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第七十八中學

石家莊市第七十八中學

石家莊市第七十八中學位於石家莊市,創建於1971年。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石家莊市第七十八中學(鐵二中)是石家莊市橋東區所屬的一所中學,始建於197

石家莊市第七十八中學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1年,其前身為1918年鐵路建校最早的扶輪國小。學校占地面積15478平方米,建築面積6837平方米

教學設施

該有教學樓、宿舍樓和配套的食堂餐廳,有標準教室24個,設有現代化的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圖書館及資料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有完備的校園網路系統,2002年被省教育廳批准為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大力推廣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2003年學校投入80餘萬元新建3個電子備課室,新增惠普微機50餘台,使50歲以下的教師達到人手一機,實現了“微格辦公”的格局。新建學生微機室、學生電子閱覽室各一個,多媒體教室3個。教育教學、後勤服務基本實現微機自動化管理。學校開通了自己的教學網站,接入兩兆光纖與北師大附中及河北省各校“校校通”網路資源共享。學校教改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套用”已經在省教改課題中立項,每個教研組都承擔了相應的子課題。現代教學技術的套用,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知識密度、節省了教學時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個別輔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學生有機會參加兩人組、多人組的合作學習,教師有更多時間擔任指導而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

校園文化

近年來,學校堅持“學生髮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的辦學理念,把握髮展機遇,拓寬工作思路,切實抓好各個工作層面的落實,強化抓落實的意識和責任,在“抓落實,重細節、重具體、重小事”上下功夫。樹立“在發展中堅持,在堅持中發展;在努力中堅持,在堅持中努力;在落實中堅持,在堅持中落實;在逆境中堅持,在堅持中走出逆境”的理念,以團隊建設、基層管理單位建設為突破口大力開展職工隊伍和學生團隊建設,全方位提高教師和學生素質。該校將與時俱進繼續加大教育教學投入,以法治校、以嚴治校,住宿生實行全封閉管理,一日生活制度化、規範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員工將一如既往,不斷創新,遵照著名民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誨,以一流的服務取信於家長,以一流的質量取信於學生,以一流的管理取信於社會。

師資力量

在職職工:85人;高級技術職稱:18人;中級技術職稱:33人。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高級教師占任課教師的75%以上。學校試行小班教學,大力推進音、體、美特長班教學。學校試行獎學金制度,激勵學生髮奮讀書,立志成才。自1990年以來,連續十幾年中考成績總均分在全市達一流水平。近年來,初三畢業班中考成績連年節節攀升,升入重點學校學生高達35%以上,普通高中上線率在65%左右。

教育教學

現有教學班20個,班容量均50人,在校生千人。
教育機構完善,職能作用到位。學校成立以校長、書記、副校長、處室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代表、政治教師代表、團委等組成的教育領導小組。針對年級構成情況,配備思想、政治,業務素質,有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工作。學校設立教育處主抓學生思想工作。班主任對學生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其他任課教師聯繫學生思想實際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並主動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努力做到全員育人,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品德修養。
學校教學機構健全。成立了由校長、主管校長、教學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成的教學領導小組。
學校領導實行每周聽課制,主管校長、教學主任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0節,校長、書記及其他主任每學期聽課不少於40節,學校每年至少召開四次全校教學質量分析會。學校對起始年級與高年級、畢業班與非畢業班的各學科師資的配備能夠做到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各年級、各學科都能按課程計畫設定,開齊開足課時,學校對學困生有幫教措施,無歧視或迫使學生退學、轉學現象。
學校各項制度嚴格、全面、配套,並能嚴格執行。有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研活動、教務會議制度;教師能力、績效考核制度;實驗室、圖書館或語音室等使用管理制度並都已上牆;學校其他各類人員的教學崗位制度和考核獎勵制度。學校對教師備課、作業採取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辦法,採取隨堂聽課等方式,檢查教師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效果等。

