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帶頭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擺闊氣當作體面的事。
在京都洛陽,當時有三個出名的大富豪:一個是掌管禁衛軍的中護軍羊琇,一個是晉武帝的舅父、後將軍王愷,還有一個是散騎常侍石崇。
羊琇、王愷都是外戚,他們的權勢比石崇來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卻比不上石崇。石崇的錢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這許多錢是哪兒來的呢?原來石崇當過幾年荊州刺史,在這期間,他除了加緊搜刮民脂民膏之外,還乾過骯髒的搶劫勾當。有些外國的使臣或商人經過荊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榨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盜一樣,公開殺人劫貨。這樣,他就掠奪了無數的錢財、珠寶,成了當時最大的富豪。
石崇到了洛陽,一聽說王愷的豪富很出名,有心跟他比一比。他聽說王愷家裡洗鍋子用飴(音yí)糖水,就命令他家廚房用蠟燭當柴火燒。這件事一傳開,人家都說石崇家比王愷家闊氣。
王愷為了炫耀自己富,又在他家門前的大路兩旁,夾道四十里,用紫絲編成屏障。誰要上王愷家,都要經過這四十里紫絲屏障。這個奢華的裝飾,把洛陽城轟動了。
石崇成心壓倒王愷。他用比紫絲貴重的彩緞,鋪設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愷的屏障更長,更豪華。
王愷又輸了一著。但是他還不甘心罷休,向他的外甥晉武帝請求幫忙。晉武帝覺得這樣的比賽挺有趣,就把宮裡收藏的一株兩尺多高的珊瑚樹賜給王愷,好讓王愷在眾人面前誇耀一番。
有了皇帝幫忙,王愷比闊氣的勁頭更大了。他特地請石崇和一批官員上他家吃飯。
宴席上,王愷得意地對大家說:“我家有一件罕見的珊瑚,請大家觀賞一番怎么樣?”
大家當然都想看一看。王愷命令侍女把珊瑚樹捧了出來。那株珊瑚有兩尺高,長得枝條勻稱,色澤粉紅鮮艷。大家看了讚不絕口,都說真是一件罕見的寶貝。
只有石崇在一邊冷笑。他看到案頭正好有一支鐵如意(一種器物),順手抓起,朝著大珊瑚樹正中,輕輕一砸。“克朗”
一聲,一株珊瑚被砸得粉碎。
周圍的官員們都大驚失色。主人王愷更是滿臉通紅,氣急敗壞地責問石崇:“你……你這是乾什麼!”
石崇嬉皮笑臉地說:“您用不到生氣,我還您就是了。”王愷又是痛心,又是生氣,連聲說:“好,好,你還我來。”
石崇立刻叫他隨從的人回家去,把他家的珊瑚樹統統搬來讓王愷挑選。
不一會,一群隨從回來,搬來了幾十株珊瑚樹。這些珊瑚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愷的高出一倍。株株條幹挺秀,光彩奪目。至於像王愷家那樣的珊瑚,那就更多了。
周圍的人都看呆了。王愷這才知道石崇家的財富,比他不知多出多少倍,也只好認輸。
這場比闊氣的鬧劇就這樣結束了。石崇的豪富就在洛陽出了名。當時有一個大臣傅鹹,上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他說,這種嚴重的奢侈浪費,比天災還要嚴重。現在這樣比闊氣,比奢侈,不但不被責罰,反而被認為是榮耀的事。這樣下去怎么了得。
晉武帝看了奏章,根本不理睬。他跟石崇、王愷一樣,一面加緊搜刮,一面窮奢極侈。西晉王朝一開始就這樣腐敗,這就注定要發生大亂了。
相關詞條
-
石崇與王愷爭豪
石崇與王愷爭豪,石崇與王愷都是西晉時期的官僚貴族,他們對百姓生活巧取豪奪,生活奢靡腐化,經常爭豪鬥富,曾以蠟代薪,做錦步幛五十里,以競奢華。王愷雖然得到...
相關導讀 相關資料 -
石崇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西晉開國元勛石苞第六子,西晉時期文學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石...
簡介 白手起家 奢華生活 攀比心態 石崇之廁 -
王愷
愷字君夫。少有才力,歷位清顯,雖無細行,有在公之稱。以討楊駿勛,封山都縣公,邑千八百戶。遷龍驤將軍,領驍騎將軍,加散騎常侍,尋坐事免官。
簡介 與石崇鬥富 書法家王愷 -
王愷[西晉山都縣公]
王愷,字君夫,西晉時期外戚、富豪,曹魏司徒王朗之孫,名儒王肅第四子。晉武帝司馬炎的舅舅,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曾得晉武帝之助與石崇鬥富攀比,為時論者所譏諷。
人物生平 人物軼事 鬥富 家庭成員 文獻記述 -
石崇要客燕集
石崇下令殺了三個美女,王大將軍神色沒有改變,依舊不肯喝酒。 短短一語,總算使後人明白石崇是怎么富起來的了。 結果石崇斬了三個美人,他仍是不喝。
出處 原文 解題 譯文 人物 -
王愷[歷史人物]
愷字君夫。少有才力,歷位清顯,雖無細行,有在公之稱。以討楊駿勛,封山都縣公,邑千八百戶。遷龍驤將軍,領驍騎將軍,加散騎常侍,尋坐事免官。
簡介 與石崇鬥富 書法家王愷 -
綠珠[西晉石崇的寵妾]
綠珠(?―300年),今廣西博白縣雙鳳鎮綠羅村人,生雙角山(位於今博白縣浪平鎮)下,西晉石崇的寵妾。中國古代著名美女之一。
人物生平 家庭成員 史書記載 軼事典故 後人評價 -
石崇豪侈
”【擊珊瑚】馬致遠《小桃紅·夏》曲:“石家爭富,擊破紫珊瑚。 ”【碎珊瑚】陸游《春寒》詩之二:“高樓墜綠珠,惡客碎珊瑚。 ”【珊瑚擊碎】楊億《公子》詩:...
典源 釋義 示例 -
石崇與王榿爭豪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 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 以:目的連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