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紅[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現於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從事變質岩石學教學和科研工作,教授職稱。

個人簡介

石永紅,1968年生,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每年承擔《變質岩石學》、《晶體光學》2門本科生課程和1門《巢湖本科生野外實習》課程,同時教授3門研究生課程。主要科研方向為造山帶變質岩石學、年代學和構造地質學,以及石油地質學。目前承擔和完成的項目累計7項,發表論文30多篇。

科研論文

1、Shi YH and Wang QC, 2006. Variation in peak P-T conditions across the upper contact of the UHP terrane, Dabieshan, China: gradational or abrupt?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24: 803–822.
2、Wang QC, Shi YH, Lin W and Guo JH, 2008. Exhumation of the Dabie UHP Terrane,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50: 15-31
3、Wei lin, Shi Yonghong, Wang Qingchen. 2009. Exhumation tectonics of the HP-UHP orogenic belt in Eastern China: Newstructural–petrological insights from the Tongcheng massif, Eastern Dabieshan. 《Lithos》109 (2009) 285–303
4、石永紅, 林偉, 王清晨. 2010. 大別山南部黃鎮-涼亭河一線宿松變質雜岩岩石學和峰期變質溫壓條件及與高壓榴輝岩對比研究. 《地質學報》 84(3): 331-342.
5、石永紅, 康濤, 李秋立, 林偉. 2011. 北大別北東地區榴輝岩溫度條件分析.《岩石學報》027(10): 3021-3040.
6、石永紅, 朱光, 王道軒2009. 郯廬斷裂帶張八嶺隆起南端肥東群石榴角閃岩變質P-T演化史對其構造屬性的制約《岩石學報》025(12):3319-3329
7、石永紅,李忠,卜香萍,許承武. 2009. 博興窪陷新生代砂岩碎屑石榴石的物源示蹤及對魯西隆起的指示《沉積學報》27(5): 967-975
8、石永紅,林偉,王清晨. 2008. 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中牛凸嶺地區低溫-高壓榴輝岩的發現及其意義.《岩石學報》,24(06): 1288-1296
9、石永紅,林偉,王清晨. 2008. 大別山桐城地區雷莊低溫高壓榴輝岩的增溫退變P-T軌跡的發現及其構造含義.《岩石學報》,24(08): 1759-1770

科研項目

1、《大別造山帶宿松變質雜岩變質條件及構造歸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準噶爾盆地晚古生代構造格架與演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二級課題;
3、《南大別變質溫壓結構及構造意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南大別超高壓單元中桐城-源潭鋪高壓塊體形成的P-T條件及構造歸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深俯衝洋殼與陸殼折返的流變學及構造背景》,國家“973”項目子課題;
6、《典型盆地山地區中-新生界碎屑高解析度物源分析及構造古地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子課題。
7、《盆地勘探早期年代地層學分析技術開發》,香港-蒙古能源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