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孝女

石孝女,新昌人。襁褓時,父潛坐事籍沒,系京獄。母吳以漏籍獲免,依兄弟為生。一日,父脫歸,匿吳家。吳兄弟懼連坐,殺置大窖中,母不敢言。

出處

明史 - 列傳第一百八十九 列女一

古文

及女長,問母曰:“我無父族何也?”母告之故,女大悲憤。永樂初,年十六,舅氏主婚配族子。女白母曰:“殺我父者,吳也。奈何為父仇婦?”母曰:“事非我主,奈何?”女頷而不答。嫁之日,方禮賓,女自經室中。母仰天哭曰:“吾女之死,不欲為仇人婦也。”號慟數日亦死。有司聞之,治殺潛者罪。

今文

新昌有位百姓叫石潛和吳氏夫唱婦隨,結婚不久生下一位秀麗女聰明的女兒,他們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孝敬他們就取名為石孝女,有一年石潛遇到人小的作怪,而被關入京城臨監獄。

石潛在監獄中冤仇得不到伸張,左思右想,有可能就是鄰村的人無中生有將罪名按到他頭上,就看準了一次機會,利用看守員開小差之際越跑了出來,回去好將事情來龍去脈搞清楚還自己一個清白。

千里迢迢從京城身無分文得跑回家實已不易,眼看再過一夜就能回到故鄉了,他就放鬆了警惕,加上天已經黑將近躲入吳家以求避難,誰知兄弟倆知道事情真想後,還是害怕受到牽連,不顧親戚的份用酒灌醉了他,再謀害掉將軀體扔入地窖。

石潛出跑被害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吳氏的耳中,吳氏念在親人的份上不敢出面說,只得將這口氣壓在心底,從而失去了依靠,艱難得將石孝女攔養大,特別是石孝女看著人家都有父母,有一次就問母親:“我怎么沒有爸爸啊!爸爸在那裡?”的時候,吳氏怕小孩不懂事,只得一個人悄悄跑到夾溪哭泣,以淚洗面。

明成祖永樂年間(約1403年)石孝女已經是個裊娜窈窕的江南女子了,芳齡正值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時又問母親:“媽,我已經長大成人了,懂事了,就將爸爸的實情說出來吧!”吳氏見此也就沒隱瞞將她父親的慘死經歷從頭到尾說了出來,石孝女聽後極為悲痛,也就在這一年一位吳氏小伙被迷得神魂顛倒,就托她的舅舅將石孝女的婚事作了主。

石孝女一聽心中就十分的不滿問母親:“吳氏家的人就j是害死父親的兇手,還為什麼讓我嫁給爸爸仇人為妻呢?”

吳氏聽後悲傷地說:“自你爸爸慘死後,多虧依靠娘家兄弟為生,這事我作不了主,我們的命窮,有什麼辦法呢?”

石孝女聽後自知理虧,沉默無語。

轉眼到了出嫁天,吳氏家張燈結彩,一路打鼓來迎娶,可石孝女閨房門窗緊閉,人們就叫人卻不見有人應,就推門進去才發現石孝女已經自懸上吊。

吳氏撫摸著已經斷氣的女兒,悲傷欲極,痛哭數日而死。

當地有個路過的好心人聞知此事後就上報給官府,將謀害石潛的兇手緝拿歸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