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塑

礬塑

礬塑,俗稱“礬塔”。系用金屬絲紮成各種模型,輔以彩線再浸入礬水池中結晶而成的立體造型工藝品。民國時期由蒼南礬礦工人首創,主要流行於溫州蒼南縣,是當地獨有的工藝美術品種。2006年,蒼南礬塑被溫州市人民政府首批認定為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之一,2007年,又被列入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

創造

礬塑作品《十里長亭》礬塑作品《十里長亭》

說起礬塑,歷史要推移到1925年冬天。那一年,也就是劉肇寶進礬廠的時候,13歲的礬礦童工劉肇寶忙完手中的活來到門口休息,他突然發現門口大樹的枝葉上附著有像明礬晶體一樣的東西,仔細打量,在陽光的照射下該物五光十色,很是奪目。小肇寶小心翼翼地折下樹枝,陷入了沉思:如果其他東西表面也附著這種晶體,且將其長時間保存下來是不是可以?這樣一想,他立即付諸行動,他首先用竹蔑絲編成一個螳螂放在明礬結晶池內結晶。不久後,他的實驗失敗了,這是第一次的失敗,但劉肇寶並不氣餒,又經過幾次實驗,他發現了失敗的原因,光滑的蔑絲表面是無法令晶體長時間固定在上面的,後來,他找來了粗繡花線,編了一個花籃,過幾天后拿出來一看,明礬小珠子沾在竹片上,珍珠般熠熠生輝。這次成功了,他完成了一次蛻變,其實是藝術品本身完成了一次蛻變。

從此後,心靈手巧的劉肇寶總是用竹片折成蜻蜓青蛙、魚蝦等飛禽走獸放入結晶池,然後在鐵絲上均勻地紮上各種彩色絲線,再折成寶塔模型放在結晶池裡,過一些時候拿出來一瞧,整個模型綴滿了無數晶瑩剔透的珠子,那是礬珠啊!經過彩色絲線的映襯,比冰雕更加瑰麗多姿。其後,劉肇寶又創作出花籃、果木、亭閣等礬塑作品,無不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這期間,劉肇寶一邊在礬礦做事,一邊利用閒暇時間不斷摸索和完善自己的工藝水平。慢慢地,他創造了礬塑的訊息在整個礬山以及周邊地區傳開了。幾年下來,劉肇寶已經小有名氣。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天,一位西方人走進了劉肇寶的家,這是一個英國人,他是慕名而來的,英國人聽說礬山還有礬塑這種手工藝品,就找到劉肇寶,讓他專門製作了一個,小心翼翼地裝好,滿心歡喜地帶回了倫敦。從此,劉肇寶的名字也隨著這件礬塑作品遠播國內外。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劉肇寶曾經有過放棄礬塑的想法。當時,一個當地的官員來到劉肇寶家,不給錢就蠻橫地拿走了一件做工精美的礬塑。看到自己花費了大量時間、智慧和精力做出來的礬塑並不能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並且苦於當時社會的黑暗,劉肇寶心灰意冷,“金盤洗手”好幾年,直到建國後才″重操舊業″。1958年的某一天,劉肇寶出差內蒙古途經北京,被北海公園內的九龍壁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反覆觀察,仔細揣摩,回家後,精心製作了礬塑《九龍壁》,其畫面上九龍出水嬉戲、盤曲騰躍的生動形象令人拍案叫絕。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和礬塑終於迎來了春天,由於他的手藝力求精益求精,被邀出席在南京召開的全國美工展覽會。劉肇寶製作的礬塑作品此後還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工藝展覽,並流傳到國外。

