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陳獨秀、李大釗相繼發表了 《討論社會主義並質梁任公》、《社會主義批評》、《社會主義釋疑》、《中國的社會主義與世界的資本主義》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蔡和森、周恩來也都參加了論戰。他們指出科學社會主義絕不是只解決分配不解決生產問題,“社會主義是要富的,不是要窮的,是整理生產的,不是破壞生產的。”(《李大釗文集》下,第671頁)“中國經濟之厄運已至,實業確有振興之必要。但謂振興實業而必適用資本主義,其謬已極。” (同上,第445頁)“在今日而言開發實業,最好莫如採用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在今日的中國並不是振救失業貧民的方策。”(《李達文集》第一卷,第65—67頁) 這不僅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制一面固然增加富力,一方面卻也增加貧乏”,“不能使中國人都得著人的生活” (陳獨秀: 《復張東蓀先生底信》),而且是因為中國是受國際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在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軍閥的重重壓迫下,要想依靠資本家來發展我國的實業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們認為中國產業雖然落後,但已經產生了無產階級,其數量雖然不多,所受壓迫卻比歐美無產階級更甚,迫切要求革命。“現在世界的經濟組織,既已經資本主義以至社會主義”(《李大釗文集》下,第454頁),在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潮流影響下,中國已有可能走社會主義道路開發實業。所以必須積極開展社會主義宣傳與社會主義運動。由於他們當時對中國的實際情況還缺乏調查研究,還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與本國實際密切地結合起來,因而不能正確地闡明中國革命的性質和步驟,誤認為中國應立即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但是通過這次論戰,他們揭露和批判了張、梁等人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歪曲,宣傳了必須用馬克思主義分析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問題的思想,堅持了以俄為師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這樣就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相關詞條
-
“社會主義”的論戰
“社會主義”的論戰是指中國“五四”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同資產階級社會改良主義關於中國走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道路的論戰。論戰的雙方為以梁啓超、張東蓀為首的...
“社會主義”的論戰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
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從對於古代社會性質的討論開始。當時流亡在日本的郭沫若(1892~1978)於1930年發表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批駁了“中國國...
引言 歷史背景 論戰角色 主要陣地 各派理論 -
20世紀上半期社會主義經濟核算論戰研究
問題,展開論戰。奧地利學派的領軍人物是米塞斯和哈耶克,而泰勒、多布和蘭格等人,則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主要代表。時至今日,圍繞著論戰主題的爭論,還在...,重新審視社會主義經濟核算論戰,能為我們的理論思考提供更多的啟迪,為我們...
內容簡介 目錄 作者簡介 -
東西文化論戰
東西文化論戰,五四前後,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為代表的西化論者和以杜亞泉、章士釗、梁啓超、梁漱溟為代表的東方文化派,圍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比較、新舊文化的...
簡介 論戰的歷史背景 論戰歷程 論戰的評價 李大釗與“五四”前後東西文化論戰 -
現代詩論戰
現代詩論戰,又稱為關唐事件,是台灣在1972年至1974年間,針對現代詩創作風格的爭論事件。源於關傑明、唐文標等人撰文批評當時台灣詩壇過度模仿西方現代詩...
背景 起因 發展 尾聲與反思 影響 -
科玄論戰
20世紀20年代,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科學與玄學的論戰”,又稱“人生觀論戰”。這場論戰雖然已過去90年,但論戰涉及的問題至今仍未徹底澄...
背景 起因 發展 轉折 影響 -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波蘭)奧斯卡·蘭格著。1936~1937年在該著作中首提“市場社會主義”理論。
首篇 國內著作 -
中國社會性質論戰
中國社會性質論戰是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高潮的對中國社會性質的論辯。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的發展道路問題亟待重新認識...
社會性質問題 社會發展史 農村社會性質 -
中蘇論戰
史達林、赫魯雪夫等蘇聯領導人經常對中國事務採取指手畫腳的態度。早在革命戰爭時期,史達林操縱的第三國際曾經多次給中國共產黨錯誤指示,險些讓中國共產黨毀滅。...
內容簡介 中蘇關係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