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蕭灼基 著
叢 書 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文庫出 版 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096215出版時間:2005-10-01版 次:1頁 數:356
內容簡介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文庫·社會主義巨觀經濟問題研究·蕭灼基文集》主要收錄作者有關巨觀經濟問題的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全書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第二部分經濟形勢與經濟政策,收集了作者在全國政協會議和政協常委會上的主要發言;第三部分經濟分析與經濟展望,匯集了作者為每年出版的年度經濟報告撰寫的多篇總論;第四部分金融發展與資本市場,探討了金融對經濟的支持作用,提出了發展資本市場的若干對策和建議;第五部分經濟全球化與經貿合作,分析了我國加入WTO前後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分析了兩岸經濟關係;第六部分經濟評論,收錄了若干篇作者近年為年輕學者的研究成果撰寫的較有特色的序言。
作者簡介
蕭灼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33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1959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蕭灼基選集》、《恩格斯傳》、《巨觀經濟縱論》、《談股論金》等12部著作,主編《中國證券全書》等20多部著作。曾獲首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首屆北京大學社會科學獎、首屆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全國改革與發展金三角獎、第三屆北京市學術報告一等獎等獎項。
目錄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
關於改革經濟管理體制的若干構想
市場經濟若干重要問題探索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設計
十五大對所有制理論的重大突破
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必須循序漸進
堅持科學發展觀,迎接增長新周期
非典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可低估
非典不會影響我國經濟基本走勢
緩解就業壓力要有新思路和新措施
改善投資環境,保持引進外資的良好勢頭
縮小地區差距任重道遠
縮小國內差距必須服從縮小國際差距
中國為耕地再敲警鐘
經濟形勢與經濟政策
談談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
建議修改《憲法》保護私有財產
提高非公經濟素質,引導非公經濟健康發展
發展是“十五規劃”經濟工作的主旋律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縮小收入差距
發揮東部地區優勢,率先實現現代化
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實現全面小康宏偉目標
財政收入要有利於經濟成長,財政支出要向薄弱環節傾斜
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企業要追求可持續發展
經濟分析與經濟展望
1996年經濟發展分析與預測
1997年經濟發展分析與預測
1998年經濟發展形勢
1999年經濟成長的若干問題
2000年經濟發展基本思路和主要問題
2001年巨觀經濟展望
2002年堅持快速增長,迎接入世挑戰
2003年經濟開局良好,問題多多
2004年經濟成就和2005年經濟展望
金融發展與資本市場
關於確保金融安全與金融發展的若干建議
更好地發揮金融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發揮金融作用,支持經濟成長
新世紀金融市場需要解決的若干問題
防範金融風險,發展資本市場
對我國資本市場若干重要問題的看法
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增強股民信心,發展資本市場
經濟全球化與經貿合作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對外開放前景
中國加入WTO後的政策走勢
吸取東亞金融危機教訓,保持中國內地經濟平穩發展
東亞經濟面臨第二次創業
中韓經貿合作的現狀與前景
中國內地加快改革開放與兩岸經貿合作的前景
新世紀兩岸經貿合作的新契機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與兩岸經濟關係若干問題
經濟評論
高佩義博士《中外城市化比較研究》(增訂本)序
陳雲賢博士《風險收益對應論》序
孫祁祥博士《模式轉換時期的收入流程分析》序
袁純清博士《金融共生理論及其在城市商業銀行改革中的套用》序
趙勇博士《中國城鄉購買力動態平衡論》序
李軍博士《中國城市反貧困論綱》序
後記
前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於1985年5月,其前身是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系始建於1912年,是中國高等學校建立最早的經濟系科,源於1898年戊戌維新運動中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商學科。
在近百年的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院發展進程中,不同歷史階段的教授們以崇高的敬業精神和執著的經世濟民的職業操守為北京大學經濟學科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貢獻。這些教授不僅包括學術泰斗和學界先賢,而且包括活躍於經濟學舞台的先賢傳人和後起之秀。他們是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及迄今為止有20年歷史的經濟學院發展中的開拓者、建設者。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立20周年慶典之際,我們對歷代北京大學經《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文庫》選錄了經濟學院部分教授公開發表的有代表性的著述。雖然這些著述由於文稿作者的年齡、閱歷、所處時代背景不同,學術視野、價值取向各異,甚至文稿所反映的某些學術觀點和理論判斷值得進一步斟酌和商榷,但是通過這些著述和文稿,我們不僅可以分享教授們的研究成果,領略他們的學術風格,而且可以把握不同歷史時期我國經濟學研究的思想脈絡,反思特定歷史階段的特殊經濟實踐以及經濟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發展進程。有些論文的思想和方法按今天的某種“學術規範”或“學術前沿”衡量,可能顯得“陳舊”和“過時”,但它們卻是屬於“當時”的學術前沿和符合“當時”的學術規範的。從動態的、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審視經濟類學科的發展,不僅是過去,而且在現在和將來,都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學術規範”和永恆的“學術前沿”,因為經濟活動現象和經濟發展過程太具有嬗變性、多樣性和生動性,以解釋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為出發點的經濟學成果怎么可能保持它的不變性?尊重歷史、尊重反映各個階段歷史的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