辦學特色

科技創新教育理論基礎
江澤民同志多次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核心就是以創新促進發展。當今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創新浪潮此起彼伏。科學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著經濟結構、生產組織和經營模式的變革,帶來生產力質的飛躍。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我們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是站在迎接2l世紀挑戰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針對我國現行教育教學中束縛、壓抑學生個性自由發展,重“維持性學習”,忽視“創新性學習”等諸多弊端提出的,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的、系統的教育改革計畫。在中央教科所制定的全國總的《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實施方案(提綱)》中指出本課題的主要目的是:確立以創新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舊的教育模式,構建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體系,培養為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而拼搏奮進、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一代社會主義新人。
科技創新教育的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並結合我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在我校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形成學校特色的實踐,將有益全校教工和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全體師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也必將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這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又一很好的體現形式,這既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又符合教師和學生自身的發展需要。
具體目標:
1、全體人員科技創新意識明顯,積極參與學校創新活動,具備一定創新製作能力。
2、學校每學年的四月確定為“學校的科技創新活動月”。
3、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需每年在老師或家長指導下完成一件較高質量的科技創新作品。
4、每一名學生在初二年級階段,通過研究學習,自命題撰寫一篇有一定價值的學科科技論文。
5、學校的生物、化學、物理、美術學科成立校級科技創新活動小組,通過教師指導,製作高水平的創新作品或撰寫高質量的論文,代表學校參加高一級的比賽。
說明:學校科技創新學科確定以全國科技創新活動所確定的學科
為依據,包括有13顆學科,分別為:數學、物理、化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物化學、醫藥與健康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社會科學。作品製作和論文撰寫要體現三性“自主性、先進性、實用性”
科技創新教育的實施
1.科技創新教育其出發點和歸宿都在於使“全體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影響學生創新素質因素從學校教育方面來看可以概括為:課堂教學、學校管理(包括校園文化)。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創新性學習實現的。對於創新性學習系統來講,課堂教學應是主系統·,學校管理應是次系統。課堂教學處於中心地位,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師生花時最多,又能綜合體現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陣地。所以我們的操作應是以創新課堂教學為基礎,安排好學校管理體制創新教育和活動。從而形成學校教育整體創新的基本格局。這樣我們的創新教育內容才能滲透到每一個可能的環節。
2.教師是學生科技創新的培養和指導者,所以每一位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包括科學素質都將會對學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在全體教工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工的整體素質,保證特色教育活動的開展。
3.既注重科技創新的典型帶動,更注重科技創新教育的普及,在學校生物、物理、美術等學科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帶動全面發展,使學校的每一位師生員工都能自覺參與,真正形成學校的教育特色。
4、利用現有資源,改造建立科技創新活動室和科技創新作品展室,在學校整體氛圍營造上增加科技創新的宣傳專欄和展示欄,製作系列宣傳畫和標語,班級增設科技創新專欄和園地,全方位凸顯科技創新教育特色。
5、制定學校科技創新工作三年發展規劃,為活動的開展確定方向,廣泛宣傳深入人心,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使科技創新成為一種學校風尚和師生的自覺行為。
具體實施方案(一年規劃)
1、學校成立科技創特色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三年發展規劃。(2006年12月)。
2、組建學校生物、物理、化學、美術學科興趣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和規劃。(2006年12月)
3、學校對整體環境進行布局,增設宣傳標語,專欄,園地,完善學校科技創新活動室,在班級內增設科技創新專欄積小製作園地,全方位體現特色教育的特色,營造好環境氛圍。(2007年4月)。
4、2007年4月開展“第一屆科技創新活動月”活動,在其中的一周為科技創新作品展示周,評選學校科技創新之星,推動活動的全面開展。(2007年4月)。
5、通過甄選確定有一部分的作品由教師指導提高,力爭製作完成一批又較高水平和有一定價值的創新作品,選送參加石家莊市的“挑戰未來科技創新活動”及全國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大賽”等活動。(2007年6月)。

學校榮譽

1991年按北京市標準完成了教學設備達標任務,1994年首批被北京鐵路局認定為“一類學校”,1999年經河北省教育廳批准改制為公辦民助學校。學校先後被評為石鐵分局“教育試驗基地”,北京路局“先進單位”,石家莊市“德育示範校”,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先進單位”,河北省心理教育“實驗學校”,橋東區環境文化建設優秀學校、國中辦學評估優秀學校、校園行為文化建設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