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外三瓣長腳,貓耳捧,白色捧瓣上有三條紅線,劉海舌。葉面有時有水晶出現。地生植物;假鱗莖較小,卵球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4-7枚,帶形,通常較短小,長20-60厘米,寬5-9毫米,下部常多少對摺而呈V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
花葶從假鱗莖基部外側葉腋中抽出,直立,長3-15 (-20)厘米,極罕更高,明顯短於葉;花序具單朵花,極罕2朵;花苞片長而寬,一般長4-5厘米,多少圍抱子房;花梗和子房長2-4厘米;花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綠色或淡褐黃色而有紫褐色脈紋,有香氣;萼片近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2.5-4厘米,寬8-12毫米;花瓣倒卵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1.7-3厘米,與萼片近等寬,展開或多少圍抱蕊柱;唇瓣近卵形,長1.4-2.8厘米,不明顯3裂;側裂片直立,具小乳突,在內側靠近縱褶片處各有1個肥厚的皺褶狀物;中裂片較大,強烈外彎,上面亦有乳突,邊緣略呈波狀;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上方延伸中裂片基部以上,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多少形成短管狀;蕊柱長1.2-1.8厘米,兩側有較寬的翅;花粉團4個,成2對。蒴果狹橢圓形,長6-8厘米,寬2-3厘米。花期1-3月
生長環境
性喜涼爽、濕潤和通風透風,忌酷熱、乾燥和陽光直曬。
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呈微酸性。
北方冬季應在溫室栽培,最低溫度不低於5℃。
性喜涼爽、濕潤和通風透風,忌酷熱、乾燥和陽光直曬。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呈微酸性。北方冬季應在溫室栽培,最低溫度不低於5℃。
分布範圍
多產於溫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是中國的特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都有分布。生於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台灣可上升到3000米。
日本與朝鮮半島南端也有分布;據報告印度東北部也曾發現,尚有待於進一步證實。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辛,涼。有小毒。活血祛瘀,涼血解毒。用於跌打損傷,. 骨折,肺熱咳嗽,痰中帶血,尿血,外傷出血,咽喉腫痛,狂犬咬傷。 全草:清熱潤燥,驅蛔,補虛。用於腎虛,頭昏腰痛,陰虛潮熱盜汗,蛔積腹痛,痔瘡。
觀賞價值
其葉態優美,花香為諸蘭之冠,為客廳、書房的珍貴盆花。
植物文化
蘭花的幽香獨秀長青素雅,蘭是一種花卉又是一種精神象徵。中國蘭花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血脈相連,蘭學與國學血脈相連。這是全世界各種花卉史中所極為少見的。可以說,中國蘭花之所以這么名貴,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她是用一二千年的中國文化栽培出來的。
歷史
春蘭作為觀賞植物的早期栽培史尚有爭論。中國春蘭的著名產地浙江紹興(古代屬越國)人多認為該地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人栽培春蘭。其根據是東漢袁康的《絕越書》,該書載:“勾踐種蘭洛因”(或作:“勾踐種蘭渚山”)。據此,他們認為早在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就曾在浙江紹興的“渚田”(或“渚山”)種蘭。對此,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中國蘭花學會會長陳心啟先生另有解釋。陳認為此句應解為勾踐在“蘭渚山”恭耕壠畝,種田,不是種蘭,蘭渚山或蘭渚因應為地名,此地在浙江紹興屬內。陳據此,否定了前說。中國春蘭栽培史起於何時,尚在爭論中
栽培技術
一般春蘭的生長適溫為15℃至25℃,其中3月至10月為18℃至25℃,10月 至翌年3月為10℃至18℃。在冬季甚至短時間的0℃也可正常開花,能耐-5℃至-8℃的低溫,但最好將室溫保持在3℃至8℃為最佳,或保持盆土不結冰為度,並將其擱放於靠近南窗的陽光充足處。冬季在家庭栽培的條件下不宜施肥,包括有機肥,否則易傷害其根系及花苞。一般情況下,在秋末冬初當氣溫下降至15℃以下後,就應停止施肥。它喜歡比較涼爽的環境,忌高溫酷暑,夏季當氣溫超過30℃以上後,應停止施肥,否則易造成高溫條件下的肥害傷根。盆栽蘭花特別忌用生肥、濃肥、大肥,尤其是高濃度的化肥,極易造成肉質根脫水壞死,應儘量使用漚制過的稀薄有機肥,或使用蘭花專用肥,切實做到薄肥勤施。
