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村莊遠景](/img/0/c5e/nBnauM3X4YTNxMzMwkj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5Y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自然資源
石灰窯自然村屬山區,最高海撥1580米,最低海拔1200米。最熱的夏天室外溫度28℃,冬季較長,一般是立冬至春,有雪天,溫度約零下6℃。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000毫米。全村總面積5.43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面積420畝,其中旱地面積420畝。人均有耕地1.5畝.林地面積6800畝,其中灌木林5100畝;有經濟林果200畝;水面積180畝;種植的經濟林果主要有核桃、板栗、等。有草地100畝,荒山荒地面積500畝。其它面積150畝。適宜種植作物有玉米、豆類、洋芋、紅苕等。基礎設施
住房:土木結構房屋的農戶60戶。交通:全村不通公路。距最近的車站是細沙鄉集鎮19公里,距最近的細沙鄉集鎮有19公里。距鄉人民政府駐地19公里,距村委會4公里.
通水:全村不通自來水,全部飲用山溪水,飲水困難和水質未達標的農戶60戶。
通電及通訊:全村不通電,無任何通迅設備和器材.
能源:全村無沼氣池,無小水窖,無"一池三改"農戶。
農田水利:無效灌溉面積田地,無高產穩產地。
文化設施:無。
教育設施:本村就讀石坪國小及細沙中心校,中學就讀細沙中學,有國小教師5人。校舍面積1507平方米。就讀中學是細沙中學。離村國小校距離4公里,村離中學校距離19公里。
九年義務教育:有適齡兒童37人,入學37人,入學率100%。有適齡少年15人,入國中14人,入學率93%。
衛生設施:無衛生室,村民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
農村經濟
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3.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其中經濟作物收入6萬元。畜牧業收入13萬元,其中出欄肉豬150頭,出欄肉牛10頭,出欄雞400隻。林業收入9.4萬元。二、三產業收入2萬元,其他收入4萬元。工資性收入7萬元,其中勞務收入7萬元。外出務工人數(三個月以上)58人,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個月以上)43人,其中:省內15人,省外28人。主要收入來源是種養殖業、勞務。人均純收入1063元。屬於貧困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3.19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楊梅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楊梅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8戶,共鄉村人口489人,其中男性242人,女性247人。其中農業人口489人,勞動力326人。該村以漢族、壯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壯族混居地),其中壯族185人,彝族156人,其他民族 148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4人(人員名單附後),
許福勇 陳顯麗 李雲環 王雙喜 張自芬 付存仙 劉亞明 楊文武 許福堅 田紹英 馬鳳平 王雙武 陸代華 李應貴 馬鳳仙 楊興倫 許春芸 馬永嬌 楊海玉 楊應發 張 晨 楊會紅 劉天呂 黃龍祝 朱保惠 馬永沖 馬永梅 李應蘭 馬壽珍 李富韋 劉天雪 王紹芬 許福露 陳加祥 馬永玲 楊 勇 黃文波 李富能 劉正武 廖義遠 杜林萬 張保仙 馬永超 楊 軍 王華雲 李桂全 官常英 廖義秋
李子鳳 陳恩波 張玉波 普天成 蘇發蘭 魏發翠 劉玉雨 向樹林 王榮洪 馬鳳庚 馬清迪 虎關鳳 王運岑 李 紅 劉航宇 王華昆 王榮軍 高正美 吳珍華 劉國金 王運良 鄒志能 劉天雷 劉正翠
李廷富 敖家蘭 桂 榕 韋繼瓊 王運虹 胡發珍 陳天會 王艷貴 富常榮 馬 俊 敖家發 劉正蘭 鄭容芬 鄒樹華 朱光富 王艷帥 李春明 馬 志 畢紹麗 劉正全 陳加明 鄒樹永 周興瓊 王艷千
張華芬 李春雲 敖瑞兵 余雲濤 沈文珍 鄒樹平 朱光凱 王永剛 李根祥 陶建蘭 敖瑞澤 劉正祥 陳恩全 李春平 王繼興 馬鳳祥 楊友福 李根香 敖家林 鄒紹蘭 陳光富 胡正嬌 朱明瑞 張陸挽
楊文祥 李根紅 余 莉 劉天傑 陳 麗 胡正淇 杜林發 馬永娟 楊朝水 楊開明 敖瑞堅 劉雪嬌 普天喜 楊品茂 韋美珍 敖永平 楊興龍 楊鳳蘭 楊智掀 普天雲 李永會 張家挽 王榮柏 普天瓊
