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石明松(1938~1989),江蘇如皋人。1959年畢業於荊州農校。先後任沔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農科所副所長,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協作組副組長,中國水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73年,石在沙湖原種場“農墾58”大田中,發現“光敏感核不育水稻”。10多年來,他在協作組的配合下,致力於光敏感核不育二用系研究,終於育成一種多用的核不育系新型稻種——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摘下“水稻皇冠上第三顆明珠”。
198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85年10月,通過農牧漁業部、中國農科院以及省內外50多位有關專家鑑定,一致認為,這項成果是我國水稻史上繼矮化育種、雜交三系成功後的第三次重大發現,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正式命名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全國20多家報刊雜誌登載他的先進事跡。
1986年12月,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同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稱號。
1989年1月,在武昌參加會議期間,因觸電不幸去世。
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
2013年1月10日,“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榮獲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在50個獲獎人名單中,袁隆平排第一,石明松排第二。國家科學技術獎,是國家授予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榮譽。“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發明人石明松的兒子石水華先生,收到了國家頒給石明松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獎證書。說起父親,石水華滿含熱淚:“這張證書是對父親最大的安慰。父親一輩子潛心研究兩系雜交稻,為國家作出了貢獻,也為仙桃爭了光。”
1973年,時任沙湖原種場農技員的石明松在單季晚粳品種“農墾58中”發現了自然雄性不育株。發現這3株水稻的第二年,石明松就利用自然結實的種子種植了48株,有雄性不育、可育兩種類型。
此後6年,他對不育株進行測交和回交。他發現不育株的再生分櫱上能自交結實,分期播種的結果表明育性與光照長度有關。由此,他提出了水稻育種的全新構想:在長日高溫下制種,在短日低溫下繁殖,一系兩用。劃時代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由此開端。
“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石破天驚,震驚了業界,被譽為“全世界的頂級發現”。1985年10月,國家原農牧漁業部、中國農科院對石明松的成果進行了鑑定,認為這一成果是我國水稻種植史上繼矮化育種、雜交三系成功後的第三次重大發現。
當年,以袁隆平為首的中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三系法雜交水稻,開創了利用水稻雜種優勢提高單產的新紀元。
而石明松發明的“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比三系法雜交水稻,程式更簡單、種子生產成本低、配組更自由、好品種易選。國家將其列入全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和"863"高技術研究計畫。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由此照亮了整個水稻世界。20多年來,水稻領域的研究成果如雨後春筍,都源於石明松的開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