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結構變遷中的國家與社會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平裝: 23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0477457
條形碼: 9787500477457
尺寸: 20.8 x 14.4 x 1.2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王巍,1980年6月出生,山東濟南人,師從王樂夫教授,畢業於中山厭這政務學院行政管理學系,管理學博士。現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樣聘)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基礎理論,基層政權建設與社區治理研究,公民參與研究。

內容簡介

《社區治理結構變遷中的國家與社會》講述了:全能主義機械式的社會管理體制在改革開放後沒有成功地轉向國家、社會、市場有機團結的管理制度。單位制的解體在緩解國家財政壓力、減輕政府管理責任的同時卻把部分改革成本與很多附帶性社會問題拋向了不成熟的市場和社會。當現實問題大大超出既有基層社會管理制度的承載能力時,社會就必然呈現出無序的躁動狀態。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背景
二案例歷史過程概觀
三研究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基本概念界定
一社區
二社區治理
三社區治理結構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為什麼選擇定性研究方法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環境選擇
四研究數據的來源、抽樣和分析
五研究效度和信度
六進入契機和研究倫理
第四節 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社區治理結構變遷的解釋框架
第一節 文獻綜述
一文獻整理
二文獻評述
第二節 “國家一社會”策略互動論的分析框架
一國家一社會分析框架的適用性
二關於行動者的理論
三選擇構造與治理結構的變遷
第三節 研究假設
第三章 國家的回歸:社區建設運動的興起
第一節 社區建設運動的政治信號
第二節 政府對基層社會的再統合努力
一制度調整的內在需求
二基層政權的秩序整合手段
三權力下滲與街道辦的轄區管理
第三節 庇護關係結構中的社區治理
一法律規則及其現實功用
二居委會:基層政權庇護下成長的“自治組織”
三居委會的權力和公務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國家的擴張:社區治理結構的改造
第一節 國家的表達:治理規則的設計
一改革規劃及其評估指標
二二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
三願景:三重權力協作的社區治理格局
第二節 基層政權的實踐:雙重製度空間中的改革作為
一體制變革的現實約束
二改革策略和制度安排
三新制度的異化構建過程
第三節 委託一代理結構中的社區治理
一雙重代理人的成立邏輯
二居委會的治事邏輯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國家的集中與嵌入:社區治理結構的分化
第一節 體制變革的需求和反應結構
一 制度變革的訴求集合
二 政策聯盟和政治反應
第二節 治理結構的分化和權力關係的再生產
一 官僚規則的供應及其後果
二 社區代議制的構建
三 國家與社會的重組
第三節 國家、社會合作結構中的社區治理
合作治理的發生邏輯
二 差異策略約束下的管理行為組合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基本結論
一 國家介入與制度選擇
二 政治交易框定的社區治理
三 官僚制度與社區民主
第二節 對話與討論
一 社區居民自治何以可能
二 官僚制發展的三個維度
三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