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山鎮

石馬山鎮

石馬山鎮位於漣源市城區東郊,東毗渡頭塘、斗笠山、楓坪;南接白馬;西臨藍田、三甲;北連龍塘、橋頭河。地處東經112°,北緯27°6 ′,東西長24公里,南北寬5公里,總面積116.8平方公里。距市政府機關2公里。 石馬山鎮境內經濟發展迅速,市場日益繁榮。 石馬山鎮距市政府機關2公里。東毗渡頭塘、斗笠山、楓坪;南接白馬;西臨藍田、三甲;北連龍塘、橋頭河。地處東經112°,北緯27°6 ′,東西長24公里,南北寬5公里,總面積116.8平方公里。境內經濟發展迅速,市場日益繁榮。

基本信息

地理氣候

地理

境內地形起伏,西高東低,屬丘崗平區及中低山區地帶,土壤為黃褐粘土及黃褐沙質粘土。南有雷峰山脈,海拔579米,為境內最高山脈,北有馬頭山山脈,海拔411米,皆近似東西走向,漣水河流經其間,流域26公里,約占漣源境內流域的二分之一。溫江河在境內中部由北端向南匯入漣水,境內流域約6公里,其東西兩岸有東溫、西溫兩泉垂直對稱、遙相呼應,為溫江河之主要源泉。

境內有山地面積5.85萬畝,其中林地5.32萬畝;耕地面積3.83萬畝,其中水田2.82萬畝。

氣候

境域屬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暖時間較長,冬寒時間較短。1月最低平均氣溫5℃,7月最高平均氣溫34.5℃,適宜於水稻、小麥、紅薯、玉米、花生、豆類等農作物生長,也適宜於水果、茶葉、疏菜等農作物的種植。

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品種多,分布廣,主要有煤、粘 土、石灰石、河沙、鐵、鋅等。煤炭分布在馬頭山脈之北的桅子、 、紫溪、楠木、麥沖、溫江、應山等村,及雷峰山脈之南的崩石、李家壠等村。石灰石、粘土遍布全境。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宋至新中國成立前分屬安化和湘鄉縣;

一九五0年建政時屬漣源縣第一區、第二區;

一九六一年分屬青山公社、青煙公社、湖泉公社;

一九八二年公社改鄉,即屬馬頭山鄉(青山公社更名)、青煙鄉、湖泉鄉。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劃馬頭山鄉之馬家境、新中、烏雞壩三村及青煙鄉之石梅村,成立馬家境辦事處;

一九九二年十月增劃青煙鄉之青煙、張家灣二村歸屬馬家境辦事處;

一九九五年撤區並鎮時,由馬頭山鄉、青煙鄉(其中日升村劃歸藍辦)、湖泉鄉及馬家境辦事處合併,成立石馬山鎮,因鎮機關地址臨石馬山而得名。

行政區劃

石馬山鎮 石馬山鎮

石馬山鎮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鎮,下設4個管理區,轄63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委會。

人口

2007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總人口為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1萬人。主要姓氏有劉、易、張、梁,約占總人口的50%,顏、廖、李、田等姓氏人口也較多。除小數因婚嫁、工作遷入境內的少數民族外,99%以上的人口為漢族。

區劃

[馬家境管理區]: 馬家境、新中、石梅、青煙、張家灣、唐家沖、小沖、紫花、青銅、楊嶺、排掌、排洲;

[青煙管理區]: 建光、井泉、幸福、石橋、源頭沖、培元、崩石、李家壠、集峰、龍埠、滿水、扶勝、大豐、雷峰;

[湖泉管理區]: 群英、群雄、石門、朱泉、古台、湖泉、拖坪、龍江、董家、川門、關橋、桂新、雙力、鳥溪、黃栗、山滔、相車;

[馬頭山管理區]: 四甲、群先、群聯、回龍江、桅子、紫溪、白楊 、楠木、麥沖、溫江、應山、新合、團結;

[社區居委會]: 梅園、黃山、荷花、雙河。

註:2012年1月,劃歸漣源市經濟開發區管轄的村(7個):烏雞壩、木靈、東軒、飛仙、長車、雙車、馬頭山。

政府機構

派出所4821085 勞動站4823153

黨政辦4821356 計育辦4822536

財政所4821908 國土所4820111

民政所4822772 合管站4822485

政務中心4821356 中心學校4823578

衛生院4822459 供電所4820437

經濟建設

農業生產

境內農業生產傳統是: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小麥、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種植大豆、花生、油料作物為主。1987年,雙季雜交水稻已全面普及,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達2.9萬噸。但由於糧食生產成本過高,效益較差,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低落,部分水利設施陳舊失修,渠道荒廢,糧食生產曾一度跌入低谷。