春蘭的澆水, 應視不同的生長季節,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不同的養護環境而區別對待,冬季植株處於休眠狀態,應節制澆水,一般5天至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有些潮氣即可,如盆土確已發乾,則可于晴好天氣的中午前後,用與室溫相近的溫水噴淋,切勿用大水澆灌。夏季溫度高、光照強,要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盆土可於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後澆一次水,還要向葉面及周邊環境噴水,可起到增濕降溫的作用。梅雨季節正是春蘭的旺盛生長階段,要避免盆土內積水,也不能讓泥土濺落到葉筒中或葉面上,以防引起爛心或葉部病害。澆灌用水以微酸性至中性為宜,其pH值最好在5.6至6.8之間,雨水、雪水、涼開水最好,泉水、河水、塘水次之,忌用鹼性水、冷井水、污水及未經日曬的自來水。澆水要從盆沿澆入,使其逐漸濕潤蘭根,直至盆土上下均濕潤。一般家庭盆栽春蘭,春、冬季在中午前後澆水,夏、秋季在早上或傍晚澆水,避免夏日正午時澆噴水。
要求
1.選盆用土:栽植春蘭宜在秋末進行。栽植前宜選用清水浸泡過數小時的新瓦盆,如用紫砂盆或塑膠盆時需注意排水。盆的大小以根能在盆內舒展為宜。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混勻使用。切忌用鹼性土。
2.上盆:先在盆底排水孔(最好能有3排水孔)上墊好瓦片,再墊上碎石子、爐渣等物,約占盆的1/5,其上鋪一層粗沙,然後放入培養上。最好將蘭苗放入盆中,將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蘭根與盆土緊密結合,繼續填土至盆沿,壓緊。上留約3cm沿口,以便施肥與澆水。
3.遮蔭:上盆後澆透水放蔭蔽處。早春與冬季放室內養護,其餘時間放在蔭棚下。夏天早晨8點至下午6點遮光,春蘭在夏季遮光蔭蔽度宜達90%左右。春、秋季為70%-80%左右即可。
4.澆水:蘭花葉片有較厚的角質層和下陷的氣孔,比較耐乾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經常保持蘭土"七分乾、三分濕"為好。一般情況下,春天2-3天澆水1次,花後宜保持盆土稍乾一些,4月以後宜保持盆土略濕潤;夏天氣溫高,可每天澆水1次;秋季則宜見乾見濕;冬季澆水宜少。春蘭孕蕾期,宜保持濕潤,但也不能過濕。乾旱和炎熱季節,傍晚應向花盆周圍地面噴霧,增加空氣濕度。
5.施肥:蘭花忌施濃肥。新植蘭花第1年不宜施肥,經過1-2年的培養待新根生長旺盛時才可以施肥。一般從4月起至;立秋止,每隔15-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盛夏酷暑,停止施肥。施肥時間以傍晚為宜,並避免液肥沾污葉片。
6.疏蕾:現蕾後宜選留一個發育最好、觀賞價值最佳的花蕾,其餘的--律摘除,樣才能使其花人而色美。春蘭開花10-14天左右可將花朵連同花莛一起剪去,不要等到花自然脫落後再剪,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來年開花
方法
分株繁殖和播種繁殖兩種常見的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常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底和秋季10月至11月上旬進行。這時已結束休眠期,春蘭已開過花,新芽和新根即將長出,栽後不久便會出新根發新芽,容易恢復正常生長。過早分株,氣溫低,會造成凍傷、枯葉,甚至部分會死亡,影響長勢。如分株過晚,容易損壞芽和新根,不利於正常生長。
2、播種繁殖
春蘭種子極細,發芽率低,盆播很難發芽,可採用培養基繁殖。採種後應立即進行播種,方法是必須在無菌條件下,將種子播種於預先配置好的蘭花專用培養基。種子播前用雙氧水浸泡15~20分鐘消毒。接著將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瓶放置20~25℃培養箱內,3個月後種子相繼發芽。待幼苗在培養瓶內長有2~3片小葉時,從瓶內移植於經消毒的泥炭苔蘚中培養,待蘭苗生長健壯後再移植於小盆。
病蟲防治
我國古人通過長期育蘭實踐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養蘭“四戒”經驗。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乾、冬不濕”。所謂春不出:蘭花喜濕潤,春季多風乾燥,氣溫較低,為避免遭受寒風侵害,春季蘭花不出室,可放在室內半光處養護。
但春蘭及蕙蘭需放在靠近窗台的向陽處。所謂夏不日:蘭花性喜蔭蔽、涼爽,忌陽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暴曬。因此夏季需放在冷涼、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培養。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為甚,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需陽光較多。所謂秋不乾:蘭花,特別是建蘭,秋季正是孕蕾期,最喜歡濕潤涼爽的環境,如果盆土或空氣乾燥,則不利其生長發育,葉子易枯黃,同時也會落花蕾,並影響翌年開花。
秋天澆水量應適當增多,並經常向葉面上噴霧。秋分前後也需適當多施些腐熟的稀薄液肥。花期時可向根部施一些草木灰水,對促進蘭根、莖、花的發育均很有育。所謂冬不濕:冬季蘭花處於休眠狀態,需節制澆水,一般以保持盆土見乾見濕為宜。若澆水量多,易爛根。惟墨蘭冬季開花,澆水量應多些。
寓意
蘭花為“美好”、“高潔”、“純樸”、“賢德”、“賢貞”、“俊雅”之類的象徵,因為蘭花品質高潔,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稱。如義結金蘭:指結交很投合的朋友;蘭質蕙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