,為患者正骨、推拿打傷,效果顯著,醫武並用,自成一家。

八五年結業於四川成都中醫學院函授大學,後經多次進修、培訓,考核領證做了一名民間中醫。

多年來從事中醫臨床服務,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善於結合具體病症臨床辨證用藥,治標求本,標本兼施,因人而治,隨證引湯加減,以簡、便、廉之奇方、驗方以及祖傳秘方相結合治病救人每獲奇效,尤以針灸、火罐、刮痧特色療法出奇制勝,遠近周邊縣鄉都知道木鎮鎮有位善治小兒疳積、動筋、百日咳、小兒五遲的祖醫師,每治必愈,人相傳譽,醫術高超,醫德可嘉。而祖醫師從不驕夸,平易近人,診病嚴謹,待人友善,大醫風範,濟世活人。

在工作中友注重理論研究,撰寫了大量的中醫論文和養生藥膳文章面向全國發表,在民間秘方收集和地方草藥的挖掘,更是下了一番苦功,整理了《民間偏方拾遺》和《九華山區草藥集錦》兩冊書籍。2005年《中醫辨治高血壓》等論文獲金獎,個人資料入選《中國特色醫療大典》(珍藏版),個人事跡入選《向黨旗匯報》一書,並於2006年9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光榮應邀參加了由“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中華兩岸三地專家企業家聯合會”、中國現代史學會共同舉辦的“中華脊樑——共和國傑出人物國慶座談會暨表彰大會”特邀嘉賓,並頒發特製“中華寶鼎”、鈦金銅牌、“共和國傑出人物風采”榮譽證書等,個人事跡併入選大型文獻《中華脊樑——共和國傑出人物風采錄》一書。2008年被授予“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突出貢獻人物”獎。2009年論文《立志報國,為了祖國醫藥事業的明天》將作為重點稿件入編《和諧中國-論文卷》,榮獲“和諧世紀百名愛國人士”稱號等榮譽。

祖醫師多年來為地方社區患者診治百病,以施仁術,向殘疾人、孤寡老人義務診病,測量血壓,從不收取分文,樂為奉獻,為社區弱勢群體更是義不容辭,無私支助和救濟。,做到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職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