創新

礬塑作品《寶塔》礬塑作品《寶塔》

由於種種原因,礬塑始終沒有成為劉肇寶的“主業”。他也只能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手藝和礬塑種類。劉肇寶早期的礬塑作品主要是以各種簡單的動物為主,比如螳螂、青蛙、蜻蜓、魚蝦等,後來逐漸發展到各種複雜的盆景和寶塔。劉肇寶一生創作過無數的造型,其中“寶塔”堪稱其成名之作。因此,礬塑也泛稱“礬塔”。作為一個自學成才的民間藝人,劉肇寶一生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同時也使得礬塑工藝造型不斷走向精美和創新。新中國成立後,礬塑的造型也隨著時代和人們的審美要求不斷改變。現在,經過劉肇寶以及兩個兒子劉祖珍和劉祖瑋的不斷努力,礬塑造型已經增加到一百多種,主要有寶塔、花籃、松鶴等。明礬寶塔,造型優美,層次分明。塔身一般為八角形,有的甚至高達十多層,底層開一拱門,底部四周圍著欄桿。整個寶塔的結構既保持了古樸的韻味,又具色澤艷麗之美,再經明礬結晶後,其造型即變得淡雅、樸素。在光線的映照下,明礬珠閃閃發光,使人對寶塔產生仙氣瀰漫、金光四射的幻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創作的《五個里程碑》(即韶山井岡山、遵義城、延安寶塔山天安門)是劉肇寶作品中比較特別的一組。在造型上,這是劉肇寶在原有盆景、寶塔等類型外的一個“新產品”,凝聚了劉肇寶多年的心血;在工藝上,《五個里程碑》將中國革命五個重要的地點連線在一起,這是一件具有獨特時代背景和歷史特色的作品。

同時期,蒼南己出現一批礬塑製作藝人,礬山鎮經營礬塑工藝品的商鋪就有十幾家,並有一家礬塑工藝品生產企業,產品不僅有礬塔,還有各種飛禽走獸、蟲魚花卉的造型,並從原來單體造型演變為普遍採用的組群布局,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松鶴延年》、《七鶴同春》、《雙龍戲珠》、《龍鳳呈祥》等。

上世紀90年代,劉肇寶的兒子劉祖珍、劉祖瑋對礬塑工藝進行了創新改造,大大豐富了創作題材和造型內容。其構圖更加流暢自如,表現手法更具新奇巧妙,並先後推出工藝造型100多種。此外,還採用玻璃罩真空保存法,攻克礬塑作品受空氣侵蝕在一年之內即會變色的難關,使作品得以長期保存,從而提升了礬塑作品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現今,劉肇寶礬塑家傳己至第三代,劉肇寶之子劉氏兄弟還創作出《杜鵑亭》等一批頗具藝術性的佳作。此外,還有林定平、朱慧雪等礬塑藝人仍在堅持礬塑藝術的創作。

後繼無人

礬塑讓劉肇寶及其後人為之驕傲。但是,今天的礬塑藝術正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上世紀九十年代,礬塑藝術曾經達到了一個巔峰,整個礬山鎮出現了大大小小十幾家製作出售礬塑的店,甚至還有人專門開了礬塑手工藝品廠。但是好景不長,短短的兩三年間,所有的商店和工藝品廠全部倒閉。反思當年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部分“趕集”開礬塑店的人看到的僅僅是礬塑作品受到的歡迎以及其背後的利潤,但是他們的參差不齊的手藝卻“砸壞”了礬塑的“招牌”,影響了礬塑的形象。作為礬塑的正宗傳人,劉祖珍和劉祖瑋兄弟並沒有參與那次“開店熱”,他們只是實實在在地在探索自己的手藝,使其精益求精。但是,開店熱後的冷淡卻實實在在地打擊了他們從事礬塑的信心。老大劉祖珍後來就不做了,他的子女原來也都會製作礬塑,但是現在也基本不做了。老二劉祖瑋偶爾還在家中接幾個朋友熟人訂做礬塑的生意,他在外工作的女兒卻已經不會做了。“礬塑的投入是很低的,但是時間和精力耗費太多了,單純依靠礬塑來生活是不太可能的,只能形成大規模批量生產。但它是一項藝術,藝術能夠批量生產嗎?所以這是個矛盾。”最讓劉祖瑋痛心的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做礬塑了,礬塑恐怕後繼無人了。說到這個份上,劉祖瑋表示,“只要條件好,願意學,我是可以免費教的,礬塑雖然是我的父親發明的,但它更是屬於民間的,也是人民的,讓它傳承下去,我相信也是我父親願意看到的。”

