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安徽省地質局317地質隊196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安徽廬江縣磚橋附近;參考剖面在樅陽縣黃家凹一帶。
特徵
磚橋組為介於在龍門院組與雙廟組之間的一套火山-沉積岩系。主要為灰、灰紫色塊狀輝石粗安岩、粗安質含角礫岩屑凝灰岩夾紫紅色凝灰質粉砂岩。未見化石,厚約116m。與下伏龍門院組呈噴發不整合接觸。與該組層位相當的火山岩層在懷寧盆地的江鎮及香茗山等地稱江鎮組,下部為淺灰、灰紫色含橄欖石粗面玄武岩、粗面岩、杏仁狀輝石玄武粗安岩,夾角礫岩及凝灰岩,厚612m;上部以淺紫灰、灰白色鉀長流紋岩及球粒狀流紋岩為主,夾流紋質火山角礫岩,厚約104m,未見化石。在寧-蕪地區這套火山岩又被稱之為大王山組,其下部為安山岩、鈉質安山岩,局部夾角礫凝灰岩及沉凝灰岩;上部以粗面岩、鉀長粗面岩、石英粗安岩及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積岩為特徵,亦未見化石,岩層總厚可達2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