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壤諾卡氏菌

石灰壤諾卡氏菌:兩天的培養,革蘭氏陽性,部分抗酸。

基本信息

特性介紹

營養瓊脂上培養1—2天后,主要為短桿菌(1.5—2.0×1.0微米),還有長達10微米的菌絲,偶爾有分枝,有些菌絲表現檸檬形膨大。4天后,主要為短桿菌,表現棒狀桿菌型的斷裂分裂。大量無分枝菌絲(5—8×1微米)以及少數有分枝菌絲和球菌(直徑1葡萄糖和甘露醇瓊脂:生長如上,但2天后有很長的絲狀體(10—25微米),時常有膨大透明細胞的末端鏈。絲狀體通常斷裂,少數存留。酵母精蛋白腖瓊脂:循環史較短,3天后大部分菌絲斷裂為桿菌和球菌。蔗糖瓊脂:短桿菌和球菌占優勢,絲狀體稀少。在以上培養基上偶爾形成檸檬狀細胞。明膠不液化。牛奶變鹼性,不腖化。澱粉不水解。硝酸鹽蛋白腖液內產生亞硝酸鹽。利用葡萄糖和蔗糖產酸(基礎培養基加NH4H2PO4和溴甲酚絳紅)。麥芽糖上生長好。乳糖上生長貧乏。利用石蠟(基礎培養基加NH4H2PO4和石蠟片)。水解酪素、幾丁質、角質、DNA。生長適溫28℃。生長pH6—8。瓊脂培養基:菌落圓形,隆起、軟、粉色或乳脂色;幼時帶顯著粉色調,總不鮮艷。能以甘露醇、葡萄糖、蔗糖為碳源固定氮。每利用1克碳源固定2.0—4.5毫克的氮。通氣和加酵母有利於固氮。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三)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