製作工藝

材料和工具材料和工具

一是構思設計。即根據造型要求,設計好草圖,並根據造型需要選定粗細不一、用於造型的銅絲。
二是繞線。根據設計圖上的色彩要求,在銅絲外面繞上製造礬塑所需的各色紗線。這一步驟看似簡單,卻是整個礬塑製作的基礎,技術上要求鬆緊有度,恰到好處,既不能過緊以致影響明礬在紗線上的粘附力,也不能過松,與銅絲產生脫離、脫節現象。
三是定尺寸。根據製作對象大小、形狀所需,選擇材料和尺度。材料尺寸的精確度直接影響礬塑造型和精美程度。對於礬塑老藝人來說,他們可以憑藉經驗選擇所需材料。但對於新手,要做到材料恰到好處,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經驗積累。
四是製作坯型。用纏有色線的銅絲根據預先設計的造型,折扎、修整成所需要的造型模坯。這是一個關鍵環節,也是礬塑的藝術價值之所在,技術難度大、要求高,講究心靈手巧,心手相應。
製作坯型主要有折、扎、剪、梳等步驟和技法。
折就是根據造型的需要選定相長短不一的銅絲,將之折成礬塑的各種部件造型。折講究技法,要用小鑷子夾住銅絲的折處,在不損傷銅絲表皮和不造成絲線脫落的前提下,輕巧發力,因勢拗壓成形,要求尺寸掌握精確縝密、不差分毫;用力均勻,折出的形架線條清秀平直、骨架剛柔相濟、曲直互審,轉折處利落分明,彎曲處要弧度適當、婉轉柔順、氣韻流暢。
扎即是將折好的各種平面或立體的部件根據設計造型需要進行綑紮連線、組合造型。線條與線條之間要扎得嚴絲合縫,面與面之間要吻合、方正、整齊,不能出現歪斜不正、重心不穩、局部累贅突兀的現象。松針等點綴小件的扎放位置要準確無誤、符合美學要求,且要小心謹慎,不能損壞花飾。紮好的整個造型要求挺健穩固、富有變化,能夠表現礬塑的整體風韻。
剪即像園藝師修剪花圃一樣,對摺紮好的礬塑造型坯架進行修剪,使整個坯架更加完美協調。剪講究輕而利索,快而準確,這樣才不致於銅絲的絲線脫落和出現拖絲的現象。
梳就是對紮好的結構部件用鑷子進行梳整,將受折扎影響攏在一塊的松葉、花瓣等構件一一展開,對不夠完美和細緻之處進行適當的調整。要求動作細膩輕巧,調整幅度恰到好處,不能損壞構件和造成構件變形。
通過以上程式和技法製作完成的礬塑坯型,已是一件完美的工藝品。
五是結晶。將已經摺疊完成的礬塑模坯放入礬池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讓明礬晶體自然沾附在模坯上。結晶是最講究技術的環節,全憑豐富的經驗,一要掌握好明礬溶液的水溫和溶度。一般來說,40℃水溫和20%濃度的明礬溶液最適宜礬塑的結晶;二要控制好浸泡時間。礬塑模坯放入明礬溶液浸泡的最佳時間是一個半至兩個小時。三要根據各種造型特點,採用長短不同的結晶時間來塑造不同的物體形象。時間長,結晶在模坯上的明礬珠就粗大渾濁。時間短,結晶的明礬珠就細小透明。此外,還可以在同一礬塑模型中,採用上下、左右、前後分開的辦法來結晶,如模型上部是花鳥樹葉,下部是樹枝岩石,在結晶時就可以在時間上採取上短下長的辦法,使物體形象更加逼真動人,以達到應有的藝術效果。亦可根據需要,採取傾斜、顛倒的辦法來結晶,以求得不同部位上相異的結晶厚度,從而形成礬塑獨特的藝術特色。經過結晶後,將礬塑模坯從礬液中取出,一件精美的礬塑作品就渾然天成了。

