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亭記
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區荊公路鄧家巷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張改革變法。詩作《元日》、《梅花》等最為著名。
原文石門亭在青田縣若干里,令朱君為之。石門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鹹刻其觀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記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觀游眺望乎?其亦於此問民之疾憂乎?其亦燕閒以自休息於此乎?其亦憐夫人之刻暴剝偃 而無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惡必以類。廣大茂美,萬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適野,升高以遠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書》不云乎:予耄遜於荒。《詩》不云乎: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夫環顧其身無可憂,而憂者必在天下,憂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長谷之民,與之相對接而交言語,以求其疾憂,其有壅而不聞者乎?求民之疾憂,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則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後可以無訟。民不無訟,令其能休息無事,優遊以嬉乎?古今之民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則其人之名與石且傳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奪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石門亭在青田縣若干里,)石門亭位於距青田縣城若干里的地方,(令朱君為之。)是縣令朱君建造的。(石門者,名山者,)石門是山的名字,(名山也,)它是一座名山,(古之人鹹刻其觀游之感慨,),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寫下自己的觀賞遊覽的感喟心得,(留之山中,)留置在山裡,(其石相望。)那些刻寫下字跡的山石相對而立。(君至而為亭,)朱君來了以後建了亭子,(悉取古今之刻,)把從古至今的石刻全蒐集起來,(立之亭中,)將它們立在亭子裡,(而以書與其甥之婿王安石,)並且把這一切寫在信里,寄給自己的外甥女婿王安石,(使記其作亭之意。)讓他寫一篇文章,記下自己建造此亭的用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之所以建造這座亭子,只是因為它是一座好山嗎?(其亦好觀游眺望乎)只是因為它適於觀賞遊覽放眼眺望嗎?(其亦於此問民之疾憂乎?)大概也是在這裡能體察問詢民間的病疾憂患吧?(其亦燕閒以自休息於此乎?)大概也是可以獨自一人在這裡休閒放鬆吧?(其亦憐夫人之刻暴剝偃 而無所庇障且泯乎?)或許是憐惜那些刻有字跡的山石沒有防護保障,遭暴曬,字跡剝離,或者倒伏,甚至消損泯滅吧?(夫人物之相好惡必以類。)人們對外物的喜好厭惡必定按照類別區分。(廣大茂美,萬物附焉以生,)廣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萬物依附著它來生存,(而不自以為功者,山也)卻不把它當做自己莫大功勞的,就是山。(好山,仁也。)愛好山,是仁的體現。(去郊而適野,)離開城郊來到田野,(升高以遠望,)攀上高處向遠處眺望,(其中必有慨然者。)從中一定會生髮感慨的。(《書》不云乎:)《尚書》中不是記載嗎:(予 遜於荒。)從荒原中發現謙恭。(《詩》不云乎:)。《詩經》里不是寫到:(駕言出遊,以寫我憂.)駕著車輛出行遠遊,可以疏泄我的憂怨。(夫環顧其身無可憂,)遍察自身而沒有什麼值得憂怨的,(憂者必在天下。)值得憂怨的一定在整個天下。(憂天下亦仁也。)為天下憂患就是仁的表現。(人之否也敢自逸?)人不得志能夠自我釋放嗎?(至即深山長谷之民,)到了這種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與之相對接而交言語,)與他們接觸交談,(以求其疾憂,)來訪求他們的疾苦憂患,(其有壅而不聞者乎?)難道還會有無法溝通、下情不明的情況嗎?(求民之疾憂,亦仁也。)訪求民眾的疾苦憂患,也就是仁的體現。(政不有小大,)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則民不化服。)不以德治民,民不會教化。(民化服,然後可以無訟。)民眾教化服從,這樣以後才可以沒有訴訟。(民不無訟,)民眾做不到沒有訴訟,(令其能休息無事,)你能讓他們休閒養息、不惹是生非、(優遊以嬉乎?),優哉游哉嬉戲歡樂嗎?。(古今之民者,)自古至今的民眾,(其石幸在,)那些刻石幸而存在,(其文信善,)那些刻文確實很好,(則其人之名與石且傳而不朽,)這樣一來,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會傳揚下去並且永遠不會朽沒,(成仁之名而不奪其志,)成就了仁的名分而沒有剝奪自己的意願,(亦仁也。)也是仁的體現。(作亭之意),建造亭子的用意,(其然乎?)大概就是這樣吧?(其不然乎?)也許說得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