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9),石牌村肇基祖感隆公因羨桑浦山石龜峰山脈靈秀,山脈西側平原尤得地利,它東倚桑浦山,南瀕榕江,呈龜狀形,堪輿家稱之為“金龜寶地”,適合拓基創業。於是,感隆公由榕城的蔡厝池攜家東遷,定居石牌頭。當時在這裡居住的有楊、林、吳、廖等多姓人家,他們各自建設住宅,規模都較小。感隆公曆經觀察審度,發現鄰地更秀美,又再度移家西鄰,不久就在“金龜寶地”的正中建設“蔡氏家廟”。蔡氏族人勤勞儉樸、墾殖有方,故發展迅速,人口猛增。到了明朝中期,蔡族已成了石牌頭附近的望族。
由於石牌毗鄰桑浦山,加上當時社會混亂,故流寇較多,且經常滋擾人家。為避免流寇的侵害,蔡氏族人商議構築寨牆,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贊成,也很快興工,大家齊心協力,不久寨牆也就建成了。
寨牆一共有108幅,版築貝灰結構,牆高3.9米左右,厚30多厘米,寨牆像一個圓筒把石牌村圍起來,它的東西長大約200米,南北長大約100米。設東西南北四個門,門上建了可供報更、巡邏、報警的更樓。並在寨牆外深挖護寨河,四門外設吊橋(現建為鋼筋水泥橋)與外面連線,前兩大門邊種植榕樹,這儼然就是一座堅固的城池。
有了這樣的安全措施,賊寇不敢來襲,蔡氏族人得以安居樂業。而附近的其他姓氏因沒有這樣的安全措施、不堪賊寇劫掠燒殺之苦或移徙他處、或歸附蔡族。從此,蔡族更為昌盛興隆。
石牌村肇基祖感隆公的祖父北潭公,是南宋進士,歷任潮州刺史。住在這古寨的人們秉承傳統,勤勞儉樸、勤勉好學,故出現了許多優秀人才。
明朝嘉靖年間,石牌村的蔡材聰穎博學,在嚴父兼嚴師的教育下,學業猛進。不用數年,蔡材的詩書才藝已有一定的造詣。年方21歲,赴試屢中,據稱他高中進士後,得到嘉靖皇帝賞識,帝深愛其才華橫溢,倚之為重臣,授翰林院侍讀,後遷翰林院侍詔。30歲那年,蒙帝恩賜假回家省親,不料在途中染病,不幸身亡。嘉靖皇帝得知訊息,殊感失去重臣,極為悲痛,遂降旨賜建“翰林亭”。追賜牌匾,諭潮州知府周鵬書“翰苑”二字,勒石以彰恩榮。這塊石匾現在還安放在石牌村寨外門樓上,時時激勵著後輩。
在古寨北端的廷魁公廳正中還懸掛“尚義可風”的金字牌匾,尺大的金字遒勁有力,這是清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御史孔毓珣及潮州知府李濂,為褒獎石牌村民蔡廷魁而設的。清朝道光十三年(1834年),潮州府治一連數月沒有下雨,造成旱災。到後來,卻又連續不斷地下雨,造成洪災。這樣就使農民兩造稻穀都顆粒無收,市面奸商趁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致饑民無力購買糧食,造成很多饑民餓死,陳屍野外,無人收埋,慘不忍睹。
一生務農的蔡廷魁恰好到府城積肥,見此淒涼情景,遂起惻隱之心,決定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來救濟災民。於是,他回家把歷來省吃儉用所存下來的300石糧食,運到府城,按人計量平糶。如果確實是無錢購米的,則將糧相贈。此義舉解了災民的燃眉之急,一時間,全城人民都交口稱讚。官府也為他的善舉所感動,立刻示諭糧商不得哄抬糧價,並開倉賑糧,緩解了災情。時值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御史孔毓珣奉旨南巡到潮州,得知此事,覺得蔡廷魁的善舉值得褒揚,乃與潮州知府李濂向朝廷上書,奏請旌表蔡廷魁,得允。於是,聯銜刻制“尚義可風”的金字牌匾以示褒揚,該匾額至今還在。
在今天的風門古徑旁,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克敦孝行”四個大字,字之兩旁各附兩行題款。左邊是:賜進士出身賞戴花翎同知銜特受、揭陽知縣林為立。右邊是:孝子蔡健立,光緒四年歲次戊寅孟秋下浣穀旦。這是清朝時期,為褒揚石牌村民蔡健的孝德而刻的。蔡健,家貧但事親至孝,有一年,他的母親病重,他不遠千里為母求醫,母病得愈,蔡健甚為高興。但過了四年,母親去世了,蔡健哀慟欲絕,遂築廬為母守墓三年。蔡健的孝行上聞於官府,揭陽知縣林為就題了“克敦孝行”的牌匾,贈送給蔡健,以樹風範。風門古徑旁的四個大字就是依牌匾的原樣仿製,當時就刻在蔡健墳側。