題材

礬塑工藝以線條造型,手法大膽而新奇,取材廣泛,花鳥蟲魚、樓台亭閣、飛禽走獸、山水風光無所不及,藝人較多選擇的一般有:鳳、白鶴、天鵝、孔雀喜鵲、鴿子、龍、獅、虎、鹿、熊貓、馬、狐狸、蝴蝶、螳螂、蟬、蚱蜢、松、竹、柳、梅花、牡丹、寶塔、花籃等種類。

構圖手法

礬塑造型常用的構圖手法有獨體表現法、組群式構圖法和盆景式構圖法三種。
獨體表現法。主要用於創作獨體作品,通過對一座建築物或一種動植物的素描式構建,表現單一物體的風采。代表作品有《七巧寶塔》《迎客松》等。
組群式構圖法。是礬塑早期的創作法,一般用於篇幅較大、可平面布局的作品。主要通過多個平面單體或文字等便於平面布局的形象,組合在同一個平面上構成畫面。代表作品有劉朝寶創作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九龍壁》《雙龍戲珠》《詠梅》《大海航行靠舵手》等。
盆景式構圖法。是礬塑最常用的構圖法,主要以山水風光、建築物、動植物、花鳥蟲魚、日常生活用品等素材的巧妙組合形成畫面,構建布局嚴謹、層次分明、協調勻稱的優美造型。代表作品有《松鶴延年》《龍鳳呈祥》《七鶴同春》《松鶴朝陽》等。作品造型精巧,能夠充分展示礬塑誘人的藝術魅力。盆景式造型法是一種創新型表現手法,用盆景式造型法創作的第一個作品是劉朝寶創作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五個里程碑》。該作品將韶山沖、井岡山、遵義城、延安寶塔山、北京天安門組合在一個畫面上,立體式地展現了中國革命最為重要的五個紀念地的風采,具有歷史特色。
盆景式造型手法引入礬塑工藝後,豐富了礬塑作品的創作題材和造型內容,推進了創作。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現已開發並在正常生產的礬塑作品造型已有100多種。

工藝特點

礬塑糅合了彩扎、堆塑等工藝技法,以線條為主,線、點、面、塊組合造型,既用寫實的手法造型,又以明礬晶瑩剔透的天然神韻表現一種特殊的意境,具有“通透空靈、雅韻天成”的特點。
通透。礬塑作品既富有藝術性,又蘊含著科技的魅力,每件作品都要經過恆溫40℃的明礬溶液浸泡,自然產生結晶後才能成型。結晶時間的長短、溶液濃度的不同等均能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其麗質渾然天成,其神韻源自取於自然界的明礬晶體。完成結晶工序後的礬塑作品,其質感勝似白玉,通透不遜冰塑,用紅黃藍等各色彩線紮成的坯型,在無數顆皎潔晶瑩的明礬晶體的折射下,映襯出絢麗多姿的光彩。
空靈。礬塑雖然以具象手法構圖,但同時以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形象表現一種崇高或吉祥的意蘊,以有限的藝術形象和在立體畫面上留出的空白,來表現無限的藝術意境,給欣賞者一個清新空靈的世界。如劉祖珍的作品《杜鵑亭》,通過飛檐翹角的涼亭、奼紫嫣紅的杜鵑花、萋萋的芳草、或輕盈曼舞或婷婷玉立的白鶴等形象在畫面上的合理布局,使整個畫面野趣橫生、意韻盎然,咫尺之間,給人一種“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的超脫之感和無垠的遐思。加之礬塑造型的表層覆蓋著一層晶瑩的明礬晶體,通透閃亮,剔透玲瓏,形成一種“透明的含蓄”,象外之意、畫外之情閃爍其間,散發著既賞心悅目,又含蓄淡雅的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