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龜谷,龜形之山谷也。坐落於臨川南陲——茅排鄉澤泉村。山谷地勢開闊,平坦,有良田千畝。臨川茅排,九成是山,一成是田。山峰挨著山峰,大多組成狹長的山澗,很難看到像澤泉這樣的一馬平川的大山谷。西面巍巍群山將山谷緊緊相抱,猶如天上掉下一塊巨大的玉佩,又如一隻神龜靜臥在這天池龍潭之中。
八百多年前,磁龜谷就有張氏人隱居於此,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人口,地靈人傑。據張氏族譜載:民國前,單五六品官銜就十幾人。時任瑞州府(今高安縣)訓導張大瑗訓導有方,政績顯著,其父張廷益、其母謝氏皆被道光皇帝下旨旌表,以治家育人,相夫教子的典範顯揚於世。
此村有眾多古建築,現保存的“騎尉第”、“進士第”、“外翰第”、“官邸”等遺址曾都是規模宏大的古宅建築群。據當地人介紹,已毀掉的一幢“九廳十八房”大宅,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外翰第”前年被人買下拆走,乃五層廳堂,面積在1000平方米。文革期間,從這裡抄走大量古官銜衣冠。難怪人稱,磁龜是汝水一帶衣冠文物之鄉。
磁龜谷尚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大約元朝期間,一張氏娶山下一位姓胡的將軍之女為妻,不久,胡將軍派人到張府了解其女生活情況。被派去的人回來匯報,說胡女在張府十分殷勤。胡將軍誤為女兒在張府受到虐待,便向皇上稟奏張氏在磁龜谷謀反。於是皇上下旨抄斬磁龜三日,接到聖旨的胡將軍又將詔書上的“三日”改為“三月”。結果磁龜谷塵煙四起,在劫難逃,連葬在深山的祖墳也被挖掘。據村人說,1985年盜墓人打開了一座古墓,其洞穴大如地下宮殿,現在還可看到一堆陶瓷碎片。抄斬後,將軍又請風水先生折斷磁龜“龍脈”,即將山上泉水折斷,以絕地之靈氣。故磁龜谷後更名澤泉村(與“折泉”諧音)。
令人惋惜的是,那些古宅建築所剩無幾。一些顯赫門第,由於風侵雨蝕,大多已經倒塌,裡面雜草叢生,留下殘垣斷壁。唯有“騎尉第”依然巍巍屹立,保存完好。在磁龜不遠的小嶺谷保留著一棵千年銀杏,一兜三株,最粗的需三個成人合抱。雖然表皮蒼老斑駁,但仍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