石牌古寨生活著勤勞儉樸、民風淳厚的人們。如今,古寨裡面已經沒多少人居住了。村民們以古寨為中心向四面發展開來,已形成縱橫兩公里、人口一萬多、人才輩出的大村落。
回望古寨,綠了幾百年的古榕依然翠綠,只是樹蔭下少了孩童的歡笑聲;站了幾百年崗的寨牆依然靜靜佇立著,只是現在“沒事做”了,正神閒氣定地看著他的兒孫們勤勉向前……
相關詞條
-
三峽古兵寨
三峽古兵寨,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是中央電視台《地圖上的故事》專題講述的著名景點。100多座古兵寨全部用巨石壘建於孤峰危岩之頂,凌空高聳,勢如懸寨,而且寨寨...
簡介 歷史考證 文化發展 戰爭產物 兵寨群落 -
石牌村
石牌村為一鄉村名稱,在我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廣州市天河區、揭東縣炮台鎮、雲南省大理市彌渡縣新街鎮均有同名鄉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
村情概況 地形地貌 流源考 建置沿革 氣候與雨量 -
石牌村[揭東縣炮台鎮下轄村]
揭東縣炮台鎮石牌村屬炮台鎮轄區。位於鎮之東側,距鎮治僅1公里。下轄南門、大門樓、寨外、大厝內、二房五大村和林花、花窯、內林外林等小村落。 石牌地處桑浦山...
村情概況 地形地貌 流源考 建置沿革 氣候與雨量 -
蓮花保寨
蓮花保寨位於綦江縣三角鎮老瀛山的半山腰的懸崖峭壁上,蓮花保寨的寨門是用小條石砌成的拱形門,有兩米多高,門頂上有一塊刻著“蓮花保寨”四個字的長方形石牌,落...
名字由來 歷史 設計 故事 恐龍足跡群 -
龍溪古縣城
龍溪古縣城,始建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六年(540年),一說天監中(510年)隸屬南安郡(泉州),治所設於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市南郊古縣、下半林和上半林村)。
歷史背景: 參考史書 關於龍溪古城在古縣、下半林、上半林的佐證 -
三官寨
三官寨是畢節地區惟一獲得省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建設”項目的彝族村,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大屯彝族鄉。歷史上系大屯土司莊園十八寨之一。 2014年9月...
地理 歷史 教育 文化 -
炮台古牌匾
炮台古牌匾,距炮台鎮區四公里的東嶺陸村,有一座小宮廷式的古樸建築,這就是“陸氏家廟”。古建築檐牙高翹,粉牆紅瓦,中殿正廳掛著 “忠貞”牌匾,氣度不凡。
簡介 “忠貞”牌匾 “惟神有靈”牌匾 “翰苑” 牌匾 “內閣供事”牌匾 -
瑤族
“石牌制”等等 。巴引組織“巴引”組織是廣西金秀茶山瑤的一種血緣組織...“廟老”、“寨老”、“村老”、“目老”、“社老”等不同稱呼。不同稱呼的瑤老制,其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在稱為“廟老”、“寨老”的地區,每個村寨都有...
族稱 歷史 社會 文化 瑤醫 -
皖河
都是長江故道。公元260年前後,皖河口在石牌(古稱石),嗣後隨著長江洪水...,至老魚潭左納潛水,至劉河口左納皖水。懷寧縣石牌鎮老魚潭以下始稱皖河,流經石牌鎮折東北,經江鎮、山口,於安慶市西郊沙帽洲南注入長江。流經岳西、潛山...
幹流概況 水文特徵 河源支流 流域地理 航道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