2004年1月,中央解決“三農”問題政策出台,調整農資產品價格,開始對種糧農民實行補貼;2005年取消了農業稅徵收,鎮黨委政府也隨之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加大資金投入,修復水利設施,並大力推廣小型排灌機械。農業生產逐步向“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農業產業化轉變。2004年到2007年,共整修了小Ⅰ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10座,山塘3258口;恢復和擴建電排137座,其中100瓩以上的電排7處,水輪泵21處;維修和興修渠道63處,計309公里。生態農業發展初具規模,其主要項目有:以湖泉管理區為中心的萬畝優質玉米基地,石橋村黑山羊基地,天隆、飛虹、友誼、包圍山等特色養殖基地,雙車村天麻種植基地,鳥溪、朱泉、山滔等村“湘中黑牛”養殖基地等。

2007年,全鎮農業生產總產值達10.9億元,糧食總產量達2.7萬噸,人均純收入2397元。

工礦企業

石馬山鎮是漣源的工業重鎮,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寬鬆的社會環境和雄厚的工業基礎。1987年時,境內已是礦窯遍布、企業林立。有國營企業1家,市屬企業8家,鎮辦企業15家。在計畫經濟管理體制下,缺乏競爭意識,大部分企業負債累累,背上了沉重包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類企業體制發生了根本變化,由承包、租賃到轉置,民營企業隨之迅速發展。到二十世紀末,境內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骨幹企業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勃然崛起。遠揚煤機、嘉鑫冶煉、方圓磨具、安泰塑膠、創安防爆、回春堂藥業等民營企業產品遠銷全國各地。2006年,漣源城區“北擴東延”、“工業園區開發”的總體規劃出台後,更加激發了投資商的熱情,相繼引進了一大批項目和資金。現礦山機械城、溫江綜合開發、“三一”新材料等項目正在規劃籌建之中。國稅、民政、農機、公安等局級機關也相繼入居境內。

2007年,境內已有各類企業140餘家,規模以上的企業18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3家,全年工業總產值達11.5億元,創稅金3136萬元。

經濟貿易

境內經濟發展迅速,市場日益繁榮。1987年,境內僅有供銷社3家、代銷店10家,農資產品、緊俏商品仍然由國家計畫分配,通過供銷渠道供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個體商店蓬勃興起,供銷合作社也隨之實行承包、租賃、轉置。到二十一世紀初,供銷部門已完全被個體商店取代。境內貿易以梅園市場為中心,以荷花廣場、群英橋、湖泉、培元等市場為網路向全境輻射,各類專賣店,連鎖店、批發部、超市、平價商場也隨之興起。個體經濟成了商品交易市場的主導。

2007年,境內已有集貿市場6個,超市1家,大米專賣市場2處,大小商店、餐飲、娛樂、休閒、修理等達200餘家,物資豐富、物價穩定。

財政金融

[財政]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建立鄉鎮財政以來,境內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工商稅及農村“四稅一費”。1995年,漣源對鄉鎮財政實行“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定額上交或定額補助、一定三年”的管理體制。

2001年,境內完成工商稅312萬元(市本級),另收取農業稅85萬元,特產稅15萬元,統籌資金133萬元,計233萬元。2002年費改稅後,取消了特產稅和鄉統籌的徵收,收取農業稅180萬元。2005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徵收,並向種糧農民實行補貼。

2007年,向農民發放各種補貼資金達337萬元,其中糧食種植補貼資金204萬元。完成工商稅444萬元,其中國稅186萬元,地稅258萬元。為2001年完成額的132%.

[農村信用合作社] 1995年撤區並鎮時,境內共有農村信用合作社4個、信用代辦儲蓄點9個,其後合併為石馬山鎮農村信用合作社,共36名職員,年納儲額過億元。2005年,支付“三農”貸款1680萬元,對特色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農村合作基金會] 1994年,全國農村合作基金會蓬勃興起,境內相繼成立了3個農村合作基金會,由於經營變性,管理不善,1998年全國統一整合併入信用社。其時呆帳及虧損金額達2700萬元,給鎮財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曾一度導致財政經濟困難。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境內雖已實現了村村通電、通公路、通機線電話,但電網設施簡單,安全性能差,公路簡陋,凹凸不平。1993年,農網改造在境內全面鋪開,改造率達90%,人民東路、梅園小區破土動工。1994年,市城東(西溫泉)自來水廠動工修建,第二年竣工,供應市城區及境內沿線12個村近5萬人的生活用水。2005年,石馬山鎮(東溫泉)自來水廠建成,供應境內4個村及龍塘鄉6個村1.2萬餘人的生活用水,現仍在擴建之中,規劃供應全境,朱泉村等新農村建設改造工程也已完工。

