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背景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小笠原群島中只有父島有駐軍;硫磺島的地位是在開戰後才逐漸提高,日軍駐島最早的原因為鞏固往南太平洋的空中航線,因此由日本帝國海軍派兵在島上開設機場。第一座機場(千鳥機場)位於折缽山東北方約2公里處,有20架戰鬥機和1500名海軍駐紮在這裡。此外還有電台、氣象站等輔助設施。
1944年2月,當美軍收復馬紹爾群島以及1944年1月對加羅林群島的楚克發動毀滅性的空中打擊後,日軍大本營開始重新評估情勢。為抵禦美軍的行動,日軍建立了一個環形防衛圈“絕對國防圈”,南北向的加羅林群島至馬里亞納群島即為其中一道島嶼防線,兩群島更北部即是硫磺島,其次便是日本本土了。1944年3月,日軍由小畑英良中將指揮的陸軍第31軍進駐了此防線內。1944年8月美軍收復關島,同年12月20日登入菲律賓萊特島。其後的雷伊泰灣海戰中美軍基本消滅了大日本帝國海軍主力。因此美軍取消原本在1945年2月底3月初登入呂宋島或台灣的作戰計畫,改為搶占硫磺島後直接攻擊沖繩及日本本土。
馬紹爾群島淪陷後,日軍加強了硫磺島的軍事力量,在硫磺島上的軍事力量達到5000人,13門火炮,200挺輕重機槍,4552支步槍,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徑2聯裝高射機槍,此外還有120毫米口徑的火炮。硫磺島和小笠原諸島成為防止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因為當時日本已經喪失了制海和制空權。
1944年6月,硫磺島上還駐有80架戰鬥機,但到了1944年7月僅剩下4架,美國海軍到了硫磺島目視範圍內,一次全面的轟炸,炸毀了硫磺島上所有的建築物和僅存的4架飛機。但美軍尚沒有對喪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島展開攻擊,而日本則只餘下地面部隊能使用。
戰鬥序列
美利堅合眾國:
•硫磺島派遣軍
•第51特遣隊
•第53特遣隊
•第54特遣隊
•第58特遣隊
•第56特遣隊
•第5兩棲軍(總兵力61,000名)
•第3海軍陸戰師(第9、21團、第12炮兵團、第3坦克營)
•第4海軍陸戰師(第23、24、25團、第14炮兵團、第4坦克營)
•第5海軍陸戰師(第26、27、28團、第13炮兵團、第5坦克營)
大日本帝國:
•陸軍 (總兵力 13,586名)
•混成第2旅團 (旅團長:千田貞季少將、旅團司令部附:厚地兼彥 大佐、旅團司令部附:堀靜一 大佐)
•獨立歩兵第309大隊 (大隊長:粟津勝太郎 大尉)
•機關槍中隊 (中隊長:阿部武雄 中尉) - 阿部中隊長被俘。
前期準備


戰役過程
空襲
炮擊

登入





推進

玉碎
海戰

反撲
結局

戰役結果
日軍
美軍
對比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