王紹昌 楊旭春 代福芬 普正清 普 建 楊紹武 王榮蘭 秦敖氏 張躍蘭 楊旭兵 陶維兵 代華仙 吳紹榮 楊思校 馬鳳德 普天能 王麗膠 楊興麗 陶維春 普心剛 黃勝周 李才元 王新麗 蔣惠芬
王麗春 楊旭飛 楊應瓊 普心偉 吳 偉 周文芬 馬永芳 王紹文 王麗江 陳芬連 陶權林 王紹祥 吳珍加 李 兵 馬永兵 王 艷 劉正蘭 羅洪成 吳珍雲 王樹榮 趙有芬 李 金 王忠發 王 靜
王美寬 田秀華 王桂福 王永翠 吳珍永 陳恩能 田百美 王 敏 王永富 李朝榮 陸廷仙 田秀德 馬鳳雲 余繞珍 姚聰明 王永康 馮祖文 楊朝美 王鵬飛 田艷尾 張 林 陳光涵 王紹珍 王紹洪
王紹麗 李廷祥 王鵬驕 田紹雲 張 飛 陳光玉 姚 麗 馬壽瓊 馮 丹 李婷婷 王鵬艷 李玉英 張棟發 陳加元 王定和 王秋茹 馮 婷 李應彪 丁化龍 彭天林 吳成明 楊瓊英 馬有瓊 王秋豪
馮 濤 李玉瓊 汪光梅 張會仙 楊自珍 田秀仙 王發紅 陳福氏 王紹芬 李朝楊 丁 倩 李順連 楊吳洪 陳思建 王雲貴 陳加驗 楚建波 湯開娥 王建榮 李順紅 楊吳仙 陳恩繞 王雲霞 陳加順
楚建偉 李廷沖 王佳麗 李 倩 鄒樹明 馬壽全 李順玉 皮紹珍 王桂祥 吳珍光 王佳佳 李 瑤 謝文香 楊紹芬 普天亮 陳恩紅 李桂芬 吳珍祥 何友福 楊開元 何大翠 馬鳳康 李秀珍 陳 星
王鵬勇 吳泳虹 朱玉仙 楊 美 何紹雪 馬鳳麗 普心林 陳 超 王鵬濤 吳紹仁 何家祥 王華興 何雲星 王桂華 王定仙 陳光旭 胡炳英 張保仙 楊樹瓊 常華芬 王美芬 張正松 糯進楠 梁雲波
王正友 吳珍能 何夢飛 王蘭燕 王繼文 普天文 普順帆 田秀清 張祿平 張振茹 何夢菊 何保明 王繼巧 張勝芬 普新海 馬金瓊 王建兵 吳勁東 杜林方 陳長順 江全雲 普 艷 朱光翠 田彥巧
王建青 李桂福 李桂蘭 陳長鳳 李朝文 普 建 普順飛 馬有福 向華洪 李紅波 王榮飛 陳長妹 聞桂芬 普丹丹 普順義 武有珍 田紹珍 李紅文 王榮慶 陳發雲 李庭勇 普新懷 楊紹文 馬樹庭
李春花 李樹蘭 李光英 郭芙玲 李庭海 李光珍 任紅艷 唐建晶 李春艷 李加才 陳會聰 陳會蘭 李主發 丁化柳 楊思田 馬燕順 李春紅 王建能 唐秀琳 陶維良 王紹華 王正祥 楊 堂 劉安輝
李春祥 王加雄 馬應灩 王國平 李順澤 田壽蘭 馬鳳瓊 陳萬珍 張振偉 楊 艷 陳長塬 陶金龍 王華珍 王紹能 勞玉蘭 劉祖艷 敖家連 梁美英 陳 敏 陶金昆 李雲鵬 金家惠 勞正雙 劉祖奎
馬鳳能 劉祖龍
參合率83.84 %;享受低保11人(人員名單附後)。
楊開岩 陳恩英 李加才 楊品茂 陳福氏 馬友福
吳友珍 田紹雲 何樹林 畢紹麗 李金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社區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社區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4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高登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文山縣第四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0公里,距離中學6.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9人。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5萬元,有固定資產3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5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5人,黨員中男黨員9人,女黨員6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12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民思想素質落後,雖已建好垃圾堆放處,但村民仍就亂堆亂占 。2、因引水管道陳舊,年久失修,多處漏水,一到旱季,無法保證村民人畜飲水。3、村民科技意識差,種植業、養殖業科技含量低,經濟落後。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積極動員民眾投工投勞,民眾集資和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等多方籌集資金,逐年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搞好科技培訓,種植效益好的經濟作物,根據本村特點發展養羊。3、抓好本村青年的技能培訓和再就業工作,每年轉移勞動力10-30人,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