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紐約的矽巷](/img/2/956/nBnauM3XwcDMwcDM3IDO2ETO4MTM2QzNxkjMwADMwAzMxAzLyg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矽巷”通常是指聚集在從曼哈頓下城區到特里貝卡區等地的移動信息技術的企業群所組成的虛擬園區,沒有固定的邊界,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園區。
紐約市布魯克林和曼哈頓中城等地區都曾被稱為“矽巷”(SiliconAlley),如今矽巷已演變成一個概念,而非特定地點。最初獲得“矽巷”名稱的地區為切爾西和Flatiron區,在谷歌和IAC總部之間已有數百家新創公司進駐百老匯和第五大道。
矽巷新創公司以廣告、新媒體、金融科技等領域為主,包括DoubleClick和IAC等,網路交易圖庫Shutterstock創辦人歐林吉(JonOringer),甚至已經竄起為矽巷首位億萬富翁。對創業家來說,紐約投資人多、容易闖出全球知名度,若產品成熟、也找到利基市場,而且也是電子商務、廣告、媒體或時尚領域,矽巷是個絕佳創業地點。紐約生態系比矽谷和倫敦更為多元,新創公司社群迅速壯大,也容易取得資本和人才,且是大型媒體、時尚與金融業者的聚集處。
優勢地位
“矽巷”的新創公司因位置緊鄰,租不起辦公樓的創業家能利用創新的合作空間工作,例如課程業者GeneralAssembly提供開會、工作和教育訓練的地點。矽巷新創公司密集度高,也讓創業家容易在餐廳等地碰到潛在合作夥伴、工程師或人才,附近也有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
除了擁有新創公司、資金及地理位置等優勢之外,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提供的政府支持更是讓矽巷如虎添翼,他投入大量資源,盡力扶持紐約新創公司社群,為矽巷超越矽谷提供了莫大助力。
矽谷和舊金山灣區向來被視為科技業的“祖國”,其科技中心的地位在美國西岸迄今仍無可取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紐約市現在正以“矽巷”(SiliconAlley)的地位,崛起為美國東岸的科技重鎮,力圖成為美國的“新科技首都”。
發展之路
![矽巷企業家](/img/b/866/nBnauM3X2cDNyQzM5IDO2ETO4MTM2QzNxkjMwADMwAzMxAzLyg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矽巷誕生於網際網路科技興起的年代,矽巷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科技股泡沫後,現已成為超過500家初創企業的聚集地。矽巷所具有的創新氣息成為風險資本投資的熱土,從2007到2011年,矽巷風投交易量暴漲32%,2012年第三季度激增至44%,資助總金額上升到2.18億美元。矽巷的成功為紐約找到了新的城市標籤:美國“東部矽谷”、世界“創業之都”。
美國人將矽谷稱為“西岸模式”,而將矽巷稱為“東岸模式”。“東岸模式”的業務大多集中在網際網路套用技術、社交網路、智慧型手機及移動套用軟體上,創業者們注重把技術與時尚、傳媒、商業、服務業結合在一起,開掘出網際網路新增長點,而傳統的“西岸模式”更關注晶片的容量和運轉速度。矽巷已經呈現出適合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技術初創企業成長的業態系統,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落戶矽巷。
成功措施
政府推動:做好軟體與硬體的有機結合
![矽巷的科技公司](/img/6/dc8/nBnauM3XwIDNwQTNzMDO2ETO4MTM2QzNxkjMwADMwAzMxAzLzg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減稅計畫。在1990年代,矽巷剛開始建立時,針對紐約市稅收偏高的問題,市政當局制訂了以下優惠政策:房地產稅特別減征5年計畫(3年減50%,第4年減33.3%,第5年減16.7%);免除商業房租稅(前3年商業房租稅全免,第4年免4.7%,第5年免3.3%);曼哈頓優惠能源計畫(期限12年,前8年電費減少約30%,以後每年減電費20%)。
2、公私合營。1997年市政府與紐約商業區聯盟和樓房業主們結成了公私合作夥伴,吸引世界各地新的信息技術公司落戶矽巷。2000年6月,紐約市政府組織成立了新媒體理事會,理事會下設九個小組,理事會成員代表著新媒體企業、貿易委員會、教育文化機構和政府部門,關注問題涉及從數位化藝術直至稅收問題的各個方面。
3、改善設施。推行管線改造計畫,通過對曼哈頓34大街和布魯克林商業區的地下175英里長的舊管道的利用,安裝光纖線路,進行高速數據傳送。加強捷運站和移動信號建設,將空閒職位在紐約地圖上標記、打造“科技地圖”。
市場運作:營造創新與服務的良好環境
1、大量的創新人才。調查顯示,85%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選擇落戶地點時,首要考慮的是該地區人才的多寡,“矽巷”擁有大批的作家、導演、編輯、設計師和藝術家等,這些創新型人才是新媒體發展過程中備受青睞的群體。
2、豐富的資金來源。紐約是國際金融之都,擁有完善的資金鍊和豐富的顧客群,易於取得資金來源。同時,戰略合作夥伴的選擇餘地大,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著名學府和最好的設計學校能夠不斷地輸送新生力量。
3、創新的生態系統。紐約擁有科技大會和299個科技產業組織,涵蓋金融、時尚、媒體、出版、廣告等各類產業,建立起了產業互助系統,形成了良性的科技圈生態環境,給新公司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人才特點
![矽巷企業家(從左)Blip.tv的查爾斯·霍普與賈斯汀·戴;Art.sy的卡羅琳·劉與路易絲·厚赫斯特;Blip.tv的邁克·戶迪克、賈里德·克利特與迪娜·卡普蘭;GoTryItOn.com的馬里薩·埃文斯;及Art.sy的卡特·克利夫蘭。](/img/f/51d/nBnauM3XzYjNyEjN0ADO2ETO4MTM2QzNxkjMwADMwAzMxAzLwg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矽巷的是第二和第三代的企業家,是一批較有經驗的投資者,並且這裡有一個越來越多的人才庫。
矽巷的年輕企業家與他們20世紀90年代的前輩不同,重點已經從網路效果和廣告轉移到社交網和移動軟體。矽巷仍然是由有創意的年輕人來驅動的,他們創造出圍繞著社論、廣告、貿易和社區方面真正引人注目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