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秀岩1933年生,遼寧岫巖人。
經歷
經濟師。中共黨員。從事供銷社工作46年,鄉村企管(二職)6年。現為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學術發展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院士,中國現代化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院士,中國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文化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論壇》雜誌副理事長,《中國評論》月刊雜誌社特邀評論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特邀研究員等。主要業績:新時期以來在多項工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組織建設中嘔心瀝血,培養出省部級勞模4人次,創省級先進單位11個。在商品基地建設中參與組建專業社20個,並組織和主持了滑子蘑創高產的科研項目鑑定會。服務“三農”和信息工作在全國引起反響,各地受益農民發來感謝信百餘件次。在超負荷的專兼工作中創造了“彈性工作五策20法”。長期實驗的感情管理取得了成功,調動了員工積極性,學雷鋒卓有成效,為社會做了大量好事。發表新聞報導1800篇次,其名其實載於《丹東日報史》和《丹東市志》。發表論文(作品)140篇次,載於50多種叢書期刊和文集。獲獎論文285篇次,其中列特等獎之上的國際金獎8次,特等獎70次,金獎12次,一等獎137次。其專兼工作成績斐然,受到獎勵29次,其中省級部門獎10次,如省供銷社,省信息協會優秀信息員等。在學術活動中獲得榮譽稱號和金獎27次。如2005年被授予時代先鋒,中國共產黨英模,特邀評論員等榮譽稱號和榮譽金獎18次。2006年第一季度又被授予神州人物金獎和世界和諧人物·全國和諧之星特別榮譽稱號。花甲之後,他一如既往,時時傾吐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人民的心聲。在建國五十周年之際他撰寫2萬字的獻禮篇:《甘為人梯》,向祖國和人民匯報了不避艱辛、忍辱負重、助人為樂的史實,全文入編《中國世紀夢》下卷。進入新世紀又寫出了2.6萬字的建黨八十周年獻禮篇:《服務“三農”為事業,獻謀“四化”寫文章》,向黨匯報了專兼工作取得的成績。全文入編《中國社會科學理論參考文庫》。本文獲得特等獎7次,一等獎8次,金獎1次。在年近古稀的時候,又寫出了十六大獻禮篇《古稀匯報》,向黨匯報了一年來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情況,入選《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文論卷)一書,被評為特等獎2次,一等獎2次。2006年初雖然他年逾古稀三年但健商盛旺,繼日以夜的趕寫了建黨八十五周年獻禮篇:《身系“一先”行美德,胸懷“三代”創新篇》(以下簡稱《新篇》)全文十五章,七十一節,四萬多字。本文全面深刻的體現了他的正確榮辱觀。元旦伊始他以《新篇》和《高舉先進性旗幟,創造先進性業績—2005年養老與學研報告》為開端,1月中旬去上海探親以後,又撰寫了《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自悟自變自據自述—關於創作論文的一些體會》(續四)、《寬和窄—關於反腐鬥爭策略之我見》和《今春申城分外嬌,山花爛漫結春桃—2006年第一季度學研與養老小結》等6篇文章,八萬字左右,實現了養老與學研雙贏,獲得了首季開門紅。諸如他送審的《新篇》立竿見影,入選《優秀論文選》一書,並被評為特等獎,將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一批近作在繼續閃光,諸如上年送審的,獲評一等獎的《勤和懶—決定企業興衰的兩個關鍵字》入編一月份出版的《社會主義實踐與發展經典文庫》一書。評價:“立意高遠,論述得當,貼近基層,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參考價值。”2004年送審的、獲特等獎和三個一等獎的、入選《歷史的回眸—共和國改革文集》、在《中國國際專家交流網》世界公開發表發布的、獲得14次較高評價的《活和死—關於企業興衰之辨析》一文,再次入編《WTO與中國經濟》一書,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等稱:“立意新穎,主題突出,論據充分。”曾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三次的,多次獲得高度評價的,入編2005年6月出版的《當代創新專家文論大全》的《是和非—對真理與謬誤三個對子的探索》一文,獲得一等獎、特等獎和3次高度評價。例如中華知名人物叢書編委會稱:“立意新穎,內容翔實,結構嚴謹,高屋建瓴,在相關專業具有較高的理論借鑑與實際套用價值。”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文章,獲得權威學團一等獎2次,受到高度評價的《分和合—關於對立面的同一性與鬥爭性的思考》一文,入編2006年1月出版的《中國當代優秀領導理論文選》一書,被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等評為特等獎,又獲高度評價2次,如《大中華》雜誌社等稱:“立意新穎,觀點明確,論述充實,具有指導、借鑑、交流和研究價值。”獲評特等獎3次、一等獎5次和國際金獎,入編2004年3月出版的《盛世中華》一書的,刊於《改革與發展論壇》2005年1期的,受到高度評價的《魚和水—關於企業用人之道的思考》一文,再次被評為國際金獎。評價:“是一篇極具參考價值的新思想新學術論作。”2005年5月入編《跨世紀中國改革開放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的,獲評一等獎、特別金獎和特等獎2次的,受到6次較高評價的《商和量—從日本企業“出氣室”看企業家的素質》,4萬多字的長篇文章,2006年再次受到青睞。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徵稿函稱: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入選《學習實踐“三個代表”優秀文選》獲特等獎2次的《來和去—關於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思考》,又受到學界的注目。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徵稿函稱:立意新穎,觀點明確,論述充實,具有指導、借鑑、交流和研究的價值。某些舊作也綻放了新的花朵並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例如,2001年10月入編《中國優秀領導管理藝術寶典》,2005年4月入編《中國優秀教師創新思想寶庫》的,獲得國際金獎2次,特等獎17次,金獎4次,一等獎17次,受到較高評價26次的《是和否—縱談“變”在信息運籌中的作用》一文,2006年初被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評為國際金獎,被全國和諧之星征評審員會評為一等獎。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育人用人科學專業委員會徵文函稱:“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實踐經驗,並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理論創新和現實的指導意義”。刊於《鞍山社會科學》1993年3期,入編《三個代表的理論與實踐》等四部典籍的,獲評特等獎5次,金獎2次,一等獎29次的,受到高度評價8次,較高評價15次,較好評價5次的《“水桶理論”與企業管理》一文,2006年又有了新的升華。被《神州強國人才大辭典》編委會評為特等獎,被世界和諧文化經濟促進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等評為一等獎。評價:“立意新穎,構思大膽而又心細,文采飛揚,具有很高的參考、欣賞、研究價值。”其業績辭條先後入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大辭典》(下卷,2000年9月)、《中國精神文明大典》(第四卷,2200字,2005年1月)、《中流砥柱》(2006年1月,4600字)等29種典籍和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