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石村

破石村

破石村位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的湖南鎮以東,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朝時就有人在這裡繁衍生息。破石村原來叫圓石村,因為村中有一塊很大的圓石而得名。

基本信息

簡介

破石村位於浙江衢州衢江區湖南鎮以東,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朝時就有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今年72歲的村史編撰人余水堂說,破石村原來叫圓石村,因為村中有一塊很大的圓石而得名,後來有村民覺得石頭太大,擋住了水流,就想方設法把它破開了,“破石破石,就這樣 叫出名了。”

破石余氏

破石村悠久的歷史,浸潤著豐厚的文化氣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才俊。據考證,從唐代起,該村考上進士的有7人,舉人15位,貢士26位,七品以上官員近百位。特別是明朝期間,破石余氏成為衢州名門望族,出過多名進士和舉人。永 樂元年(1403年),余貞、余能兄弟同中舉人,永樂二年,余貞又高中進士,永樂九年,余敬高中進士,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余英、明萬曆二年(1574)的余國賓、明萬曆八年的余懋中都考中了進士。余貞為給事中;余敬官至福建道監察御史,巡按交趾(今越南);余國賓任江西按察使升右布政使;余懋中為御史。而舉人、秀才者比比皆是,如余敷中、余鈺等皆為三衢名儒。舊時,破石余氏祠堂有楹聯云:“占居圓石傳三十數代,詩禮相承;派衍鐘山感五百餘年,簪纓繼續”,就是這種耕讀傳家之風的生動寫照。民國時,余漢謀出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曾與破石余氏有聯宗之舉。

衢州余姓中頗具特色者,當推破石(又稱圓石)一支。破石余氏為宋·乾道年間武舉余智遠由柯城區石樑鎮大俱源徙遷,後從破石遷出者甚多。由於破石村四圍山繞無沃土,皆鴟踞狼嗥、酸風苦雨之境,因此,明代力役之徵皆免,“遂有閉戶攻書,掇巍科而躋顯秩”(民國《衢縣誌·食貨》)。

破石四景

破石村的牡丹台筆架山、硯瓦池、雙蝶峰並稱“破石四景”,每一個景點都有詩為證,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霹靂大仙”破圓石的故事;“牡丹仙子”規勸山民讀書的故事傳說;“余小姐與牧牛少年”的愛情悲劇,有口皆碑。據說,明代遂昌知縣湯顯祖所作的傳奇《牡丹亭》就取材於此。

第一景為筆架山,孤峰屹立於烏溪江畔上游,海拔150米,山體中間高兩邊低 , 山上林木蔥鬱形似筆架而得名,清代詩人餘思侖曾有詩說:“玲瓏崛起碧摩空,注勢如飛印沼中。沙篆不須猜兩岸,山痕豈若認頭童。頻看帆影千層合,隨著鐘聲萬 里 通。得氣均占清雨露。依然林木庇籠蔥。”

第二景為硯池,位於筆架山與另一座山之間,是一深一淺兩個相連的池塘,池水一紅一黑,筆架山為印,硯池即為印台。清破石詩人余汝儒曾作過詩:“雙池為硯 色不同,一墨還兼有一紅。如有微凹多聚墨,濃占文筆插雲峰。”

第三景為牡丹台,是破石余氏祖塋前四周石欄圍繞的花壇,環之種植牡丹多種,相傳有一種名為金帶圍的名貴牡丹不易開花,此花一放,村中必有得第者,清·鹹豐年間被毀了,但遺蹟尚存。有詩云:“綽約仙姿勝洛陽,高台雲涌獨流芳。艷含湖水三分闊,秀吐鐘山一脈長。質異原分瓊島種,繁英常對紫微郎。”

第四景是雙蝶峰,形似雙雙飛舞的粉蝶,有詩寫道:“蛸拔文峰隔岸開,雲房雙蝶載飛來。聯翩探得天香後,恰與高崗鳴鳳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