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拉石

磨拉石,是區域沉積地層單位。原為法國羅訥河谷居民稱呼當地一種砂岩石材的名稱。

磨拉石的定義

molasse
地槽急劇隆起,形成於山前坳陷的巨厚的以粗碎屑為主的一套岩系。又稱磨拉層。其成分中礫岩占70%~80%,含砂岩、灰岩、泥灰岩、頁岩、鹽類、煤等。岩層鬆軟,厚度巨大,通常分選和磨圓較差,常見交錯層和波痕,相變急劇。以陸相沉積為主,也有海相和海陸互動相沉積。成分變化有一定規律,從山區到平原往往由礫岩過渡為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縱向上,從上到下由陸相過渡為海相。主要發育於造山運動的隆起階段,分布於山前坳陷地帶。有些地帶由於地殼活動性較弱,其磨拉石的發育程度不全,稱為類磨拉石。中國北祁連山地區的老君山礫岩被認為是典型的磨拉石。岩系下部為礫岩、砂岩,上部為砂岩、頁岩。molasse一詞源於法語,1919年瑞士地質學家A.海姆首次提出。

磨拉石的形成

原為法國羅訥河谷居民稱呼當地一種砂岩石材的名稱。19世紀時引入地質文獻,用以表示阿爾卑斯山區主要為中新統的一套厚度很大的以灰、綠色砂岩和礫岩為主的區域沉積地層。磨拉石厚外達幾千米,形成下部海相、上部非海相的楔形沉積體,即側向急劇變薄,粒度變細。磨拉石的砂岩中富次硬砂岩或岩屑砂岩,也發育長石質砂岩。砂岩層發育交錯層理,但不發育粒級遞變層理
磨拉石作為構造岩相術語,表示不同造山帶的不同造山期在復理石之後的一種普遍發育的構造岩相類型。如歐洲“紅色大陸”的泥盆系,石炭系含煤地層,美國洛基山區一部分白堊系地層等。地質文獻中常把磨拉石稱為後造山相,形成於後造山期。在沉積建造中還劃出磨拉石建造。磨拉石中發育三角洲相沉積,也可含煤層,還可形成厚的儲油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