交通

境內公路交錯,交通便利。湘黔鐵路、婁漣高等級公路、漣(源)雙(峰)省道、九(十亭)湖(泉)市道東西縱貫;二廣高速、婁新高速、漣源大道正在修建或籌建之中,將南北橫延。新建的石馬山汽車站即將交付使用,2005年鄉村公路動工硬化, 2007年已完成和正在硬化的公路196公里,擬至2010年前所有公路全部硬化。

2007年末,境內擁有汽車站一座,客運線路6條;11萬伏、22萬伏變電所各1處;小型發電站5座;中型自來水廠2處,小型自來水廠9處;移動通訊基站11處,有線發射機8台。移動通訊、程控電話、有線電視等網路覆蓋全境。

文教衛生

教學

1987年,境內共有初級中學6所,國小37所,1992年至1993年,原屬馬頭山鄉的10所中國小全部翻修擴建,經省督導評估驗收,定為省百佳教育鄉鎮,成為漣源市唯一的省級合格教育鄉鎮。1995年撤區並鎮後,學校進行了合理配置,部分合併,並相繼翻修擴建, 2007年,境內有初級中學3所,國小25所,另有市屬職業中專學校一所。

學校布局合理,設施配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良,國中入學率為99.9%,畢業率為99.6%。國中畢業於境內石馬山中學、湖泉中學的學生劉旭、彭蔚分別於2002年、2003年成為湖南省高考理科狀元;劉振華於2005年成為婁底市高考理科狀元,且均被清華大學錄取。

文化

境內是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交萃之地,文化氛圍濃厚,語言、語音、語調千差萬別;山歌、小調、順口溜比比皆是。大部分村建立了文化活動中心。龍燈獅子會、婚喪喜慶理事會、禮儀隊、腰鼓隊、鼓樂隊村村皆有。網咖、遊戲廳達20餘家。境內還有傳統的民間花鼓劇團,木偶劇團、民間湘繡、雕刻等。

衛生 境內有衛生院1所,分院1所,醫療點32處,醫技人員131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2人。骨外科、中醫科在市內享有聲譽。另有社區服務醫療所1家,個體診所25家。鄉村醫生達65人。

體育 境內居民有愛好體育的良好傳統,桌球、羽毛球、籃球等運動相當普及,象棋、軍棋、對角棋等對弈老幼皆能;摔跤、散打、太極拳、頂槓、扳腕、角力、散步等運動是人們鍛鍊身體的常用方法。

人民生活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1987年,境內已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人民主食大米,結束了大米、薯類、豆類同為主食的歷史。但菜餚仍以疏菜為主,部分農戶雜以自產的雞、鴨、肉、魚類或捕撈的野生動物及水產等。服飾已是五花八門。布料以的確涼、的確卡、尼、絨類為主。老人仍沿襲中山裝、便裝,青年男士則以夾克、學生裝為主。女士則以對襟衣、喇叭褲及長裙為主。塑膠鞋、膠底布鞋充塞市場。黑白電視機、電風扇、腳踏車、手錶、縫紉機已進入農戶,且為青年男女結婚之必備彩禮。自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的6年間,約40%農戶的房屋進行了改建,以磚木結構取代了土木結構。

2007年,人民生活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絕大部分的農戶都吃上了葷菜。服飾從布料到式樣,都呈現出五彩繽紛。男士以西服、羊皮衣、毛料為主,女士則追求新穎款式,長短裙、緊身衣、半節褲等應有盡有。皮質鞋類全面普及,年輕人的服飾幾乎與城裡人無甚差別。土木結構房屋已很少見,約三分之二的農戶建成了多層次的磚混結構房屋。彩電、冰櫃、洗衣機、機車、手機、程控電話已湧入農家,入戶率達30%以上。2007年, 90%以上的農戶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自2005年以來,國家對處於貧困線下的居民實行低保和社會救濟。2007年,境內享受城鎮低保者1135人,享受農村低保者1370人,社會救濟人員105人。境內有環境優雅、住房寬敞、可容納50人的高標準敬老院一座。享受“五保”待遇的人數達624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