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邊藝術

作品簡介

抽象主義繪畫的一個派系,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50年代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成為流行的畫風時,一些從事幾何抽象主義創造的畫家,則試圖用幾何圖形或有清晰邊緣的造型,推出一種新的風格與之抗衡。他們拋棄了抽象表現主義通常採用的色彩明暗對比和有立體空間的畫面效果,代之以重視色相對比和平面感的大塊色面。首先於1959年使用硬邊藝術這個名稱的是美國評論家J.蘭納。

藝術特點

1960年,評論家L.阿拉韋指出,硬邊藝術不同於幾何抽象主義,它採用的幾何形體比較少,畫的表面光滑而純淨,整個畫面自成一個單元,形體似乎要擴展到畫面之外,色彩也限制在二三個色調內,前景與背景之間沒有區別。被認為硬邊藝術的代表人物是J.艾伯斯﹑B.紐曼﹑A.萊因哈特﹑K.諾蘭與F.斯特拉等。艾伯斯是這一風格的先驅者。紐曼與萊因哈特在50年代中期推出與抽象表現主義相異的風格,用平塗的大塊色面構成畫面。紐曼用紅色平塗畫面,同時以一兩條彩帶作垂直和水平的分割。萊因哈特愛用長方形組成畫面,色調比較單純。諾蘭嘗試把色彩直接染進畫布,使顏料牢固地與畫布結合為一體,並以相同的一個形作連續的重複。這種畫法不留筆觸,畫面產生光滑﹑透明的色面效果。斯特拉運用不同於一般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成型畫布,這種畫布與畫面造形配合一體,呈V字形﹑圓形和其它不規則的幾何形。這種畫布厚度大,不需外框,掛在牆上時整幅畫突出,產生一種浮雕的效果。由於這種風格有明確的邊線和輪廓,所以被人們稱作硬邊繪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